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书籍 >> 历史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传媒类 吴女名集
作者:吴志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27       ★★★★★

 

十五

    婆婆常对乡邻们说,我家小吴对我像亲生的女儿一样。

    这话让我听了汗颜,因为我并没有把她当作亲生的母亲一般。只不过每年给她买一、两件衣服,每次回家给她带一点爱吃的零食,资助她送两个女儿读书并使她们自食其力。这一切都是为人之子应该做的,而我是她儿子的妻子,当然得与他共同来扛这些责任。想不到做点份内之事竟可以为自己赢来如此美誉。

    结婚的前夜,母亲对我说,你妈(指我婆婆)有四个儿子,要娶四房媳妇,农村老人媳妇越多越命苦,你去了要孝顺她。

    婚前丈夫总是说家里穷,徒有四壁,嫁过去的那天晚上终于眼见为实了。那晚客人走后,二嫂和小姑子忙着来揭新床上的被絮。二嫂不好意思地笑着对我说,这都是借的我的,我拿走了好换上你的。

    我心里很不悦。再怎么穷,儿子结婚做娘的也该给他弄套床上用品吧!但我面子上没表露出来,还毫不介意地上前帮她们整理床铺。

    有人偷偷告诉我,你妈说读了书有工作的儿子结婚一个钱也不给他贴。

    我想起母亲头晚说的话,理解了婆婆的不容易。

    婚后我在婆婆家住了几天,发现婆婆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能说会道,而且思维敏捷,用词使句相当准确,山歌与歇后语常常脱口而出,还会背很多戏文。

    我诧异于她的能耐,问其故。

    婆婆说,没别的巧,主要是记性好,我年轻时别人说戏文、唱山歌、讲古,我听一、两遍就全记得住。

从此我对婆婆多了几分敬佩。

    婚后第三年,我生下了女儿诗吟。婆婆接到电话,连忙捉两只老母鸡上县城来了。老太太抱着孙女一个劲地赞,我家吟吟长得多好啊,白白的脸蛋嫩嫩的肉,黑黑的眼睛亮晶晶,像两粒黑珍珠滴溜溜地转,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崽。

    担心婆婆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我,心中一下子释然了。

    为让我安心上班,婆婆放下家里的农活来帮我带女儿。小家伙特爱哭,头百天不分白天黑夜都得抱着,即使睡觉也放不下来,这就苦了婆婆了。白天我下班后从婆婆手中接过女儿来喂奶,婆婆就连忙起身到厨房去做饭。累了半天,她得边用一只手去捶那驼着的背,边用另一只手撑着才能起来。我想搀上一把,婆婆摆摆手响亮地说,不要扶我,抱紧吟吟,别摔着她,我没那么娇气,上山砍柴,下田插秧,什么活我没干过?抱孙子轻松多了。

    最难的是晚上。婆婆让我们上半夜抱诗吟,她胡乱睡几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抱,让我们睡觉。我说,妈,您怎么受得了!

    婆婆说,我是老人家,瞌睡少,不比年轻人,睡不醒,再说你们白天还要上班。

    那时丈夫常出差,晚上婆婆就与我同睡一床。她抱着诗吟坐在床上,往往免不了瞌睡袭来,仅点几下头而已,当发觉手里还搂着孙女时,马上又灵醒了。我起来要婆婆睡一下,两人替换着抱。婆婆硬说她下半夜从来睡不着,平时也常起来坐着等天亮。我知道她故意那样说,好让我安心养精神。

    我问婆婆娘家的事,她丝毫不见外,给我讲她这一生苦难的经历和命运。少女时代,她尽管家贫未读书,但会唱会跳,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十八岁嫁给同样贫穷的公公,穷扒苦做,生儿育女没过一天好日子,寒冰刺骨的月子里亲自洗尿片。因公公是地主的后代,两人长年累月被逼干最苦、最脏、最重的活,受尽歧视和折磨。三十六岁身患顽疾,全身痛得死去活来,无钱医治,以至脊柱弯曲变形,成了驼背。从此肩不能挑了,就用背驼柴草、苕叶、农作物等。特别是驼孙子孙女们,那是独一无二的好位置,孙子孙女们都是在她的背上长大的。

    2005年底,婆婆喘气困难被送来医院,经检查是肺心病,需要住院治疗。可不管她的儿子们怎么说,婆婆坚决不答应住院。

    那时婆婆的两个女儿都在坐月子,她一定是担心没人服侍。我说,妈,您的病很重,真的需要住院,您放心,我们妯娌会像女儿一样好好服侍您的。

婆婆这才同意住院。

十六

    丈夫的两个妹妹一直记着我的好,大妹手巧,给我织毛衣,小妹收入高,给我买时装。

    我对她们说,不用这样对我,把这份好转移到妈的身上就行了。

    公公去世已十年,婆婆既不与大儿、小儿一起过,也不肯上县城与我们同住,在乡下独居。大姑子离得近,给了婆婆很多照顾。小姑子跟我娘家的小妹一样,也在广州上班。

婆婆和小姑子彼此思念。一次,我和女儿陪婆婆去广州过春节,小姑子高兴得不得了。带着我们逛商场,游越秀公园,上五羊山。回家给我们做海鲜,煲汤。因当时只有一间房,晚上,两对母女全部睡阁楼,说说笑笑,非常热闹。我没有半点隔阂,心中感觉跟广州的气候一样温暖。

十七

    家中不再种田地后,有段时间我母亲很想上县城来住。但二哥不开口接她(因住房小),无论我这个做女儿的怎么说,母亲都不来。即使来,也只住两三天就回去。

    1999年母亲患过脑梗塞后,有时候会无故晕倒,走路认不着方向。我也不敢接她来了,怕她一人在家里出危险,或独自上街走失。

    我知道,在母亲的内心深处,是很想与女儿相聚的。见我不接她,便说,等我好些,就到咸宁你妹家住几个月。这话母亲说了两三年,听得我心酸。

    今年春节前大妹买回很多补气血的保健药,让母亲养好身子,准备元宵节来接母亲去。

    然而,就算母亲能够在大妹家住几个月,那么,谁给父亲做饭?父亲一辈子能写会算,什么农活都会干,就是不会做饭,而又坚决地要守着老屋,哪儿也不肯去。

十八

    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忘不了生女儿的那一幕。阴历1992年正月初7早晨,我腹痛,在丈夫、母亲和妹妹的陪伴下去医院。

    整整一上午,疼痛断断续续,躺也不是,站也不是,更别说坐了,如尝针毡。中午十二点,疼痛加剧,我再也躺不下去了,只好爬起来站在床头,双手紧紧地抓着床头护栏,以支撑因剧烈疼痛而导致无力的双腿。

    我哭着喊,妈,真痛啊!我不想生了,做剖腹产。

    母亲说,儿呀,世世代代的女人都是这样生,这是命。你已经快了,快了!做剖腹产几天不能吃东西,怎么补营养?

    又一次疼痛袭来,我顾不上哭了,运用全身的力量来忍耐那无法忍受的痛。

    终于快要生了,丈夫把我抱到产床上就出去了,他怕血。母亲和妹妹一人握着我一只手,我嫌力量太小,干脆甩开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紧紧地抓住两边的床沿,使用吃奶的力气往下使劲,真想一口气把孩子生下来。

    随着一番拼了命的用劲,孩子终于快速地冲出了产道,与此同时,我听到了一阵洪亮的哭声,清脆而悦耳,像音乐在金色大厅响起,像泉水叮咚越过山涧,像天澜之音在夜空飘荡。

    虚弱的我努力倾起身子,母亲一把扶住我后背。看到医生双手托起女儿,护士准备剪脐带,我激动的泪水止不住汨汨流出,随同那生生不息的脐血,一齐流向生命的深处。

我的母亲,我的女儿。

(吴梅芳《溪流》杂志2009年第3期总第30期)

 

分享到: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