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得诸家图籍若干卷,汇而名之曰《欣
赏编》。……是编首以《古玉图》,崇其德也;次以《印章谱》,
达其用;次之以《文房图赞》、《茶具图赞》、又次之以《砚谱》、
《燕几图》,皆语成器而动者也。
可知《欣赏编·十卷》的编者沈润卿名为沈津,根据史料记载其在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入选太医院,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但其具体生卒年不详,是序作者沈杰是其宗叔。
此部卷内有“读杜草堂”、“六合徐氏孙麒珍藏书画印”、“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延古堂李氏珍藏”诸印,原藏北平图书馆,现藏台湾。根据沈杰作序的时间判断,《欣赏篇·十卷》是沈津润卿在明正德六年前编辑刊印的,书内所存印谱名为《汉晋印章图谱》和其他所收入书籍一样标明作者,卷首没有揭K的《吴氏印谱序》,却在首行“汉晋印章图谱 临川王厚之顺伯考”后有“古村李宗昭迂叟编”一行,李宗昭迂叟是何时人,失考。说明是谱有两种可能,一、王厚之的《汉晋印章图谱》在南宋时就是王厚之摹考,由李宗昭迂叟编辑出版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复斋印谱》和《汉晋印章图谱》就不是一物。二、此本《汉晋印章图谱》是后经李宗昭迁叟重新编辑的再版本。
王厚之生于南宋绍兴元年,卒于嘉泰四年(1131—1204),字顺伯,号复斋。据《宋史翼》转载《会稽续志》知其为临川人;徙居诸暨,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为秘书郎,历知临安府,官至江东提刑,以直宝文阁致仕。其好古博雅富藏,先代彝器及金石刻与尤褒俱,以博古知名当时,尝取古今碑刻参订而详着之,号《复斋金石录》。黄先生在其《古代印论史》一书中注王厚之为王顺伯字厚之是错误的。在王厚之曾经收藏的苏东坡《枯木怪石图》卷中揿方王厚之用印,其中有两方多字名号印,一曰厚之顺伯复斋囗吉金石刻永宝”(图1);一曰“临川王厚之伯顺父印”(图2),可甄其讹。这些印章有的“印内求印”,汉印气息十足(图3);有的却是“印从书出”,如“复斋”(图4)一印无论是结字特征和布印章法方面,还是线条、用刀表现笔意方面,都和清末吴昌硕一样取法于《石鼓文》,洋溢出十足的文人气息,这说明了王厚之当时不只是把汉印作为古董收藏,而且把其作为自己用印的形式范本,而且把书法美引进印章,可见其对印章审美标准之高远。也足可证得在南宋初年,就有篆刻水平很高的好手存在。
在认真通读后发现,该部全谱明显地分成三部分,存印总达一百九十二方,其中不仅只是汉晋印章,还有一部分唐宋和元人印章。如在第一部分中有传为唐相李泌的“端居室”印(图5),此印拓在现如今出版的一些书中常被引用,但被几经翻版后翻出了几分汉印味,有点像明清人的作品了(图6),而此谱中的此印还是存有几分唐宋印的气息。还有吾丘衍在《三十五举》三十四举中提到的“张幼安”、“吕化光”的印,看来吾丘衍看过这本印谱。
在第二部分中有一方“卫青”印(图7)下注,玉印螭钮,考文曰:“吴郡陆友仁得白玉方印,文曰卫青,临川王顺伯定为汉物”。还有一方标明是赵子昂收藏的汉印(图8)。第一部分在谱目“汉晋印章图谱 临川王厚之顺伯考 古村李宗昭迂叟编”后标有分目六条,一曰“纽制”举制八例、二曰“纽式”标示六图、三曰“官印篆式”存印七十三枚、四曰“古人私印式”存印八枚、五曰“一印六面汉印”存一枚六印、六曰“汉官仪”举五例。在“钮式”中有六种手绘汉晋印章图形式,或驼或龟,有一种“连环”钮式,上注“寿亭侯印及关南司马皆此钮”。关于“寿亭侯印”历代多有人指其为关羽的印。与王厚之同时代的洪迈在其《容斋随笔·四笔》中记有四枚寿亭侯印,其中有一枚钮式同此图,他还考辨道:
予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