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父子与《时务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高茂兵 刘…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 7:36:1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以上对吴氏父子与《时务报》的种种关系,作了一个大体的梳理。作为文章结尾,拟再对一个问题略加阐述—— 为什么吴氏父子没有因《时务报》的发行而引起世人的重视?

原因无非两点:第一,吴氏父子在当时均各自有事务缠身,不能全力投入《时务报》的工作,所以他们虽然也在参与《时务报》的活动,但从实现途径上看,他们多是以书信往来的形式为汪、梁出谋划策,或是通过书信和与《时务报》诸人的短暂接触,为之排解纷争,或是在其他地方为《时务报》疏通关系、鼓吹宣传、争取民意。均是间接的参与,属于幕后人物, 自然不如汪、梁等第一线人物那样为世人瞩目;第二,吴樵的早逝。吴樵在《时务报》发行后仅九个月后,即丁酉年(1897)四月二十一便因病去世,这一事件不仅使他自己过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由于吴樵之死,其父吴德  氵肃  “悲感无极”“万念灰冷” “大有混日子之意”,对一切事情都失去了热情。故以后他虽然对《时务报》仍有关怀,但已大不如从前。之后他到西安赴任,官务繁忙,也就更无余暇过问《时务报》事务了。父子二人均在幕后,世人对之不太重视,也是情有可原的。

 

注:

吴德漓的字、号,各书记载不同。粱启超《饮冰室文集》作“字季清” 《清史稿》卷15及民国《达县志》并作“字筱村”,《汪康年师友书札·各家小传》似综合以上二家,作“字季清,号筱村” 。本文从《清史稿》及《达县志》。

《清史稿》卷495载昊德漓“以进士用知县” ,但民国《达县志》和《汪康年师友书札》对昊德漓却并未记其进士出身,查《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也没有昊德漓的题名。其堂弟昊德准在修民国《达县志》时,曾任第二期编辑主任和第三期的协理兼总纂,应该不会

将其功名记错,故依民国《达县志》,以吴德漓为举人。

参看高茂兵《昊樵与谭粱相识》载《船山学刊》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