第二章 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王智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4 7:18:02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吴卫东
 

 

五、仙人关大捷[一]

饶凤关之战后,川陕地区宋军的军事布置是这样的:[自秦凤至洋州,以利州路制迢使兼本司都统制吴玠主之,屯仙人关;金、房至巴、建,以翅照使兼本司参议同都统制王彦主之,屯通州,文、能至威、茂,以降授武略大夫知绵州兼绵威茂州石泉军沿边安抚使刘锜主之,屯巴西,姚、岷至偕、成,以熙河路马步军总管统制熙秦军马关师古主之,屯武都。](《要录》卷七一绍兴三年十二月)无疑,在川陕诸将所率军马中,吴玠军的战斗力最强,成为金军进攻四川的最大障碍。在绍兴元年的和尚原之战中,金军领略了吴玠军的英勇善战;后企图避开吴玠军,从川陕站场的东部以入蜀,但未料到吴玠军以闪电般速度主动前来决战。在经过得不偿失的入侵之后,金军终于被迫撤退;随后又百般诱降吴玠,遭到吴玠的断然拒绝。在经历了一系列软硬兼施的失败后,金人终于认识到:要达到占领四川并最终形成对南宋王朝犄角包围的目的,关键在于必须制服吴玠军。于是,负责金军西部战场的撒离喝[日与诸将熟议攻玠。](《吴武安功绩记》)这预示了一场更为惨烈的激战势所难免。

早在绍兴三年冬,吴玠[与刘子羽议,和尚原距川蜀地远,终恐粮道不继,难以持久,遂于川口仙人关侧近杀金坪,修置山寨。]仙人关位于凤州(今陕西凤县)与兴州(今陕西略阳)的交界处,是金军入蜀的必经之地,吴玠在此设立抗击金军入侵的第二道防线;而第一道防线和尚原则由吴璘率军防守。战事的发展如吴玠和刘子羽所料,[敌决意入蜀,遂犯和尚原,统制吴璘以无粮不能守,拔寨弃去。](《要录》卷七一绍兴三年十二月)这样,仙人关成为抵御金军入蜀的第一防线,西部宋军面临的军事形势变得愈益严峻起来。

金军占领和尚原是在绍兴三年冬,吴玠[度敌必深入,]遂在仙人关[严兵以待。](《要录》卷七三绍兴四年二月)此时,吴璘率兵驻扎偕州(今甘肃武都东),写信向吴玠建议:[杀金坪之地去原上远,前阵散漫,须第二阵作隘,牢其限隔,期必死朗,则可取胜。]吴玠采纳了吴璘意见,[益治第二隘,积石如山。](《吴武服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战争的发展进程表明:吴璘的这个建议是导致宋军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亦预示了吴璘经历了与金军激战的锤炼,不仅已成为吴玠最得力的助手,而且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

绍兴四年二月,金左都监宗弼与金陕西经略使撒离喝、伪齐四川招抚使刘夔率十万步、骑兵,自宝鸡向仙人关展开猛烈进攻,拉开了仙人关之战的序幕。

仙人关之战是南宋所取得的与金战争中五次最为辉煌战役中的第二场战役,有关此战史籍记载甚多,兹先摘录宋代官方的原始史料如下:

[(绍兴四年四月七日)川陕等路宣抚处置使王似言:[吴玠称:二月二十一日,金贼四太子与皇帝郎君引领万户、千户七十余人,率大军十余万众,半是马军,前东仙人关对垒,连珠结四十余寨,于二十七日横冲官军,凡三十余战,至三十日,杀退贼众。统制官田晟遣兵追赶入寨,金贼别添兵约五十余阵,再来攻击。官翠戮力斗敌,金贼大败,官军追赶至城寨,救死金贼万户、千户并甲军莫知其数。]五月三日,王似、卢法原言:[吴玠称:三月二日,劫破伪四太子、皇帝郎君大寨,已投寨遁走。玠遣发诸头项官追袭掩杀。统领张彦到横川店,劫破蕃寨,杀死贼兵,夺到马、牛、器甲,并生擒一百余人,斩获五百余级。金人四太子等因大兵累日剿杀,大败,势已穷尽。自焚烧寨栅,驱拥败残余党,寅夜移寨退走。](《宋会要》兵一四之二四)

[川陕等路宣抚使吴玠奏:[金贼元帅四太子、都统皇帝郎君撒离喝等领步游离众,至杀金坪,与官军对垒扎寨,前来冲撞官军,血战三十余阵,杀死贼兵不少。贼众再来,分番攻击。官军用神臂弓、炮石并力捍卫,杀死金贼甚众,统制官田晟遣兵追赶入寨。又四太子亲拥甲军,分头一番前来。立攻营垒,官军与贼血战,杀退贼众。金贼不住别添生兵,分番紧攻约五十余阵,贼势转加厚重。玠遣统制吴璘领兵邀击,蕃贼兵大败。官军追杀至贼寨门,杀死金贼甲兵并酋首莫知其数。又发遣将兵及分头劫动贼寨,并力复来迎敌。统制官吴璘、田晟、杨政鼓率将兵,用命鏖战,杀败贼众,死伤无数。其贼退却,终未退回。探得别蓄奸谋,欲遣军马于白水、七方关等路冲突入川。玠密遣将兵于贼寨后别置大寨,擂鼓发喊,进这贼寨,及别遣锐兵攻破四太子、皇帝郎君大寨,贼首尾不能相救,连夜遁走,玠续发同统制王浚带领军局追击,痛行掩杀。据王浚申:前去凤州,分兵邀击贼兵,追赶一百余里,累获胜捷,前后生擒千户等及捉到活人,斩获首级,夺到金鼓、旗帜、器甲、鞍马不可胜计。]](《宋会要》兵九之一一载)

《北海集》卷八《赐川陕宣抚使司张浚诏》载战争时间先后叙述此战云:

[省所奏:金人四太子自领北点刷甲兵,前来凤翔府,采集诸路签军、叛将,取道攻取和尚原,决谋入川作过。三月三日,据吴玠申:二月二十一日,金人四太子与皇帝郎君引领万户、千人(户)酋首七十余人,率大军十余万,前来仙人关杀金坪野塞垒,连珠扎硬寨四十余座,于二十七日一拥前来,冲撞官军,血战三十余阵。又于二十九日,蕃兵来攻击官军营塞,我并用神劈弓,施放炮石,打死蕃兵无数。又于三十日,甲军十余万一拥前来,攻击营垒,官军迎敌杀退。金人搏勒卓(不住)别添生兵,再来攻击五十余番,及推拥洞子数十座,云梯三百座,一发搭上城角,官军戮力向前捍卫,用炮石打折洞子,并用杆撞折云梯,金人不能上城。鏖战一百阵,杀死金人万户、千户并甲兵莫知其数,大获胜捷。又奏:续据吴玠申:金人屡败,终未退师,遂于三月一日夜前将兵劫动金人寨,鏖战直至天明,杀败蕃众,伤折无数,官兵占夺得蕃兵前寨,并夺到傍牌,哀枪、鞍马、旗帜不少。蕃兵退即寨栅,委获胜捷。又三月二日夜三更以来,劫破四太子、皇帝郎君大寨,使首尾不能相救,拔寨遁走。玠遣诸头项官兵追击,痛行掩杀前去,委是大获胜捷。]

上述三件官方材料按照时间先后,对仙人关之战作了总体的叙述,使人一目了然,然不足者,缺乏此战的细节、具体的描述,特别是对宋金此战你死我活的激战的惨烈程度叙述铰略,今据其他史籍补充。

《吴武安功绩记》载:[春二月,贼复大入。撒离喝、四太子蓄忿日久,纠合兵数十万,转三河之寨、鱼贯蚁附,决意取蜀,自元帅以下皆尽室以来。……凿崖开道,于仙人关高岭上立大栅,下瞰侯(吴玠)营,循岭东下,直攻侯军。侯自以万人常其前,公弟总管吴璘由七盘关不待令,率轻兵倍道入援其兄。四太子闻之,于皇弟郎君分领万户酋长拥兵急攻,又往攻杀金坪野砦,对垒削连珠硬砦数十座,又来侯营前立炮数座击我营。侯令营中并发神臂弓、飞火炮,毙贼无数,统制官田晟总兵深入迫贼。贼又发生兵万余击营左。候分兵力战,却之。贼不退,又添生兵,拥洞子云梯,直前攻城身。候兵向前,用炮打洞子碎,用撞竿撞云梯倒。贼怒,缚虚棚战楼,别遣大孛堇拥锐卒万余,一发乘城。侯令统制官杨政领长枪、陌刀手深入,刺打隔断。贼又遣二孛堇总正甲金人二万夹攻栅两肋。吴璘左右遮护,血战杀贼,赋皆引去。撒离喝驻马四顾,良久云:吾得之矣。翌日,号令结军并力只攻侯营兑方一楼子,自寅至午危甚,姚仲、马统领只在楼上酣斗,楼已倾侧,仲以绢为绳,拽使复正。贼以火焚楼柱,仲以酒壶击灭火。贼布神臂弓东岭下,侯亦发神臂弓五百只与之对射。贼去,即遣王万年、刘铃辖、睿水王武宣赞分紫白旗入贼。贼奔溃。抵夜,侯别遣五将分更劫寨,昼夜数十合,金人困懑,死伤以万计,即敛兵宵遁。杀死千户、万户、甲军万余,得傍牌,哀枪、金鼓、旗帜数千件。左军统制张彦夜劫贼横川砦,斩首千级,生擒将领二十人。又遣统制官王浚设伏河池,扼贼归路,生擒百余人,斩首千级,得马、旗帜无数。候悉兵尾袭,直通和尚原去。]

吴璘是宋军此战在前线具体指挥战争的主要将领之一,《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载:

吴璘[令诸将曰:[金人领国而来,吾辈报国,正其时也。]因慷慨以刀画地,申令曰:[死则此死,敢退者斩。]诸格股栗,遂与虏战。(虏)分为东西以搏我,东则四太子等,西则韩将军等军也。虏极其狡悍,东西相望,遥相犄角,以持久必死困我。王(吴璘)左右援翼,唯急是应。追暮,虏杀伤将半而气犹锐。我军苦战久,遂敛第二隘以致虏。时军中颇有异议,欲别择形胜守者。王奋曰:[方交而退,是不战而却也,且吾度此虏走不久矣。]请于武安公(吴玠)夜布火鼓,易旗帜,追晓,军阵精采一变,荣声震山谷,于是人自有励,有死志,与贼再传我第二隘,则人被两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攻具变化若神。王督士死战,且射其两腋,随渣随上,几百余阵,而虏攻垒兵殆尽,遂走入壁,阳为备战而宵遁,前后斩首俘获不可胜计。]

杨政亦是吴玠属下重要将领之一,当宋军退入第二隘时,[政曰:[此地为蜀扼塞,当坚守,出奇兵击之。]玠用其言。金人变态多端,政随机应之,连日百余战。敌帅督战益急,政命卒以神臂弓射之,又选甲士千余出山谷,断其兵,使不得进退。又出敌不意,夜砧其营,追至河池而还。](《宋史·杨政传》)

又据《大金国志》卷八《太宗文烈皇帝》载:

[先是,大金得和尚原,玠度金军必深入,至是,兀术果与撒离喝、刘夔率十万南征,进攻铁山,凿崖开道攻仙人关。既至,全军据高岭为壁,循岭东下,直攻宋军,玠、璘兄弟转战凡七日,昼夜不息。统制官郭震为兀术所袭,破其寨。宋军屡败,玠斩震以警,与金军力战,万户韩常为南军(宋军)所射,损左目,众不能支,引兵宵遁。玠设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仙人关之战的规模、战争的激烈程度,在宋金西部战争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整个宋金战争中,也是少有的几场大决战之一。金军此战投入了十余万兵力,其中的一半为骑兵,[自其元帅以下,皆尽室以来。]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五、《大金国志》卷八)而吴玠所统兵马仅三万余人,当金军进攻仙人关之际,吴玠[檄召金房镇抚使王彦、熙河路总管关师古来援。时师古已叛,彦亦不至,独绵威石泉军安抚使刘锜以所部会之。](《要录》卷七四绍兴四年三月辛亥,《宋史·吴玠传》)显然,此战宋军主要以吴玠军为主,而宋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无疑是相当悬殊的。金军不但战前准备得相当充分,而且战斗中将其能攻善战、前赴后继的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在六天的激战中,自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金军攻势占优,吴玠军处于守势,金军以立炮数十座猛攻吴玠军营,吴玠指挥宋军用神臂弓、飞矢大炮猛击金军。但金军在战争中不断地增添兵力,使宋军被迫退入第二隘。此时战争进入白热化程度,金军人被两铠,铁刃相连,鱼贯而上。吴璘率军死战,如雨般的箭矢射向金军,使[敌兵死者曾积。](《要录》卷七四绍兴四年三月辛亥)在战争的前一段时期,宋军伤亡较大,处于随时可能被金军击溃的险境之中。自三月一日夜至二日夜,在经历了四天艰苦卓绝的防守后,金军的攻势终于被扼制住,逐渐减弱,吴玠抓住战机,发动反击,并乘胜追击,经过两夜一日的连续作战,金军大败而逃,[既不得志,远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地,自是不复轻动矣。](《要录》卷七四绍兴四年四月辛亥)吴玠军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仙人关之战的直接战果是杀伤了金军上万的生力军,缴获器甲、战马无数。更重要的是它彻底粉碎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宋军终于树立了必胜的信念,极大地鼓舞了东、中战线的宋朝将士,例如,即将进行第一次抗金北伐的著名将领岳飞,在向朝廷的上奏中说:[有川陕宣抚司使臣杨祖云奏捷报旗前赴行在,称于兴州界仙人关杀金坪野,与蕃贼四太子、皇帝郎君见大阵,获捷。乞更量进兵等事。](《金佗续编》卷六《报仙人关获捷省札》)据《要录》卷七五绍兴四年四月乙酉条载:[岳飞奏川、陕战捷事,飞奏中颇有轻敌之意。]显然,这里的轻敌,倒不如说是岳飞的必胜信心更准确。纵观宋金战争史,绍兴四年是宋金战争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宋军不但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而且金军对宋军压倒性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南宋已经可以同金军相抗衡,而仙人关大捷就是宋军变被动为主动的显著性标志和转折。曾在高宗朝前期任相的重臣吕颐浩,曾上奏论吴玠的抗金活动对扭转南宋军事危机的意义说:

[臣在陕西缘边,见中国与夏人相持前后五十年,每出兵接战,胜负各相半,惟自金入侵轶以来,中国之兵未尝交锋,望尘奔溃者,是岂金人真不可敌哉?我之兵不精耳。故自宣和七年以来,金人一举而围汴京,再举而破京城,又再举而入扬州,又再举而渡大江,并陕西亦失之。数年以来,朝廷深究其弊,修军政,备器械。又金人进江之时,战士屡经得捷,胜气不怯,人人皆敢迎故,则金人岂能复强梁横行如往年哉?以近事言之,吴玠初击退于和尚原,再击退于饶凤岭,又大捷拎仙人关。去岁九月,直趋准甸,我师累捷。](《忠穆集》卷二《论机会不可失》)

[至于吴玠累次大捷于川口,此我之形势也。](《忠穆集》卷二《上边事善后十策·论彼此形势》)

吕颐浩的评价是公允的,对此时宋金双方军事形势的分析也是较客观的。宋金双方军事形势的变化,仙人关大捷等川陕宋军所取得的一系列战绩在建炎初至绍兴四年间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同时,仙人关大捷宣告了金军自建炎四年开始,集中精锐兵力猛攻宋军西线的东事行动至此彻底破产,金军将领终于认识到吴玠及其所率宋军是不可征服的,[自是不复妄动。](《宋史·吴玠传》)这样,金人开始调整对宋战争的战略,将作战的重点从西线移到了中、东战场,于是在宋金战争中扮演了四年之久主角的吴玠,开始让位于岳飞,川陕战场开始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成为牵制金军,声援东、中宋军战场的配角。

由于仙人关之战的胜利,绍兴四年三日,宋朝廷任吴玠充陕西宣抚副使、免签书本司公事、专一措置沿边诸处战守;四月,又授吴玠定国军节度使、川陕宣抚副使,吴璘亦以功迁定国军承宣使、熙河关廓路经略安抚使、知熙州。吴玠此时的战功及名望,尚在著名将领岳飞之上。宋高宗给吴玠的御笔,可以看出南宋朝廷对仙人关大捷的惊喜之情:[比且宣抚司奏:金人摊大兵而来,有吞噬四川之心,卿能保关克敌,挫彼虎狼之锐,而壮朕兴复之威,非谋以济勇,能若是耶!朕之所思,今乃见之,但恨阻远,不得抚卿背而慰朕心也。更在不骄其志,益勤军情,则所谓济朕莫大之业者,非卿而谁耶?](《吴武安功绩记》)应该说,这件制词是此时尚对金军充满恐惧感的高宗感情的真实写照,南宋朝廷对仙人关之战的其他将士亦多迁秩,杨政[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宋史·杨政传》)田晟为护国军承宣使,郭浩为彰武军承宣使,姚仲为拱卫大夫、开州团练使,吴胜为右武大夫、阖门宣赞舍人,[自(田)晟以下诸将凡九十三人皆进秩。](《要录》卷八三绍兴四年十二月己丑)

注 释

[一] 本节参考王曾瑜先生《和尚原仙人关之战述评》一文,在《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八三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