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在昌溪人中,还有从经营茶叶起步, 后转向其他行业, 同样得到了巨大发展的, 像吴叶淇即是。
吴叶淇(1881—1952), 号干臣。清光绪末年,他14岁离乡背井,跟随族人到江阴县,在叶东泰茶叶店当学徒。由于头脑灵活,做事勤快,深得店东喜爱。恰好老板膝下无子,只有两位女儿,长女巳许配戴家,次女年龄又和吴叶祺相当,因之决定招赘为婿,并易名为吴干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洋布来源不畅,国产布又叫俏,加之江阴乃江南粮棉丰产之地,手工纺织业历来发达,吴干臣认为此时办织布厂是最佳时机,乃说服老板将茶叶店资金转轨投向创办缦云染织厂。草创时期因陋就简,租用新安会馆房屋作为厂房,连同善堂都租下,稍事粉刷修理作为车间,购来二三十台手工织布机,从小厂挖来一些工人,即行开张,后陆续添置配套设备,并招收苏北农村妇女为女工。经过十余年惨淡经营,辛勤积累,到三十年代中期,已拥有动力织布机120台,发电机一台,织布、摇纱、浆染、机修等各种工人240人左右,当时无论在机台和产品产量上,在染织行业己名列前茅。为防假昌混淆产品注册商标为“天官赐福”,该厂生产的府绸、线哔叽、被单布在上海杭州颇有名气,吴干臣也成为江阴工商界的名流。他在经营管理上很有一套办法,特别着重抓购销、抓产品质量、抓产品更新。每月厂里生产计划定好后交职员管理完成,自己则经常奔波京沪杭之间,联系业务。发现市场上新花色品种,就剪块布样,与新老客户洽谈订货,俟谈妥马上通知厂方突击赶织运送。1935年上海条子府绸衬衫刚上市不久,缦云厂的产品就到了沪杭市场。为了扩大订货渠道,有的客户订的品种本厂没有,就绕个弯送别处加工,并在沪杭建立据点以便了解市场信息和联系业务。他还经常对职工说:质量保证生意就不会断。解放前夕他让其后辈抽走工厂大部分流动资金,转移海外从事棉纱经营和渔轮捕捞事业。
在“吴茶”中,还有因经营“屯绿”而名重一时的吴荣寿。
吴荣寿(1873—1934),字永柏,号俊德。11岁到屯溪学做茶叶生意。传说吴荣寿在去屯溪的路中遇上大雨,又恰好路过一座破庙,于是走进破庙避雨。庙中有尊木菩萨,菩萨头上戴着一顶破斗笠。那时出门没车,全靠两条腿走路。吴荣寿为了赶路,等不得雨停,而只有菩萨头上那一顶破斗笠可以救急。他就只好对菩萨不敬,向菩萨作了一个揖,许了一个愿:“他日发财,为你修庙装金”,便戴起菩萨头上的破斗笠冒雨赶路。于此多少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和果敢。
清中叶以后,徽州及毗邻地区出产的炒青绿茶,大都集中在屯溪精制、外销,于是被命名为“屯绿”。当时屯溪每到茶季,茶行、茶号林立,故有“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踏进茶号门,神怡忘故乡”的民谣广为传播。
“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构成“四绝”。“屯绿”加工工序非常精细,并且全靠手工操作。毛茶要经过蛤炒、风扇、分筛、簸选、拣剔等工序,才能做成“屯绿”的各花色品种。操作工的经验水平对屯绿的出茶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影响。吴荣寿11岁进茶号,先在屯溪阳湖一户广东人开的茶号帮佣,从为师傅送茶、运茶学起,加上刻苦钻研,很快就精通了毛茶的鉴别和各道操作工艺。后因其老板回粤,将号屋、生财半卖半送给他,他才开始自营茶叶。但规模很小,属“小字辈”茶号。当时有个习俗,茶号招牌由茶行缮送,如茶号大门两边贴上“进昌茶号,大来茶行”,就表示进昌精制的茶由大来联系出售。可吴荣寿的茶号由于太小,无人缮送招牌。后来他在致祥钱庄程贡兰的支持下,才开始真正经营起自己的茶号。这一年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洋庄茶号取名为“吴怡和”,地点在屯溪阳湖外边溪。
吴荣寿独立经营茶号之后,非常重视技术和工艺改进,他重金聘请婺源制茶技术高手汪汉梁为洋庄总管,将婺、歙两地“屯绿”制作工艺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他还对雇佣的工人亲自传授操作技术,并相对固定地雇佣他们。因此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如父母使用的茶锅、拣板,可以传给其子女使用,称为子孙锅、子孙板,既保证了工人工作稳定无忧,又体现了商家延续有继。有《茶庄竹枝词》这样评说道:“急明论暗肆咆哮,坐了编成莫混淆。还是旧年原板好,学他燕子各归巢。”由于吴荣寿经营茶叶注重质量,又讲求信誉,生意越做越大,洋庄越开越多,先后在屯溪阳湖开设了吴怡春、吴永源、华胜、公胜等18家洋庄茶号;每年雇佣工人多达1000余人;年加工销售“屯绿”二三万箱,占“屯绿”总产量的1/3以上;巨大的规模使他成为徽州外销茶商中的巨擘,吴荣寿被理所当然地推举为休宁县商会首任会长。
当时厂家为了使“屯绿”茶色均匀有光泽,普遍使用兰靛、滑石粉和蜡脂等色料来调配。用这些色料来调配茶叶,不但有害人体健康,而且压抑了茶叶的天然色香味,是极不可取的。可商家还是利令智昏,依然故我。可是吴荣寿却带头减少或不使用色料,为最终革除使用附加色料这一陋习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国九年(1921年),徽州六邑茶商组织成立徽州茶务总会,制定丁《徽州茶务总会章程》,以维持茶务、力图发展为宗旨。对于苛派勒索茶商,损害茶商利益的一切事件,有起诉争拒之权力。对于关乎茶务总会宗旨之事件,有负责维持、整顿、推广、发扬之义务。公推吴荣寿为首任总理,连任达三十年,于此可见他在徽州茶叶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荣寿既做箱茶(屯绿各花色品种外包装皆用木箱,故称)运销,又做箱茶经纪。洋庄加工的箱茶要销售给茶行或经茶行中介,转售给上海茶栈,最后由茶栈与外商达成交易。茶行、茶栈都是中间商或中介商。茶行既代洋庄联系售茶,又代茶栈向洋庄发放茶银。茶行为了招揽生意,要巴结茶商才能做成交易,收取佣金。有《茶庄竹枝词》云:“茶行事事瞎张罗,巴结茶商获利多。闻有几家新客到,一时都想吃天鹅。”
茶叶贸易受世界形势影响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商贸受到战争影响,洋庄茶商大都裹足不前,茶叶无人收购,茶农在此情况下不得不伐茶种粮。由于吴荣寿在茶界有很高的声望,茶农纷纷把茶叶送到吴荣寿的洋庄赊账。民国7年(1919年)春季,吴荣寿又赊购了一大批茶叶。同年秋天国际海运转畅,国外茶商纷纷来华运销茶叶占领几近告罄的茶叶市场。“屯绿”外销价格大幅攀升,特珍、抽芯珍眉售价达到每担313银两。因此,吴荣寿当年获纯利10余万银两。民国16年(1928年),吴荣寿收购加工“屯绿”2万余担,自春至冬赶制。由于洋行操纵市场,百般压低茶价,吴荣寿不幸遭遇了茶叶市场价格暴跌的局面,造成当年10余万银两的惨重损失。民国18年(1930年),屯溪遭受朱老五火烧之灾,吴荣寿不仅街市上数十幢店屋被付之一炬,且阳湖住宅也遭焚毁,损失惨重。此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茶叶贸易形势急转直下。吴荣寿在遭遇接连打击后,最终已经无力挽回局面,走上了一条一蹶不振的道路。
作为一代著名茶商的吴荣寿,一生热心公益事业,可谓乐善好施。他对助赈、助学、建桥修路等善举,均慷慨争先。宣统二年(1910),为首创办徽州乙种农业学堂,施教茶叶、蚕桑等农艺,是徽州职业教育先行者之一。民国3年(1915年),歙南大旱,施捐5000银元买米到灾区平粜。曾独力造石桥四座,修筑休宁和歙县昌溪石板路二条,并修建吴氏宗祠、支祠多处。曾与洪朗霄、孙烈五等组织屯溪公济局,施医、施药、施棺、育婴等。曾组织屯溪救火会,独资购置水龙用于灭火。创办祟文学堂,亲任校长,劝募常年经费。弥留之际,捐地十亩作为屯溪公园建筑用地。种种善举,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建立起在
人们心中的功德碑。“吴茶”, 就这样成了一道令人企羡的徽商风景线。
“周 漆”: 徽商的一块金字招牌
全国漆商首推徽帮,次为江西帮和湖北帮。歙县昌溪下村——周帮头的周友仲和周宗良为徽帮漆商之佼佼者。
周友仲(1874—1945), 字允仪,又名孝侯。 父与祖父均在浙江经营漆店。父亲周青晖,为工商界知名人士。从四川、陕西、湖北等地采购生漆。清光绪年间,友仲年方少壮,以国子监中辍举业,改而从商。经在外亲戚介绍,在浙江绍兴攻习银行成本新法会计,期满后,协助父亲管理店务, 同时还为从事棉纱经营和渔轮捕捞事业外祖父吴鸿泉协理在绍兴所设的“永泰”“永大”“德昌”等茶漆商店店务。由于友仲头脑敏捷,处世稳重,为人和善,两家商店全年销货逐增,颇具与外商竞争力,每年都委派他赴四川、陕西、湖北各生漆产地收货。那时,水陆交通,两多阻滞,常遇风险。友仲历年长途跋涉,不避艰辛,在事业上长于进取精神,久而久之,经验累硕,悉知各地漆类的不同性能及功用,很快成为识别漆货的行家。友仲40岁时,其父及外祖父相继去世,但经营业务兴旺不衰,民国初在湖北老河口设“利生裕”漆庄,资金达20余万银元,除保证自销需求外,还批发供应沪、汉等地, 同时还代其他客户看货收货。当时,老河口是漆的盛产地区,也是集中销售地,由于友仲经营有方,很快成为当地漆商四大庄之一。值此之后, 他又在杭州、绍兴、临海、宁波等地添设门市部,如“恒升诚号”“永泉汇号”“同茂隆号”“新泰泉”“泰丰”“长吉”等商店,一时名声大振。
1930年,友仲曾投资上海万里漆油厂股份有限公司, 兼在宁波经销该厂出品的“帆船牌”各色瓷漆。1933年友仲慷慨解囊,赞助浙江省兴建天长公路,即由临海县经天长县至新昌县的长乐镇。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汉口沦陷, 在鄂漆庄的大宗货物因交通阻滞无法运回,数年间耗失殆尽,生意萧条,遂返故里,久居不旅外。后因资助民间帮会组织,涉嫌被捕,辗转监押于陶广总部党政处“奸伪所”。经家属及亲友再三陈白,并由许承尧等名贤说情,乃获准保释,但终因心情闷郁、年老体衰而病痢不支,1945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卒于潭渡监外病所,终年71岁。
周宗良(1876─1957),字亮,又名忠良、阿良,祖籍歙县昌溪周邦头,1876 年生于浙江宁波。
青年时代,宗良在上海私人开设的进出口公司任职员,由于聪明活泼,办事利索,从而获得人缘。旋入德国受礼司洋行经销“行美溢”颜料,后任译员。后与人合资开纱厂,独资设“谦益顺”号经营颜料、糖、棉花、鱼酱、鱼胶等土产进出口贸易。1905年赴上海入德国谦信洋行任职,深得大班轧罗门赏识,后任该行买办。1910年之后,宗良推任为上海“谦信洋行”的业务主持人。该洋行是上海最早经营汽油灯批发销售业务的进口公司。宗良总管其业务时,因德商的信托缔约,将从德国进口的“狮马牌”颜料,统归周宗良独家经理,获推销的专利权。缔约实行之后,由于经理推销得当,达到主客两利,顿呈蒸蒸日上之势,名噪中外商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洋行撤回,轧罗门将残存颜料折赊归忠良。由于当时市场颜抖价格狂涨数十倍以至百倍以上,忠良因库存颜料数量多而成沪上富豪。1924年,德商在沪成立德孚洋行,另七家洋行的颜料业务,悉归德孚洋行集中经营,忠良任德孚洋行总买办,成为德国颜料在华的总推销人。随销量增加,分号增至200多个,资金400万元,时名声大噪,有“颜料大王”之称。1920年后,集资140万元与贝润生等改组谦信靛没公司为谦和靛油号,任副经理,实际负责全盘业务,在全国设17个销售处,数十个分号。1930年独资开设周忠良记颜料号。此外还经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汉口开既济水电公司、杭州电气公司、华南轮船公司、康元制罐厂、公和纺织厂、振华毛纺厂,还有独资的宗泰进出口行、镇东机器厂等,曾任浙江实业银行、中国垦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董事。1948年6月移居香港,大部分资金转移到瑞士、德国。
据在沪同乡长者回忆,周宗良与宋子文交谊颇深,自1927年至抗战前夕,两者均为实力雄厚的财界巨擘,双方交往理当甚密。周宗良在上海北京西路一带拥有大量房产,平素乘车外出,既穿保险马甲,又雇外籍精悍保镖,可谓威风赫赫。
周宗良在宁波府前街建有中西结合式大宅,早年由远房亲戚看管。抗战后,该屋被用作国民党宁波专员公署。1949年解放后,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专员公署设在此处。
宗良不忘祖籍,临终嘱后人回乡祭祀。1998年其后人周裕隆经香港回周帮头捐资50万元重修了周氏宗祠等。
综观周宗良商业上的成功, 我们发现与他从事买办,并以此拉动发展很有关系。
买办原是鸦片战争前的叫法, 指公行制度下经封建官府批准为外商服务的商人。鸦片战争后,实质上它已不受清政府支配, 而直接成为外商的代理人。买办是由洋行选择的,它的标准是不仅要考察其语言、经营方面的经验和才能,还要衡量他在国内市场上的社交情况。成功的买办不仅要与内地华商建立一张密切的关系网,以便较快捷地采办、营销于内地市场,而且还要与官府势力保持良好的联络,以便在封建性仍然极强的国内经济各重要关节获得非经济的灵活性。由于洋行在近代城市经济中所占的首要地位,买办从一个服务性阶层上升为高于国内企业、上下左右都游刃有余的新贵阶层。他们背靠洋行,水涨船高地跟着外商积蓄财力,也借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关系网,从而得到更大发展。买办本身也成为新经济秩序中的佼佼者。周宗良能先后担任买办和总买办, 这确实与他个人的非凡才能密切相关。从此也可以看出他成为“颜料大王”,也体现了一定的必然性。
经过昌溪周氏的不断奋力打拼,“周漆”终于成了徽商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昌溪人经过自己的矢志不移和顽强拼搏, 终于在茶业、漆业上脱颖而出,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受到了世人的广泛赞誉。那么, 这其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记取呢?
经验之一, 昌溪人善于因地制宜地策划自己, 发展自己, 在现实的基础上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从而使自己不断走向成功。所有成功的昌溪人身上都凝结着这一宝贵经验。
经验之二, 昌溪人在取得成功后, 在面对是一味固守还是适时发展, 是维持现状还是做大做强的问题上,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显示了昌溪人的随机应变、自强不息和勇往直前, 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 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昌溪人在茶业和漆业中的独特地位。
经验之三, 昌溪人在经商取得成功后并不是甘当守财奴, 并不是一味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是不忘乡梓、不忘社会,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从而扩大了社会影响, 赢得了良好赞誉, 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事业的蓬勃发展。
“吴茶周漆潘酱园”是徽商历史的一种形象写照, 但不仅仅是历史的形象写照, 它像永不消退的光芒一样依然照耀着新时代昌溪人续写新的灿烂篇章。单从昌溪今天仍拥有茶园4940亩、茶叶年产量121吨和茶叶精制厂10余家、年精制茶叶160余吨的生产能力看, 仍是歙县重点茶区之一。昌溪依然拥有蓬勃发展的前景,依然展露出它的美好的笑靥, 而所有这些能说与它过去所曾拥有的光环无关吗?
《八说昌溪》之七 燕窝山庄飞凤凰
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遥望远处燕窝山庄,总觉得有一首古诗的意境与此非常相合,那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只是眼前一时不能见到枫林,不然的话,那真是对眼前景象的活生生写照了。虽然如此, 但还是能够在这里实现对山庄之美和诗境之美的双层捕捉,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审美世界的。
这蜿蜒的山路从山脚到山顶虽只有五华里,但全由青石板铺就,当地人称“千级云梯”。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使得有些路段有了缺损, 但大的格局和气势依然存在,让人们能够体味到其中所深藏着的种种意味。虽然一代又一代的沧山源人从这样一条石板路走向了过去, 但它又与现在相连接, 并由此让人看到它充满希望的未来。
走在山道上, 眼前仿佛有一个个身影在晃动, 其中最真切的要算是一代经学大师吴承仕了。他小时候就是从这里走到昌溪上学,又从这里走向了京城,他就是通过对这条弯弯山路的领悟从而走向了人生和事业的辉煌。重走先人路,得到的启迪自然是很多很多的。
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岭头,迎着阳光向昌溪村回望,只见整个昌溪古村像一只巨大的蝴蝶铺展在山水之间。原来这梯级山路正是回望昌溪全景的一个极好所在。
在村口碰到了两位晒太阳的老人,八九十岁了还耳聪目明,依然硬朗。老人告诉说,这个村是长寿村,平均寿命八十岁以上。你一定对此很好奇,会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回答说:“这个村不但空气好,而且水质好,再加上经常在这千级云梯上上上下下,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体格。”这很有道理。
村口路边蓊蓊郁郁的,真可谓古木参天。走在古树下,阴阴的,好像走进了幽深的古代。
入村约有十米泥路,据说是有意不铺石板的, 取的是燕不离泥之意。按照村落的造型?这里刚好是整个燕窝山庄的燕子的头颈部位。透过与此相连的一座亭阁,一只燕子形状的村落果真展现在眼前。村里人建房也都仿效燕子垒窝的特点, 三十四幢明清住宅不但无一是开正门的, 而且一律不用石质门檐石柱,全用细腻的砖砌砖雕,不得不惊叹它构想的美妙。而亭墙正中嵌有一块大理石碑,碑上刻着《吴孝子传》一文。碑文由朝议大夫云南曲靖知府、翰林院编修仪征撰, 乡贤大儒许承尧书写。被称作孝子的叫吴遇旦, 生于康熙辛亥年,殁于戊辰年,年仅18岁。他严守孝道, 母亲生病, 在经过医药医治无效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割股的方法来治疗母亲的病并得到痊愈。而他自己则极力包裹其创口不让母亲知道,可是时间一长导致创口病变以至离开人世。族中人对他这种至孝举动无不敬仰,后为其画容祭祀为祠。这一山村有如此真情孝子,岂不令人为之动容?
当你站到亭边高处,向村中了望,可以看到这里三面环山,竹木茂盛,正东为谷口,昌溪河及河东元宝山尽收眼底,真乃难得的风水宝地。
沿着石板小路走了一小段, 向左拐向另一小巷, 吴承仕故居就真的出现在眼前了。大门饰以砖雕门罩, 一扇古旧的木门只用了一把旧锁带上。一走进去, 厅堂的布局一下袒露在眼前。
进了门廊即为一方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装为厢房,天井边柱础为青石雕,房窗及柱头撑木为木雕。中厅后置楼梯间,有后门通厨房。楼上格局与楼下相同,但后楼较高,中厅较为明亮。据介绍, 吴承仕就出生于靠大门南边的小厢房内。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探头向里张望, 但里面除了堆满了杂物外, 就只剩黑黑的一片了, 多少让人有些失落感: 斯人已去, 且去得永远都不能回来了。其实吴承仕生活到24岁后才离家赴京, 在家生活的时间不能算短, 且在后来还先后两次回到过故乡, 应该说是留下了他较多的生活痕迹的。
环顾厅堂四周, 眼前突然一亮: 厅堂上方张贴着一幅吴承仕头像, 像下有他的生平介绍, 旁边还贴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所写的挽词。见了这些, 心想这是哪位有心人出于对先贤的爱戴和尊敬, 做了此番工作? 看着吴承仕的头像, 他正炯炯有神地看着这些专门前来探访的人们, 是感到欣慰, 还是感到辛酸? 置身其中的人忍不住向他轻轻呼唤: 检斋先生, 您知道您的光辉一生对后人的重要影响吗?
您于1884年3月20日诞生在这个徽商家庭。5岁时即在村中私塾读书, 受业于张建勋、汪沛仁这两位饱学秀才, 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您18岁时, 与父同应试, 又同榜中秀才。19岁您又赴南京参加乡试, 中试第39名。如今读着您百年前在考场上写的《汉文帝减租除税而物力充羡, 武帝算舟车、榷盐铁、置均输,而财用不足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和《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兴邦乎》的宏文,怎么能想象得出是出自一个山庄青年的手笔呢? 难怪在江南乡试卷“本房总批”中有以下批语:“议论崇闳,包罗富有。贯穿列朝典籍,如数家珍; 抑扬往代文人,别开扃鐍。策则于环球形势,凿险缒幽;义则于圣学渊微,沉思厚力。非常英器,洵属斯人。揭晓后知家学渊源,务求性理,清芬歌颁,专尚仁施。故年未侪夫弱冠,名以列乎云梯。去岁拾芹,今秋攀桂。从此万里鹏搏,组织登科之计,一头鳌战辉煌及第之花。”您后来又于废除科举考试后的第二年参加了保和殿举贡会考。当时题目为经义、史论各一篇并加诗试, 您以《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欤?》和《百姓昭明, 协和万般》以及《赋得“渡头轻雨洒寒梅”得寒字五言六韵》诗的答卷, 在这次共取367人的考试中,您荣获第一等第一名,时称朝元, 被钦点为大理院主事。您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在科试路上一路凯歌高奏, 被世人传为美谈, 即使在今天也仍是如此。您的《赋得“渡头轻雨洒寒梅”得寒字五言六韵》诗格调清新, 意境和美, 不妨录之于后, 以供今天的人们细加品赏, 从而领略您杰出的创造才情:
野渡云低处, 梅花□□残;
飘飘来细雨, 洒洒醞轻寒;
映水斜疏干, 和烟洗竹竿;
唤船嫌袖薄, 索笑怯衣单;
余润枝垂重, 闻香萼未乾;
罗浮清兴足, 抱酒独盘桓。
您于民国元年改任司法部佥事后, 开始了对历代典章制度、三礼名物的系统涉猎和研究。对章太炎大闹总统府,痛斥袁世凯包藏祸心,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这种不畏奸佞、深入虎穴、敢作敢为的精神十分敬佩,您毅然多次前往囚禁之地探视,并从此受业于章太炎,成为他最为得意的三大门生之一, 并集录章氏口述言论凡167则,后来印成了广为流传的《蓟汉微言》。您身为法官,却于幽囚之地与章太炎执弟子之礼,表现出了您的追求和品格。您后来离开了任职达14年之久的司法部,从此绝迹仕途,投身于教育事业,潜心研究国学,取得了很高成就。章太炎先生曾多次称道:“及吾得辨声韵训诂者,其维检斋乎!”您先后撰写了《三礼》、《经籍旧音辨证》、《经学通论》、《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经学受授废兴略谱》、《国故概要》、《周易提要》、《易义略钞》和《尚书三考》等著述150余种,奠定了作为一代经学大师的崇高地位。
您在走出山门业居京城后, 经常惦挂着家乡。您曾先后两次回到自己深爱的家乡,但都与家乡的教育事业有关。第一次是在自己倡导和扶持创办的昌溪复兴小学举行开学典礼时, 您于1934年2月专程返回故里祝贺。您挥笔书写贺联, 撰写校歌, 捐赠百科文库图书。第二次返乡是1937年冬至1938年春, 您从天津回到家乡,组织复兴小学师生进行抗日宣传, 把《一片爱国心》、《觉悟》和《复活》等进步作品提供给师生演出, 并亲自连夜修改教师创作的意在讽刺汉奸的话剧,此剧演出后在全县产生轰动性影响。您还发动学生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募捐,购买“儿童号”飞机支援抗日,等等。就是在离开家乡的日子里,您在自己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还考虑到家乡学校经费困难,便利用早晚时间亲书对联百幅,寄给昌溪小学变卖后充作办学经费。
您一生不断追求进步,从1927年4月29日闻知北洋军阀政府屠杀李大钊的反动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