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民:儒、商互济的精神家园---八说昌溪
取自《儒、商互济的精神家园——昌溪》,全书十二章
昌溪吴氏有两大支,一支是昌溪田干吴氏,始祖是一之公,从西溪南迁来;另一支是昌溪庠里吴氏,始祖是震龙公,其父千一公,从歙县向杲迁来。大体以庙坦为分界,居住在上游的为庠里吴氏,居住在下游的为田干吴氏。祖祠也是不同的,吴承仕、吴遇旦是庠里吴氏
《八说昌溪》之一 山环水绕蝶形村
在灿烂的古徽州有一个县叫歙县, 它建县于秦代; 这里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歙县南乡有一个古村叫昌溪, 它建村于唐代; 这里山川秀丽, 文化灿烂, 名人辈出, 风俗纯正, 被世人称为“古歙南乡第一村”。这一古村落地理条件优越, 它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30公里,离著名的山水画廊──新安江7公里, 可谓神奇灿烂之乡, 钟灵毓秀之地。
将进昌溪村时, 一株古树、一轮水碓和一条河川首先映入眼帘, 古村一下子就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感觉。
据说这一古村落的形态有些特别,它像一只巨大的蝴蝶匍匐在这奇异的山水之间, 因而叫蝶形村。这恰与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牛形村──宏村, 形成对应和比较, 这更激起人们对这一古村落的好奇之心。只可惜,要站到山坡高地才能领略此番景象,有急切登高望蝶之心的人还得忍耐一番。
昌溪村原名沧溪, 根据文物考古发现, 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 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唐代时, 有姚、叶、朱、方、王五大姓在这里生息。南宋淳熙年间,吴姓迁入后改称沧溪为昌溪, 吴姓便成了这里的主姓。整个村落建在依山傍水的小盆地中,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口繁衍发展。昌溪河历史上曾通航,清代中叶曾开有一条官道, 给昌溪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村庄被蜿蜒连绵的群山环抱,树高林密,在军事上利于屯兵。正因如此, 历史上朱元璋、太平天国军队曾到此屯兵休整。20世纪30年代曾是新四军皖浙支队的重要驻地之一。
昌溪古村落沿昌源河西岸呈南北方向条状分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北部福金山南侧的是沧山源,又称燕窝山庄, 是经学大师吴承仕的出生地。位于村落核心区的是昌溪,它被划分为红旗、红心两个行政村,这里主要是吴氏家族聚居之地。南端是昌溪下村周邦头,以周姓为主。
坐北朝南,村前以70多米宽清澈见底的昌溪河为屏,后以层峦叠翠的来龙山为障,自明代始,这里就构筑了西自西静庵东至“务本堂”的长达3公里的古建筑群体, 包括水口、石拱桥、亭阁、书院、学堂、古庙、宗祠和民宅等, 并形成了前街后路的南北大道。村中纵横交错着二百多条巷弄。初到此地的人, 深入其中会让人分不清东西南北。还有大塘坑、小塘坑两股溪水穿街过巷,在庙坦汇合,形成优美的“S”形,注入昌溪河。村中有池塘二十多口,古井更多, 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扑朔迷离,宛如迷宫。村前小河流水潺潺,村中池塘波光粼粼,加上村中水口和庭院中的井水,既有利于蓄水、泄洪和消防,还改善了小气候,美化了村落环境,使人们年年岁岁生活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之中。整个村落布局既古色古香,又雄伟壮观。
到南宋时, 昌溪人子孙繁衍,人口剧增,因受耕地限制,于是寻求向外发展。宋代起就有居民外出经商和攻读学问,参加科举考试? 逐步形成官、商、学一体的格局。这里有一门两进士、五举人、二十二秀才和贡举会考一等第一名的传奇, 有明、清时期闻名遐迩的徽商代表──“吴茶”“周漆”。昌溪徽商在外获得发展后,便返回家乡兴建宅第、寺庙、楼台亭阁,兴修水利、治理环境、开办书院等; 到清末时已建成东西向4华里长廊,民居近800幢,祠20余个,寺庙7个,庵5个的建筑格局。就是现在, 昌溪仍存有宋、元、明、清古建筑201幢, 即如“忠烈庙”“太湖祠”“周氏宗祠”“吴承仕故居”等都是古建筑佳作,“员公支祠”木牌坊更是江南独有。
进村不远处有一株几百年树龄的古槠树,很是奇特。这古槠树奇就奇在它的朽心中又生长出一株枝叶茂盛的新樟树。看那形态, 槠树对樟树关爱备至,紧紧拥抱, 难分难舍, 活像一对相恋的情人。槠树与樟树树冠各占一半, 高约10米,而树围则有3米左右。面对此一古树,不得不激起你的猜想,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两树同根连枝,相依相偎,从而形成如此奇景? 是飞鸟嘴中无意跌落了一颗樟树籽在槠树怀里,还是小松鼠有意衔来樟树籽植入楮树树心中?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富含情趣而又不无科学道理的谜。此情此景让你有一种急于给它命名的冲动, 可没想到, 它早被乡人美之名曰:“槠怀樟”。这一名称不得不让你折服和叫好。
西岸附近素有“枫林夜读”的古老景致,现已由以樟树居多的新型昌溪学校所代替。其中有名的“牛顶樟”“孪生姊妹樟”和“一柱四友樟”,为今日的昌溪学校增添了独特景色。那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不正是昌溪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和蒸蒸日上的美好象征?
在村中还有在别地难得一见的村中水口。一般村落水口多在村头或村尾, 而这一水口却在村中央。有专家见此情景不无激动地说:“村中水口,全省少有。”其实这一水口原来也属于村头水口, 是后来村落发展变化使然。此话怎讲? 昌溪现处中心的庙坦上的古庙──“社稷坛龙关庙”,为元朝至正十四年所建, 那时这里即为村头水口。后人丁繁衍,民居向外扩展,使得该庙成了村中古庙, 这一水口也就成了村中水口。
说到这“社稷坛龙关庙”, 据家谱记载:“至顺年间,伯父麒翁、父麟翁……又于龙关桥畔,舍地捐资,造成庙宇,曰社稷坛龙关庙。”可知它建于1341年前后。后在明、清时它都修缮过,并从那时起更名为“忠烈庙”。庙的正殿中央供奉了威震六州的汪华和他的第八子(俗称八老爷)──汪俊两尊菩萨。
汪华(586—649) , 隋末唐初地方自治首领, 唐代大臣。字国辅,又字英发。绩溪县汪村(隋唐时属歙县)人。汪华幼年时父母双亡,寄养在歙县舅父家中,并应募成为护郡兵丁。由于智勇过人,汪华惭渐在郡兵中显露头角,成为郡兵的精神领袖, 深受将士拥护。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汪华审时度势后策划了一场兵变,推翻了歙州旧政官员,占领了全州。初战胜利后,汪华高举义旗,连克宣、杭、睦、婺、饶五州,大得民心。于是,他拥六州之地,自称吴王,并颁布一系列使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六州百姓得以在乱世安居乐业。公元621年,汪华有感于唐朝的强盛和德政,上表请求归附,被任命为歙州刺史,总管六州诸军事,并封为上柱国越国公。公元624年,汪华奉诏进京,任忠武将军等职。唐太宗征辽时, 一度委任汪华为九富留守。据说, 朝廷对他拥有九个儿子心存忧虑, 怕他日后作乱。汪华体察出朝廷的此种担心, 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赤胆, 便杀了自己的八个儿子, 只留下第八子, 俗称“八老爷”。于此足见他对朝廷的一腔忠烈之心。汪华于公元649年病逝于长安。三年后,灵柩运回家乡,葬于歙县云岚山。
云岚山又叫东山营,处于歙县徽州府城和县城的外围,为历代屯兵之地。墓葬背靠云岚山,与其遥遥相对的是县城无聊山,近下是富资河。此一墓园由于历代的修缮和扩建,原有牌楼、石人、石马等建筑,加上历史上每年的祭祀活动,是徽州区域内的一道人人瞻仰的著名景观。目前则仅存遗址和残存构件。最近,有学人根据其地位和影响,提出了恢复汪王墓园的建议。但愿此建议能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
汪华在天下大乱时保全了数州百姓生命,因而在徽州一带长久被人怀念,以至被称为汪公大帝,将其升为神与菩萨同列,以祈保佑。因此,徽州各地纪念“汪王”的活动很多,“汪王庙”在徽州也是时常能见到的景观。但昌溪的“汪王庙”又称“忠烈庙”,并且到今天还保存完好, 则体现了昌溪人对汪华的忠烈之心的由衷敬仰。在此“忠烈庙”柱子上有楹联曰:“英雄千古山河壮,忠烈一心天地长。”“功封社谡丕昭今古隆, 德被生民永享春秋祭。”“铁马金戈开霸国于六郡, 太湖昌水壮庙貌于千秋 ”, 于此看出昌溪人对忠烈的特别看中和追求, 天长日久也使它逐渐成了昌溪人内在的固有品格。
何尝不是呢? 昌溪人就演绎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忠烈故事。这就是一之公九世孙、孟庸公长子吴仕昭。他于明洪武十八年(1386)钦试进士? 除授承直郎刑部广东司主事, 后升授承德郎。在任秉公执法, 治狱平允。当时为建国初期, 用法严峻, 士民冤屈而死的很多。洪武二十一年(1389)孟冬月, 吴仕昭上书直谏, 遭贬谪, 被处极刑。由于当时同僚上疏挽救, 才免去一死, 但被充军。他不忍心家族受到充军牵累, 即于当日又一次奏对,于是触怒皇上。卒于官,时年37岁。吴仕昭为国家、为家族如此轻生重义, 难道这不是一种忠烈气概吗? 带着对先辈的忠烈气概的由衷赞叹, 再来看眼前的忠烈庙, 它所具有的意义无疑已经扩大了。这忠烈庙中如再供上吴仕昭的话, 就更显出它对昌溪人的特有纪念意义。
细看这忠烈庙, 长不过17.2米,宽不过4.2米, 规模并不大, 但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单看此庙不算壮观,但如果把它与庙前、庙坦和庙后景象结合起来看却显得非常奇特和壮观。
庙前方的人工沙墩上,有两棵互相依偎而神态奇异的樟树,一株像龙, 一株似凤, 人称“千年龙凤樟”。它们树围粗大,直径3.3米, 高38米,枝干粗壮,树叶茂密,树冠像一把张开的大伞,罩地近1000平方米。夏能遮阴避暑,冬能挡风御寒,成为防风防洪避寒避暑的天然屏障,也是供人游玩的好地方。有人见此情景, 不无感慨地把它与黄山迎客松对举, 说:“黄山迎客松,昌溪龙凤樟”。老一辈人说,原先这沙墩东临昌溪河, 下有深潭,一年四季均有人在此垂钓,故有“昌溪十景”之一的“沙墩垂钓”之美称。溪两旁石磅中各长有一株数百年古槐,相对而立,枝叶相缠,遥相呼应, 被唤作鸳鸯槐; 还有柿子树、紫檀树等稀有古树。这里是昌溪人乘凉、晨炼、垂钓、消遣的理想场所。
庙后的土丘上,有一株千年银杏树。它立于原生地面3米高处,干围达8米,高42米。此树主干挺拔,周围枝叶分布均匀,紧紧靠拢,不旁逸斜出,素有“八老爷之马鞭”的美誉。在1982年冬天,因村中小孩玩火,这株千年银杏树不幸遭受了火烧10小时的抽心灭顶之灾。奇特的是在人力扑救的同时, 老天竟然在顷刻间下起大雨, 不一会大火终于被扑灭, 村民们说这是八老爷显灵。奇特的是在高大的树顶被火烧断坠下时,当时救火现场有数百人和树下即是民房庙宇, 它竟未伤及一人一物。更为奇特的是千年银杏树,在饱受火患后却安然无恙, 侧枝仍继续生长拔高,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出于对这株千年银杏树的喜爱和敬意, 不得不引人专门绕道庙后树下瞻仰。张眼探看树洞, 惊奇的是, 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还看到了大火后留下的厚厚灰烬! 令人极想攀上树干了望村中景象, 但生怕不敬, 也只好放弃。走下坡地时, 还令人身不由己地回头瞻望, 觉得多望一眼就是多饱了一次眼福。
原来在这棵树旁边还有一株与之同龄的千年老樟树,其造型犹如一匹骏马,曾被前人誉为“八老爷之坐骑”。这一匹骏马、一根马鞭相勾连,加上前面庙中所供的英雄人物, 真是栩栩如生,神奇无比,经常使路过之人驻足观看,不忍离去。这是昌溪的一大景观。可惜造型犹如骏马的千年老樟树, 在上世纪的那个“大跃进”年代被无情地砍伐了,给昌溪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令人叹奇的是, 在庙坦正中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坦面上, 用不同色彩的石英石、云母石和各色鹅卵石铺砌成的各种图案──“鹤鹿同春” “丹凤朝阳”“连升三级”和“双钱”“八卦”等图案,每一种图案都精美形象得让人惊叹。有关专家赞叹说:“这只在皇家公园能见到。”庙坦下是昌溪古街,街侧一路是绕庙坦半周的石栏杆, 栏杆下有源于村北山谷穿村而过的小溪,溪旁有街心公园,小溪绕公园一周注入昌溪河。此溪俗称“八老爷之玉带”。
处身此地, 既可观街道集贸之热闹,又可看花木浓郁芳香中松鼠、鸟雀嬉戏之乐, 令人心旷神怡。可以想象, 逢年过节,这里一定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之所在。庙坦是昌溪的交通枢纽,沟通着昌溪所在地的自然村。这古老的水口,现在成了“村中公园”。清晨在古树下漫步,傍晚在小溪旁长谈,冬日在坦上晒太阳,夏日在石栏上纳凉,好一幅乡村娱乐休闲的美丽图画。古村之中有此景象, 令乍到此地的人也顿生羡慕和眷念之情。
面对庙坦景象, 昌溪人有一种特别喜爱的情感。昌溪籍文学家吴羽白在《昌溪六景诗》中就有《 庙坦朝阳》一诗,表达了他对这一景象的喜爱:
坛庙村中一广场,
石栏垂柳映池塘。
朝阳甫照飞檐角,
缕缕炊烟万户忙。
同是昌溪籍著名书法家吴进贤, 在读了吴羽白的诗作后, 当即创作了《和羽白昌溪六景诗》,其中也对庙坦景象加以由衷赞美:
社庙门前晒谷场,
游鱼可数小池塘。
来来往往男和女,
难得偷闲农事忙。
从以上优美诗句的简单勾勒中, 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出这一景象所具有的美好意趣。
如果把庙前、庙坦和庙后这些景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 自然就具有了一种壮观之美, 撼人心魄。这里的古树是很神奇的, 具有种种特别的神韵。这里的景致不但画了龙, 而且还点了睛, 这点睛之笔就是“忠烈庙”。而人们的许多习称也在自觉不自觉中点化着这双眼睛, 那就是所谓的“八老爷之坐骑”“八老爷之马鞭”“八老爷之玉带”等, 这是自然与人文的合唱所形成的杰作, 内涵丰富、形式壮观, 给人以特别的美丽之感。
环绕这古村的还有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象, 那就是古树。古树, 是古村落的历史见证, 是古村落的活化石, 不能小看。据说这一村落周边的古树有17个树种,数量在六七十株以上。这是古村落一笔宝贵的财富, 是昌溪古人重视林业的鲜活证明。在历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后的今天,仍保留下有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古银杏、古樟、古松、古罗汉松、古槠怀樟、古槐、古采椤等名贵树种,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些绿色文物也为昌溪自然景观增添了几分秀丽,几分魅力。真想对这六七十株古树进行一一拜访, 以直接感触这古村落的鲜活历史。但一时不能够, 只好慕名专门到“福安堂”这一明末清初的古宅中, 去探看池塘旁的一棵有数百年树龄的罗汉松。到得此处, 远望去即被它的粗壮高大和苍翠葱茏所吸引,直引得快步跑去与之合影留念才感到心满意足。听说有一大城市的园林部门非常看好它, 愿化高价买去美化城市, 由于昌溪人的特别不愿意而最终使来人的愿望落空。试想, 如果这株罗汉松被买去, 离开了这里的水土偏又不能存活的话, 则无异于剥夺了它的生命,那可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眼前的罗汉松啊, 你有幸在本土继续生存和发展, 你就尽你所能、放开心思好好生长吧, 昌溪人是你永远的保护神!
沿着村落走了一大圈, 终于来到了昌溪河边。
站在河岸边, 这昌溪河可谓源远流长而又清澈透底。据介绍, 昌溪河发源于天目山脉西侧,由昌、华二源汇聚成流。昌源出自清凉峰至搁船尖一带山峰西麓,流经竹铺、三阳、梓里、苏村、唐里等乡镇,到石潭外与华源汇合,沿途接纳柏川、英坑、小溪、周川等支流。华源则出自绩溪县逍遥岩南麓,流经石柱坑入歙县境,再经水竹坑、西村、横溪、金山、庄川、上干、河政、霞坑、进丰等村到石潭外汇昌源为昌溪,途纳九条溪水,汇合后经昌溪到定潭,在深渡注入新安江。河道全长70公里,河面宽12—75米不等,昌溪地段最宽处达百米,坡降4,19 ‰ ,流域面积452.4平方公里。昌溪河水有急有缓,曲折多姿,深潭浅滩错落相间,配以河畔青山翠竹,绿草如茵,吸引着诸多骚客游人前来驻足观赏。
在昌源中村和华源西村以上河段两侧,岩石多裸露,有大量砂砾、卵石、大石,水流湍急; 中、西村以下,水流稍缓,河床堆积优质砂砾、卵石, 奇形怪状。它不但可作建筑材料, 而且色彩缤纷的卵石还为游人和藏石家搜集点缀盆景创造了条件。曾有藏石家在河滩上捡到奇石一块,其脉络酷似中国版图, 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从凌家巷至坝潭的河面上过去架有五座木桥, 成为奇景。可现在只有羊坑木桥了, 它长达75米,宽近一米, 非常古朴别致。倘在桥上走走, 自是别有一番风味,感觉特美。走到木桥上, 体会那悠然闲趣, 自是妙不可言。历史上昌溪河段水很深,可以通航,在上游有王家埠的遗址可以证明。
顺着蜿蜒的昌溪河水而上, 可以找一高坡眺望昌溪古村的整体形象了。当你来到通往沧山源的山岭上, 迎着夕阳的余晖, 向古村遥望, 整个古村落尽收眼底。抬眼望去, 古村落依山傍水, 坐北朝南, 背依里西山, 面朝昌源河, 给人一种不凡的气势。只见村北有积毛岭、朱岗岭、福金山为屏障,南有外西山、火焰山坐镇古村落水口, 而处于山水之间的盆地间整个古村, 则恰似一只巨型蝴蝶展开羽翅, 栖息在众山脚下和昌水之畔。面对此种突然间展开在自己眼前的奇异景象, 令人顷刻间突生种种奇思幻想。莫非此番所见, 就已经揭开裹藏在这古村身上的神秘面纱? 莫非这古村乃由一只神蝶衍化不成? 越想越让你觉得此中的神奇, 原来昌溪是一只翩翩而飞的神蝶!不管怎么说, 这个古村落是蕴藏着丰富奥秘的, 有待于人们去一一揭开它的神秘书页, 去探看个究竟, 但这需要一些时日。短暂的探访, 即让人领略了它的诸多神奇和美丽, 倘若沉潜下来细加体味, 岂不从此永远陶醉其中而不能有一时半刻的自拔?!
看了这些, 想到这些, 此时此刻只有恰切的诗句才能真正传达对于昌溪的感情, 吴氏后裔吴观焰先生所写的诗句让人情不自禁地脱口吟诵而出:
昌溪河水长又清,
历史悠久出名人。
诸多古建具特色,
无愧歙南第一村。
《八说昌溪》之二 太湖祖祠高又深
太湖祖祠是昌溪吴姓宗祠。之所以称“太湖”,是因为这一祖祠所在之地原名“太湖丘”之故。
在徽州,吴姓与程、汪、黄、胡、王、李和方姓一起被称作“徽州八大姓”。由于它们迁居徽州的历史比较早,对徽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拥有重要地位。昌溪吴氏自然也属于“徽州八大姓”之一。而在歙县又有“南吴、北许、东叶、西汪”的说法,这是古代歙县最多的四大姓氏,也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姓氏。昌溪可以说是整个歙县吴姓的发祥地之一。
要说徽州吴姓, 就要从汉代的吴浅说起。
汉初长沙王吴芮第三子浅, 封便顷侯, 析居黟县, 是徽州吴氏一世祖。后吴氏六十世吴义方因讲学新安歙州, 因爱新安之胜, 遂居于此。夫人叶氏, 生子三, 曰:太微、少微、宝微。以少微时名最著。墓在今屯溪区篁墩。徽州吴姓一般以吴浅为远祖, 以吴少微为近祖。
六十一世吴少微, 字仲芳, 号邃谷, 谥文惠。歙县人, 徙居休宁西石舌山。长安元年(701)辛丑举进士, 御赐晋阳尉,京兆节度使,兼管江淮等州大都督侍中御史,同平章军国,赠晋国公。神龙年间(705─707),为左台监察御史。太和元年(827)三月初七日御赐像赞。与晋阳尉富嘉谟、太原主簿谷倚同以文辞著称,人称“北京三杰”。三人曾官晋阳(今山西太原),晋阳为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地, 时称北京。为文与嘉谟均以经典为本,雅厚雄迈,号“吴富体”。其中吴少微所作《崇福寺钟铭》, 富嘉谟所作《双龙泉》以及《千烛谷颂》, 尤为世人推崇。二人文风高雅, 雄迈厚重, 对初唐崇尚徐庾体而带来的浮艳轻靡文风给以强烈冲击, 开创了一代新文风。少微卧病洛阳时,闻说富嘉谟去世,乃作《哭富嘉谟》诗,也悲痛而逝。原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不传。所幸《全唐诗》存其诗六首,《全唐文》存其文六篇,尚可窥其面目于一二。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O、《新唐书》卷二O二。
吴少微夫人朱氏、王氏,曾诰封一品夫人, 生子巩。吴巩, 唐开元间(713─741)举进士, 官中书舍人。墓在休宁县西门外凤凰山。建祠“老柏墩”,以古柏而名。乾隆年间建新祠于休宁南门街。吴里人后以少微父子文行知名, 故改休宁石舌山为凤凰山, 莲池为凤凰池。
六十九世, 丰溪始祖吴光, 官宣议郎,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庚辰自休宁迁居歙西之溪南, 又曰丰溪。
七十七世, 丰溪九世和昌溪始祖吴一之, 又名益之, 讳德芝, 字元举, 号若兰, 吴旦公第六子。宋绍兴年间前往临安缴纳赋税, 泊舟深渡, 登上凤池山, 看到昌源山水潆洄, 于是寻至沧溪,遇到一个叫方兴的人,寻得太湖丘一块吉地,并卜得好兆, 于是买下该地建坟。元配安人程氏,继配安人孙氏,同公合葬太湖丘畔,一名竹园埵。生子二, 曰:願学、願玉。
据吴氏后裔吴示豪先生考证, 吴姓迁入昌溪年应以一之公选定昌溪(昌源)年为始,即绍兴丙子(1156)。据《慎朴堂吴氏祭簿》(乙丑年立)记“于大宋绍兴丙子,因赋役临安,乘舟而往……趋之昌源。……询乡人……。公喜曰,吾今解粮往都交上,完毕回时……”又据《歙南太湖吴氏宗谱》记:“公事既毕来获其地构一小庄,往来寓居。更字德兰,号若兰。”可见,自绍兴丙子年起,一之公即始居昌源,自淳熙庚子(1180)葬于此,他24年寓居于此, 为以后愿玉公世居昌源奠定了基础。故应以此“绍兴丙子”年作昌溪吴氏迁入年。
七十八世, 丰溪十世, 昌溪二世吴願玉(1160—1223),字君琢。性至孝,因庐墓以居,更沧溪名为昌溪。
昌溪吴氏就这样相继发展而来。
说到昌溪人对自己祖先的敬重, 那是令人感动的。这里有个故事。
近年里一个叫王国鍵的与一行人到徽州采访,有一天来到了昌溪,在得知这里有一户吴姓人家收藏有宋代皇帝题字的画像, 大家都想看看。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他们一行来到了村旁一户小院。敲开门后,迎接他们的是一位40多岁的家庭主妇。当得知来意后,妇女面露难色地说,她丈夫在南京做茶叶生意,离家时留下话,这件东西不得轻易拿出来给外人看。经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恳求,加上村主任也向其家中老人做工作, 妇女终于松口说,她要打电话请示其丈夫。
后来她丈夫在电话中终于同意给他们看,但特地叮嘱不能拍照摄像。在获得承诺后,妇女带他们走进一间内室, 用一杆木棒小心翼翼地从屋梁上吊下一包东西。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裹布,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古老的祖容像,也就是古代悬挂在祠堂或家居中堂上的祖先画像。王国鍵一眼就认出,这是徽州吴姓近祖唐代人吴少微的画像。
看到这幅画像,他想到在《歙县左台吴氏大宗谱》的序言中读到过关于吴少微画像保存经过。后世吴氏家族均认吴少微为徽州吴姓近祖,将吴少微的相貌勒像供奉祭祀。画像世代相传,到了康熙初年,由一个叫吴钦仪的负责保管。吴钦仪把画像当作“隋珠卞玉、彝鼎重器”,小心呵护,精心保管。由于年代久远,画像免不了受到一些损坏。吴钦仪忧心重重,担心万一不小心,一个闪失,画像被毁,自己则成族中千古罪人。于是,他请人把画像临摹成几份,吴氏支派各获一轴精心收藏,以此希望吴氏子孙能将祖容像好好保存,一代代传承下去。吴钦仪的使命算是完成了。那么其后的三百多年间,吴氏子孙又是如何传承祖宗遗像的呢?
据村中这位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