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民:儒、商互济的精神家园---八说昌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兆民 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5 18:31:0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admin
 
女介绍,她家这一支是吴氏宗族中的嫡子,族中人除农桑外,经常出去经商寻些钱贴补家用。就这样世代相守,一直相安无事。到了清代咸丰年间, 太平军打进了歙县,乡间开始“跑反”。由于她太公公年轻力壮,族中把这幅祖容像交给他负责保管。太公公带着这幅画像逃到浙江,辗转于穷乡僻壤,最后饥寒交迫一病不起。临死前,他把这幅画绑在身上,把身上的所有银两交给当地一位老者,告诉了其家庭地址, 托他在自己死后埋葬自己并想法告诉家人,让家人把自己的尸体掘出葬于家乡。乱后,老人找到了他家。当家人把太公公的尸体挖出后,这幅祖容像也被挖出,完壁归赵地回到了歙县家乡。到了“文革”时期,歙县破“四旧”如火如荼,家中的这幅画被造反派搜出,与其它东西一起堆放在大队部的楼上,她的公公趁深夜看守松懈,潜入楼上将这幅画偷回,连夜逃出歙县。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敢返回家乡。   
    这让王国鍵他们一行人很是感动, 感叹整个徽州简直就是一个偌大的类似于敦煌的“藏经洞”。 因此也使他们明白了徽州之所以能成为“文物之海”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小插曲可以看出昌溪人对祖先是何等敬重和热爱!
 
    昌溪祖祠──太湖祠的兴建, 始于第九世孙仕昭子孙的日益昌盛后, 于元中叶时筹资于祖坟太湖丘旁兴建,故称太湖祠。但建祠经历了曲折, 在将要竣工时即遭火烧, 后经六次筹资兴建始成规模。
    对太湖祠建祠起始时间问题, 吴氏后裔、吴示豪先生曾作过专门考证。他认为应以太湖祠初建日期为建祠的起始时间,即以应敏公鼎建宗祠始。据《歙南昌溪吴氏太湖宗谱》记载:“应敏公……擢除县职,仁惠及人,鼎建宗祠。”这是见到的关于宗祠修建最早的记载。虽没有具体的修建年月,但可推断在十三世纪四十年代,即1240―1250年间。此说根据为:(一)应敏公生于宋宁宗嘉定庚辰(1220);(二)“擢除县职”应在二十岁以后,即1240年后;(三)“仁惠及人,鼎建宗祠”当在二十五岁以后;(四)富春、功茂公于“龙关之阳复构宗祠”。可见如设定在二十五岁时应敏公建宗祠,至2005年正是760年祭;若以三十岁时建祠,至2005年为755年祭。

悬挂于太湖祠的由朱元璋亲书的“第一世家”额匾是昌溪吴姓的最大荣耀。传说朱元璋与仕昭公因君臣之份,颁了圣旨并御笔写了“第一世家”额匾,显示出吴家宗族的自豪与荣耀。对此民间还有一说, 那就是朱元璋在出兵徽州时曾来到昌溪休整, 避雨太湖祠下, 得到吴家真诚款待, 有感于此, 故题“第一世家”额匾以赠。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可信呢? 这两种可能性都有, 但还是将两方面结合起来看更能使人信服些, 也就是朱元璋既有避雨太湖祠下, 得到吴家真诚款待的经历, 又有朱元璋与仕昭公的君臣之份,于是后来颁了圣旨并御笔写了“第一世家”额匾。当然在这里朱元璋与仕昭公的君臣之份是无所疑问的, 这便使朱元璋是否来过徽州的问题成为至关重要的了。朱元璋到徽州, 这在徽州民间有大量传说, 但在正史上是否有记载呢? 在《明史?朱升传》中就有记载:
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太祖善之。
    另在清代毕沅的《续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 那就是在卷214所载的“吴国公出师至徽州”:
吴国公(即朱元璋)出师至徽州,召儒士唐仲实, 问:“汉高帝、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一天下,其道何由?”对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 故能定天下于一。公英明神武,驱除祸乱,未尝妄杀。然以今日观之,在虽得所归,而未遂生息。”吴国公曰:“此言是也,我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己,然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遏尝忘也。”
又闻前学士朱升名,召问之,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吴国公悦,命参帷幄。
据上可知, 朱元璋到过徽州就不是没有根据的了。至于他是不是到过昌溪, 这倒无须深究, 起码说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无论怎么说, 朱元璋亲书“第一世家”额匾是真实的, 这有额匾自身为证。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太湖祠吧。
主祠大门两边对称矗立光滑如玉的黑色大石鼓, 柱础和大多石料均为“黟县青”加工而成,黑中发亮。祠前左上侧竖有栓马石, 传说为当年朱元璋来昌溪时栓马所用。
祠前有可容七八千人的广场,铺有鹅卵石。正前面有池塘──月池,与通庙坦的小溪相通, 常年水满,栽有荷花, 不仅显得风景优美, 且是周边防火之有利举措。池东有两丈高的护祠墙,墙上壁画至今犹在。坦南有花戏台,逢年过节在此演戏,数千人聚在一起十分热闹。只可惜原精雕朱漆的花台已遭文革毁灭,月池也失其原貌。
    太湖祠建筑宏伟,工艺精湛。主祠长40米,宽17.5米。两边有议事厅, 生活区和配套设施。大门坊上的精致花卉木雕及议事厅的名人题词及砖雕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主墙角翘起,八只大鳌鱼凌空而立,马头墙高低错落,各脊兽献立其间,交替起伏, 气派壮观。这一自然优美的韵律令人触目赞叹,不愧为古徽建筑中的杰作。
祠的内部结构和工艺及选料在诸多古祠中亦属独特。祠为三进两门堂,五间六厢,后进三层, 为砖、木、石结构。共有柱80根,主厅的两根大柱柱围5.1尺,中段略粗,成梭形, 下嵌铜圈,这是典型的明代竖柱格局。该柱是楠木的,祠内梁坊、柱础、斗拱、雀替、搏凤、屋面上皆有精致雕刻。最可贵的是后进梁拱、梁托上雕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玲珑可爱的百兽。
前进是宽大的大厅,中有天井, 两边回廊是供祭祀和族议大事的地方。后进高出中进五级设有神座,楼下入男士神位,楼上入女士神位。中进两边有香火炉。中进天井中有水池,可为防火之用。
    该祠嘉庆年间大修过一次,特别是后进,有些是在此期间重建的。现该祠基本完好。

    昌溪吴氏在一之公后, 支丁繁衍众多,继祖祠太湖祠于元未明初建造外,清代早、中期各支派也纷纷建立支祠。庠里建有支祠“明湮祠”“思成祠”“敬义堂”“存理堂”“务本堂”“贻清堂”“敬伦堂”“保和堂”“嘉庆堂”“怀德堂”“仁裕堂”“作德堂”等。田干所建支祠分成六、八大份。六份为富春公建“敬严堂”,支下六子八份为功茂公建“荣公所”,下有“理和堂”;功茂公生道长、道恒; 道长生子振如、振功、振才、振员,分别建了“细和堂”“积善堂”“承恩堂”“寿乐堂”,还有“怀远堂”。道恒生子振洪, 建了“理和堂”。振洪生秀玖、秀环、秀琬、秀琼。叔侄共为八房人故称八份。数百年来这些支祠, 或因失修倒塌,或因火患,或因拆建,现存的只有祖祠“太湖祠”, 支祠“寿乐堂”“安礼堂”“敬严堂”和“理和堂”等处了。其中“太湖祠”和“寿乐堂”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它们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完全够格,只是申报的工作还没有去做。

    下面就来说说员公支祠——寿乐堂。
昌溪村发展到清代十分昌盛。据族谱记载, 1730年昌溪吴姓就有数千人,而且为官者甚多,为商发财致富者不少。族支繁衍、人丁兴旺,促成了支派自主,支祠也应运而生。太湖支丁繁衍至第十二代振员公, 此一支为官为商者最多,也最富。至第二十二代永厚公生子三人,长子大冀、次子大蓂、幼子大楠,更是到了鼎盛阶段。他们不仅填河筑基建了规模宏大的宅院群, 而且捐资建造歙城河西桥,修溪南祖祠,重修太湖祠,还于嘉庆年间兴建“员公支祠”, 又名寿乐堂。因建造时经济实力充足,故而寿乐堂在建筑风格上有其特异之处。
该祠坐南朝北,因属支祠,其宽度不得超过祖祠太湖祠, 为13.5米,比祖祠宽度少4米, 而长度则超出太湖祠5米, 达45米。其结构形式与太湖祠相同。但因支祠只能是四间五厢,而这也就反而使寿乐堂建筑工艺有了难能可贵之处。一般宗祠大梁不过4根,而寿乐堂有8根大梁, 一树二梁, 而且前后三进的正梁长达13.3米、高1米, 为江南第一大梁。
    寿乐堂的建筑格局与祖祠无异,同为三进两明堂, 同样显得气势磅礴。而优于太湖祠者是全祠均以柏树为主,数十根木柱、掌壁、门坊均以柏树为料。另外寿乐堂增设了门坊——员公支祠木牌坊,堪称中华一绝。前有月池,后有祠堂, 三者浑然一体。
最具特色的是这里看不见明显的石雕,而二进的明堂围石以及三进台壁的每块石料皆为一块由自然石纹组成的图案,有山水、有雷电、有人物花卉, 选料及制作确是别具匠心,给我们留下了这些古建珍品。   
    寿乐堂曾是原复兴小学和昌溪小学旧址,在这里曾培育了无数英才。这里还曾是抗日救亡时和解放战争时的革命活动中心。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失修,  2002年由吴氏后裔、吴示豪先生捐资进行了翻盖抢修。

    这里还要特别说说木牌坊——员公支祠门坊。
    也许你见过不少石牌坊,比如坐落于歙县县城的许国牌坊, 坐落于离歙县县城不远的棠樾牌坊群等,但你肯定还没有见过木牌坊。也许你会想木牌坊再神奇也比不过石牌坊吧? 还是先行看一看再作评说吧。原来这木牌坊是员公支祠的门坊, 四柱三楼,  四柱为优质柏木,用抱鼓石紧抱。上部木质宫殿式,明间高出次层一层。匾上楷书“员公支祠”四个大字。高领重脊,公角翘起,铺以小青瓦,以园檐滴水。天檐板红漆雕花。一字形的四柱上架置重檐木坊,表现出高超的建筑工艺。《中国建筑史》称“此坊与坊前月池和坊后颇深的祠堂建筑浑为一体,给人以气吞山河的感觉。”确实如此, 它不但自身工艺独特, 而且与前后建筑连成一个整体, 造成一种新美, 再加上这种建构的独一无二, 那真是风光无限了。特别对“给人以气吞山河的感觉”的体味尤其深切和独特, 觉得此乃的评, 作出如此评论者, 真乃业内里手、昌溪木牌坊的真正知音。
    该祠坊位于村中,四边皆另有支派支祠,处原“理和堂”“怀远堂”“承恩堂”“荣公所”之中央。据说原北京北海公园有一类似木坊,但现已失去,而此坊却保存完好,更显得弥足珍贵。它已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按它的独有性, 又哪里是一个“县保”所能体现得了的呢?往小里说也当可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徽州有各式各样的牌坊, 昌溪也有两座牌坊值得一说。
    一是石牌坊——姚氏贞节坊。它位于昌溪村头路边原“二水环西”风景区旁。现已被民居围在其中。《中国建筑史》介绍说:“清康熙24年(1759年)立,灰凝石,三楼二柱,平板坊置四冲天柱,宽3.7米,高8米。檐下有斗拱,前后有八块靠背石碑,从高到低有“圣旨”“节孝”及“旌表故儒吴永玠妻姚氏”字样。坊虽不大,但结构别具一格,已入县保单位。
    二是砖牌坊——太湖贞节坊。该坊原砌在祖祠太湖祠南生活区所在的墙体上,高4米,宽3.5米,砖雕十分细腻、精致,上有“圣旨”“贞节”和旌表妇女名单。可惜文革期间将全部字迹毁坏。砖牌坊在歙县志中记载的只有县城一处, 而昌溪砖牌坊也显出它自己的价值。这一砖牌坊上的节烈名单虽不再存在, 但在家谱中还可见出一二, 这就是:
    吴弘赐安人方氏。吴弘赐, 字达夫,生于1707年,殁于1730年,存年24岁。安人方氏,磻溪人,殉烈绝食七日而殁,题请旌表,纂入志乘。
吴锡绶长女吴淑娥。吴淑娥, 生于1855年,幼字同邑瞻淇汪贻溎,殁年甫十岁。淑娥誓志守贞侍亲终身。殁于1896年。存年42岁,1899年奉旨旌表贞孝。
吳锡菾安人洪氏。吳锡菾,字寄农,太学生。生于1839年,殁于1863年,存年25岁。安人洪氏,三阳坑人,奉旨旌表节孝,生于1838年,殁于1895年,存年58岁。 
吳锡图孺人方氏。吳锡图, 字羲文,例授登仕佐郎,生于1845年,殁于1866年,存年21岁。孺人方氏,磻溪人,奉旨旌表节孝,生于1839年,歿于1892年,存年54岁。
在这里把贞洁之妇加以介绍, 意在说明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精神戕害即使在这山区古村也不可幸免, 可见它对徽州妇女的影响具有特别的广泛性。建于1905年歙县县城新南街的贞烈牌坊, 共旌表徽州府属节烈妇女65078人, 则是对徽州各地所有的节烈妇女的一种总量统计,可谓触目惊心! 于此可知, 歙人赵吉士所言“新安节烈最多, 一邑当他省之半”绝非虚语。

在昌溪吴氏族谱中, 虽然记载了大量人物, 但多极其简略, 其中只对那些在宗族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事迹加以特别记述, 这就有把它们奉为楷模和变成传统的作用。由于在族谱中这类记载并不多, 所以在这些记载中就更可以看出它们对昌溪后人的诸多意义, 不妨简介于后。
秉公执法治狱平允、直谏遭谴而又大义凛然的吴仕昭。吴仕昭(1353—1389),字仁师,昌溪九世。明洪武初为府学持敬斋生员,十六年(1384)入南京国子监,十七年(1385)京闱中郎贡,钦选进士,擢授承直郎,任刑部主事。二十一年(1389)升授承德郎。在任秉公执法, 治狱公平得当。当时为建国初期, 用法严峻, 士民怨屈致死的很多。洪武二十一年(1389)孟冬月, 吴仕昭上书直谏, 遭贬谪, 被处极刑。由于当时同僚上疏挽救, 才免去一死, 但被发配充军。吴仕昭感叹说:“我不能感动皇上, 因直谏得罪,可这又怎么能连累子孙也跟着充军?”即于当日又一次奏对,于是触怒皇上, 于洪武戊辰十月十七曰申时卒于官,年37岁。当日弟仕英及家人也遭凌辱。人没有不想活着的, 而仕昭轻生重义, 不想累及子孙, 其节悲苦而品德宏大。祖母汪氏痛其无辜受戮, 告诫子孙此后不入仕途。仕昭于元代末年, 自号清隐, 建希濂轩, 仿周敦颐之光风霁月,与诸隐君子赋诗赠答, 吟咏性情, 不求仕途。等到洪武开创基业, 大召名儒, 彻底改变原来想法, 以兼善天下。历仕不久, 即卒于官, 未大行其道而徒直谏以死, 虽死犹生。时人痛惜他遭遇无妄之灾, 多诗文赞之。
友爱兄弟不曾有嫡庶之分、教子以读书为务而又有中流砥柱之称的吴弘律。吴弘律(1709─1741),字正声,昌溪二十一世。 貤赠朝议大夫,晋赠通议大夫。兄弟五人,只有弘律是嫡出,可是他友爱兄弟,没有嫡出还是庶出的分别。兄弟各家庭之间相处得非常和睦。弘律以读书为业,每当开卷有所获,就高兴地说:“子孙后代即使不聪明的话,可是经书不能不读。”当时正当国家刚刚平定,可是以强欺弱之风还没有完全消失,甚至还有白刃相凌而官府不加过问的情况。弘律却被人所敬畏, 没有哪个敢欺负,从父兄弟数十人都依靠他。所以当时的族人都把他当作中流砥柱看待。他母亲抱着他的儿子站立身边时, 就指着儿子感叹说:“算命的人说我很难活过35岁,如果确实是这样,我就等不到看见儿子长大成人了。以后应当让他通过读书来寻求出路,长大后替我告诉他。”他妻子方氏, 磻溪人,貤封太恭人,晋赠太淑人。她一开始听到算命人的话,就感叹说:“妯娌二人将是一节一烈啊!”这里的“烈”说的是伯母,而“节”就是自己在发誓。自从弘律父亲去世后,家道已经败落,他母亲食贫守节六十多年,勤俭可是喜好做善事,尽管自己吃饭都很困难,还把吃的推让给穷人,而自己却甘心忍饥挨饿。曾经拿二钱买油,路上遇到贫穷的人就分一半给人家。终身独自一人住宿。就是到了年老了,家庭生活已经很好了,还是担心着哪一天会没饭吃。
弃儒远商以孝养母、与人忠信而不以市道交劝和见善举则必为的吴永厚。吴永厚,(1736—1802),字广仁,号乐山,昌溪二十二世。翰林院待诏衔,敕授登仕左郎,诰封朝议大夫,晋赠通议大夫, 貤赠资政大夫。永厚六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两个姐姐都还没有长大,弟弟还在襁褓中。家道中落,母亲苦苦守节, 依靠双手经营生计,以此养教儿女。永厚开始以读书为业, 想遵照父亲的遗言努力诗书,后来看到母亲没有鱼菽之欢,反而为家计所累,在13岁时就放弃儒业, 远到京城经商, 以此孝养母亲。永厚性情机智灵敏,与人相处讲究忠信,不拿世俗的一套交往劝勉,懂得天时人事之消长的规律。当货物过多,他人相互放弃时,则收购囤积,不久价格翻了几倍时,就又不敢居奇,以廉价销售,获得成倍的利润,可市场价格也得到平抑,使百姓得到好处。在用人上, 只要是所赏识的人,给以重金经营,出入不问。有一个三次都折本而归的人来见他,他加以安抚和宽慰,又加倍给其资金让其经营,后来全部收回所折之资而获得超过本钱的利润,全部拿来归还,没有半点自己留下的。所以不到十年而使财富称雄于一方。永厚之才就是用来辅治天下也不困难,由于国家安定和平,国家重视科举考试,不如此就不能改变身份,他本来就无暇去做,可是也不屑去这样做。他富裕后就筑室奉养母亲,门额叫“诒安堂”,想让母亲生活得安逸。姐姐出嫁时为她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因为弟弟很早就失明,特别疼爱他, 为他筑室娶妻,并准备了田产留给他的后代。由于母年纪大了,就回家乡奉养。只要是善举他见到了一定去做。重修太湖祠他资助田地若干,作为日后修葺祭祀之费,并置膏火之用,以培植子孙读书,使他们继承祖先的事业,有游学而不荒费学业的,就每年加以资助。乾隆甲寅徽属大荒,他刚好在太平府,听到消息就赶快回家,拿出积粟用以赈济,靠他赈济而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居官廉而公正、禄之所入咸施于族之贫者的吴大冀。吴大冀(1769—1818),名玉堂,字伯野,号云海。昌溪二十三世。历任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升授兵部员外郎京察一等记名,以知府用,诰授朝议大夫。大冀生于京城,12岁随母南归家乡。自幼聪敏果决,后以主事分选兵部升授员外郎。居官廉洁公正,为官二十余年,俸禄所得不用于别的投资,全部都施舍给族中穷人。有《桃花书屋图》碑刻现藏歙县新安碑园。吴大冀北京寓所院内有白桃树一棵,高四丈,枝叶繁茂,阴地两亩多。树下可坐十余席。春风桃花盛开之际,大冀约好友阮元、法式善、马履泰、李宗潮、汪梅鼎等名士,于桃树下同饮。席间,黄山人黄均为之作《桃花书屋图》。大冀即延请高手摹刻上石,按所绘之图,名家题咏21篇及自跋,依地支顺序排列,共12方石刻。石宽100-105厘米不等。石质均为白玉石,质坚而美,篆刻精致,图文并茂。后由家人由水路运送回家乡昌溪。
无纨绔之习而又友爱兄弟、构建书屋以为家塾而又热心公益事业的吴大蓂。吴大蓂(1773—1834),字应阶,号荫斋,吴大冀弟。候选知府,诰授朝议大夫,晋封通议大夫, 诰赠资政大夫。出生于京城,八岁随母亲南归故里。小时侯经历丰富,无纨绔之习,读书喜观大略,于廿四史一年内必翻阅终卷,所以诸曾孙开始的名字都是取的史书中的名人、不常见之名载之家谱作为预名。后因兄弟难以聚首,而眷念长兄友爱季弟,敦手足之情,就是到自己年老了也是这样。教子读书为务,在住宅东南边构建梅花书屋,作为家塾,并自己撰写对联:“传家惟有十三经读过无忘便为佳子弟,插架何须千万卷用来恰当即是好文章。”又请汪太史兰畲, 用颜料在其轩上写“诵芬”二字。内心深处想使子弟能诵此清芬, 将来为通儒、为良吏,不是世俗那样专为科举成名。丰溪大宗祠年久失修,捐金修葺,又建支祠忠爱祠, 并备有祭田供祭祀祖先。歙县河西桥为通衢之要道,在即将倾圮时,首倡捐金为之重建。巢湖大水,禾麦无收,开谷仓赈济。道光初年,经常歉收,野多饿殍,出谷赈济,活着的给饭吃,死去的帮助掩埋,不遗余力。而平时怜恤鳏寡孤独,更难统计。
    性情淡泊不求仕进而又教子以读书为务的吴大楠。吴大楠(1781—1859),字君让,号怡园,吴大冀二弟。太学生,诰奉直大夫,晋赠中宪大夫。他性情淡泊,不求仕进,平居爱闲静,喜鱼鸟花木,谈风话雨,聊以自娱。教子以读书为务,建“杏花书屋”为子孙读书处,有林隐士之风。50岁时就把家事交给子孙,而自己优游泉石,颐养天年。与夫人年届八旬,精神矍铄,子孙繁众,亲见元孙。咸丰六年御赐“七叶衍祥” 匾额以旌其闾,王茂荫为之撰写70寿联。
    友爱性生而又治事决明、远略过人而又仗义轻财的吴广鑫。吴广鑫(1805—1862),名庆来,字心儒,又字莘畲,号研波,吴大蓂次子。候选同知,诰授奉政大夫。兄弟六人,他年未三十父亲就去世,弟广邠年龄甚小,扶持教诲,为治生产,并建屋以居,他爱护弟弟超出寻常。此后粤匪扰乱, 庚申年郡城失陷,贼匪来村滋扰,合家迁避。可是后来锡绛、锡纯、锡丰因为别的事情又回到村中,将陷于贼匪之手,凶多吉少。他听说后,携锡维沿途探访,而所幸锡绛他们免于灾难,在路上相遇时已近夜半,锡纯惊魂未定,仓皇失措,山路高峻, 举步倾跌,全依赖他扶掖以行。辛酉年,广麓、广邠公相继去世,他痛惜两弟梦寐不忘。当父亲去世时,族人由于他年弱,屡来欺侮,悉忍之。村中开设有典铺,本来用于方便族人之急需,可是豪猾之人因年值荒歉,肆意强行索取。他为人仗义轻财,可是族人竟一再索取,并聚众数百人,蜂拥典铺,持刀伤人。族中的打抱不平的人,将凶徒捆缚起来。他不得已告到官府,惩其首恶,宽其胁从,强横之人才收敛,家业得以不顺利发展。村中族谱废修一百多年,近支数代,他为辑之手缮一册。后遭变乱,各房谱牒散佚无存,仅存他所录一册, 后人才能上追先世。元配宜人张氏,定潭人,诰封宜人仁慈慧敏,主持家务有条不紊。凡有善举,她多赞成去做。
    自奉甚薄而大义所在则毅然为之、重视教育而又备供膏火之资的吴广麓。吴广麓(1809—1862),字瞻原,号竹坪,吴大蓂第三子。敕授文林郎,封中宪大夫,诰赠资政大夫。他出生时, 家中非常富裕,可他自奉甚薄,食无珍味,到老还青鞋布袜,继承先人房产,从没有过扩大和修饰。远族无赖常常无故索财,蛮横不讲道理。有即使有强行夺取的情况他也不禁止。打抱不平的人教他诉讼解决,他不答应。碰到真正大义之事,就毅然去做,即使拿出巨万也毫不吝惜,而又有知人之鉴。正当他年少时,荫斋公就把家政传给他时,由于各地生意需要,佣人有数百,他综合安排随所指使, 使家业日益丰硕。当举行乐山公葬礼的时候,子孙繁盛,他的同祖兄弟有13人,子侄辈24人。人愈多葬事愈难处理, 他慨然独任,置所有利害嫌怨劳费而不顾。戊戌年正是英国人作难之时,友人因卖茶被外国人欺侮,他听说此事亲自前往,单词片语而使外国人敬服。陕西巡尹范国瑞,从苏州避乱到徽州,他一见就知确实,就放手借给千金,旁人都笑话他。等到叛乱平定后,范国瑞最终因商贸获利, 携母子来探望。云南阁学张仙舫,因办团练来我徽州,杯酒间就与他订为异姓兄弟。后广麓全家避乱祁门,多倚仗这位朋友的帮助。旌德秀才汪从先举家避乱昌溪,他提供吃住,当叛贼来昌溪骚扰时,锡绛、锡纯、锡丰藏匿在“诒安堂”室中将被贼匪捉拿时,汪君竟挺身而出捉拿贼匪,使吾兄弟脱险。他曾经认为世丰之家,只有特别聪明的人才知稼穑之艰难,而培养的人一般以中等才能的为多,不教导他们读书,没有不成为纨绔子弟的。曾经考虑建书塾,名为“梅花书屋”,因世乱没有建成,他感到遗憾。又考虑到子孙繁衍,或许有无力读书的,于是将太夫人所遗留下来的财产经营之利润作为膏火之资。甲寅年后,干戈遍地,就储谷以周济亲族,门下食客盈庭。大乱之时,家人子妇流离转徙,由于诸位门客乐于出死力, 使在避难的地方都能做到衣食无忧。其他如为人排难解纷,或出资, 或出力,成全他人骨肉亲戚之好的事情很多。
乐善好施的吴广灏。吴广灏(1815─1853), 名庆五, 字仿梁, 号舫莲, 吴大蓂第五子。诰赠奉政大夫。他为人乐善好施。昌溪距深渡计程十五里, 道路倾圯, 艰险异常, 面水背山, 有如蜀道一样难行, 过往行人以之为苦。他慨然出金数万, 使狭的地方变宽, 使陡坡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