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国物理泰斗--高安吴有训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1:23:4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位,留校任物理系助教。他开始独自领衔对康普顿效应中那些尚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意味着以后可以获得贴着"吴有训标签"的学术成果。他选定的题目是,康普顿效应中入射与散射线之间的强度比率和能量分布问题。通过精密的观测和研究,他写出了《康普顿效应中散射与入射线间的能量分布》论文。而华盛顿大学的江赛教授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其结论与吴有训有较大的差别。江很瞧不起吴有训这位芝加哥大学的中国新助教,对吴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为证实自己推论的正确,吴有训又做了大量的观测实验,并选择原子量很低的金属锂作散射材料进行实验观测,终于获得了足够的证据,同时指出了江赛教授理论预测错误的原因所在,在真理面前,江赛教授再也没有提出异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名中国学者以个人名义在现代物理领域向一名西方学者的理论提出挑战并取得胜利。吴有训的这一研究成果作为量子散射理论的一个组织部分,被纳入康普顿效应,也正因为如此,国际上有些物理学家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效应"。随后,吴有训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1925年11月,美国物理学会第一百三十五届会议上共有六十篇论文宣读或交流,吴有训的论文被安排在大会第一位宣读。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又将这篇论文收入下期列在首篇发表。1926年6月的美国物理学会第一百四十届会议上,吴有训提交的三篇论文全被列入大会宣读。当年7月,美国原子分子学会吸收他为会员。就这样,年仅二十九岁的吴有训,以其出色的聪明才智为被西方视为愚昧赢弱的中国人争了气,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代中国物理学家的智慧的闪光。

就在吴有训的学术研究前景一片灿烂光明,甚至向诺贝尔领奖台靠近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难以理解、也使康普顿先生感到意外的决定:回国。理由很简单,用吴有训自己的话说,"我毕竟是个中国人!"

3.回国执教

1926年10月初,吴有训毅然回到了阔近五年的祖国。他之所以回国,正是抱定科教救国的人生目标。因为他非赞佩孙中山先生说过的话: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另一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时,是年12月,在江西教育界的老前辈、自己的老师长熊育饧的热情鼓动和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了江西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吴有训在政治上不是特别敏感的人,尤其是刚回国时,多少还有点幼稚。面对国共两党激烈的斗争,面对昔日相谐甚欢的两党派同学如今却狂暴相残,他感到荒唐和突然。尤其是看到江西大学筹委会的正副主任--老同学程天放、老师长熊育饧先后成了共产党同学的阶下囚,自己费尽心机筹划的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大好事化成了泡影,多少有点责怪共产党同学。为此,他差点儿卷入政治风暴的漩涡中,就是这短短三个月的简单经历和政治观点,后来成了他一个永远无法洗清的"政治历史污点"和他后半生的一个至死无法甩脱的政治包袱。

从此,他下决心远离政党纠纷的漩涡。1927年8月,他来到了新组建的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物理系副教授兼物理系主任,并被列为二十九人组织的首届校务会的成员之一,还担任了教育委员会的委员。这应该算是得到了重用,但看到校长张乃燕依仗自己是蒋介石的"恩师"兼政治高参张静江的侄子,专横跋扈,故意低聘教师职称,压低教师工资待遇,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张乃燕的活动,并多次在校务会上敦促张乃燕重定教师级别。由于驱逐张乃燕不成,从1928年起,一些著名教授开始陆续离开第四中山大学,吴有训也愤然离开前往清华。这之前,他还勇敢地冲破世俗,通过合法协商途径解除了与表姐的婚姻关系。

清华园,确实是一个开展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最佳场所。这里不光是环境优雅,物质条件和待遇好,而且校方表现出的高度尊重、祥和温暖的同事关系以及全国一流的教学设施,都让吴有训兴奋不已。物理系主任叶企孙是一位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尽管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但他性情温和、珍惜人才,不喜欢自我表现。吴有训一到,他就提出让贤,吴有训再三推让后,他便把吴先生的薪俸定在自己之上,差额四十元,恰好是一名中学教师的月薪标准。

有人说,叶企孙的伟大,就在于他总是能把那些学识和能力超过自己的高手网罗到自己的麾下,并使人真心敬爱他,乐于跟他团结共事。此人确实如此,后来,他还把萨本栋、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霍秉权等早期中国物理学界的几根台柱差不多全都延揽到手。而吴有训的高尚,也同样表现在他能够看出叶先生的伟大。尽管他自视颇高,又有志于当头,但在叶先生面前,他却总是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丝毫没有攘夺之心,鄙薄之意。从1928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的八九年间,清华大学大体上风调雨顺。这时的吴有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养科学人才、壮大科学队伍上。他先后在清华教授过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光学、x射线学、实验技术和近代物理实验等多门课程,后来还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兼了课。每门课程大约每周六至七个学时;每周还有两天半的实验指导。尽管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但教学态度却是百分之二百的精心。他的所有学生在评价他讲课时,无不充满着"竭尽心力"、"准备充分"、"条理清晰"、"选材精炼"、"逻辑严密"、"循循善诱"、"引人人胜"等赞美之词。

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问题的解决,善于启发学生从简单的事实

中悟出深刻的道王单.县吴有训一贯厉行的一项重大的教学主张。"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曾回忆说,他当年原本在北京大学读书,后转学到清华物理系,就是因为听了吴先生在北大兼任的物理课,从而仰慕名师追随而来的。

吴有训另一条教育法则,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尤其强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每周七个学时的普通物理和每周六个学时的近代物理课中各安排了三个学时的实验课,分别占总课时的百分之四十三和百分之五十。1935年下学期开始,他还专门开设了一门"实验技术"选修课。他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才写出来的。钱伟长先生曾回忆说,吴先生给他们安排的第一堂实验课的内容,就是用一根两厘米的尺,度量一段约三米的距离,必须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可见吴先生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心良苦。

实行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是吴有训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他特别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不主张学生过早进入专业状态。在他的提议下,清华文法理三个学院自1933年起开始实行一年级不分院系,工学院分院不分系。到二年级,学生才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进人专业学系。就是二年级分系之后,吴有训在指导学生选课时,仍要求物理系学生必须继续选修若干外系课程,做到旁通博积。

吴有训还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力促学生个个成器。在他眼里几乎没有没出息的学生,关键是看先生怎样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分别走上适合发挥各自特长的正确轨道。他在《理学院》一文中,提议分为四类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智能和习性的鉴别,并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吴有训有着惊人的识人眼力。据钱伟长先生回忆,他考入清华时,语文和历史的成绩特好,而数理化三科的考分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英文也考得不好。然而,在他的恳切要求下,吴有训先生竟答应招收他人了物理系。而当年物理系这一班新生中各科成绩都考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