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忠门诤臣显宦--宣州吴柔胜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1:03:1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再说,家父对我们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允许我们无功受禄,贸然升官。家父的教诲,我也不敢违背啊!"

吴渊到建德赴任后,县令让他协助处理法律法令。当时江东路(治所江宁,今南京市)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江苏的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的长江以南地区及鄱阳湖以东地区,共有九个郡。江东九郡的冤情冤案过去诉讼于各个使臣的,现在都要求送到吴渊处审断。吴渊初任此官,其不凡的才干能力崭露头角,于是朝廷改派他任浙东(今绍兴市)制置司干办公事,协助处理浙东地区军事及守御疆土等方面的事宜。

不久父亲吴柔胜去世,吴渊辞官回家为父治丧守孝。守孝期未满,朝廷以他父亲生前的官职重新起用他,吴渊坚辞不就。

为父守孝期满后,吴渊被授予浙东提举荣监司干办公事职,又改为镇江府节制司、沿江制置使司干办公事,对这两项任命,他都拒绝赴任。以后朝廷又让他充任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市)知县,随后又改任为杨子县(今江苏仪征市)知县,兼淮东转运司干办公事,增真州(治所杨子县)通判的差遣,不久吴渊又被调进京城任将作监丞。隆兴年间(1163~1164)将作监并人工部,其业务由其他单位分任,只设置将作监丞一人,将作监遂成为待升的京官和有资望的地方官寄居之地。果然到任不久,吴渊就被提升为枢密院编修官兼刑部郎官,后又授直唤章阁、知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府,兼节制许浦水军、提点浙西刑狱。这里直唤章阁是吴渊的官衔,属正七品,知平江府是他的实际任职,节制许浦水军是他的兼职,提点浙西刑狱是他的增职。吴渊上任后,正赶上衢州(今浙江衢县)、严州(今浙江建德县)发生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警报传到平江府,吴渊立即调遣军队前去镇压,他集中兵力捕杀了起义军的首领,又用"剿...'抚"兼施的手段分化瓦解了起义群众。因镇压起义有功吴渊被提升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左司,再升为右文殿修撰、枢密副都丞旨兼右司兼检正,为正六品官。

政坛多变为有才华者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契机,吴渊升迁速度之快在宋代是罕有的。

2.宦海沉浮

金国灭亡后,蒙古军兵锋开始直指南宋。当时南宋丞相郑清之企图乘蒙古军在中原立足未稳之机,攻占洛阳扼守函谷关,以黄河为界与之对峙。吴渊上疏朝廷,反对出兵洛阳,他认为南宋的国力不可能夺取中原,就是夺取了也守不住。郑清之对他的这种议论十分不悦,就罢免了他的京官职务,使其离开京城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知州,后又改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都大提点坑冶。都大提点坑冶"掌收山泽之所产,及铸泉货,以给邦国之用,岁有定数,视其登耗而赏罚之",这是一个很有财权的职位。但吴渊上任不久,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四月该处都司袁商就指使御史王定弹劾吴渊,并株连了其弟吴潜,称"吴渊,恃才贪虐,籍人家 资以赦百万计掩为己有。其弟潜,违道干誉,任用非类",结果兄弟二人同被贬职,"诏吴渊落右文殿修撰,吴潜落秘阁修撰,皆放罢。"即保留了他们从六品的官衔被罢职回家。

不久,北进的宋军全线溃败,丞相郑清之给吴渊写信,承认自己谋略不当,向吴渊赔礼道歉,并差派吴渊为镇江知府兼淮东总领,统筹规划江防事宜。"以功迁太府少卿复以总领兼知镇江加集英殿修撰"仍然主持长江防御工作。以后,吴渊又升任为代理工部、兵部、户部的侍郎,端平三年(1236)十二月再迁户部侍、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为从四品官。

淳佑九年(1249)八月,吴渊奉命回朝廷候用,他回到京城后向朝廷陈述了九件政要,但刚讲完走下殿堂,曾经他举荐现任御史的唐磷就弹劾他,由此他被罢免了实际的差遣职务,仍保留原官衔,担任了闲散的提举太平兴国宫之职。过了很长时间,朝廷又给他加官为宝章阁待制,再起用为镇江知府兼该路总领,主持该地区军队调动时诸军钱粮的筹措和供应。不久,又以户部侍郎兼知镇江府再升宝章阁直学士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为从三品官,旋即又加职江东路转运使。

当时,由于北方战乱,为逃避元兵的威胁,两淮地区的人民迁徙到南宋实控地区的人口有四十多万。吴渊对迁徙到太平州境内的流民,按五家为伍,十家相连的五保法把他们组织起来,严令当地人与流民友好相处,对恣意闹事的任何一方,严惩不贷,因而太平州境内的流民秩序井然,流民与当地人都相安无事。而其他州郡则不然,由于流民生活无着,又常常受到当地人的欺压,故没有一天不发生抢劫或焚烧案件的。吴渊调整流民与当地人的关系获得了很大成功,被升任为华文阁直学士、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今宁波市),随即又改任工部尚书、沿海制置副使知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对上述两次任命,吴渊都拒绝接受,为此朝廷又提升他为华文阁学士知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江西安抚使兼转运副使,为正三品官衔。

吴渊到隆兴府上任后,正逢农业歉收,他大力推行救灾方略,实行开仓放粮、市米赈济、号召绅民捐献等办法实心实意赈灾救荒,受他救助而活下来的百姓有近七十九万人。朝廷见吴渊赈灾有方,又欲调他任潭州知州、湖南安抚使,再遭拒绝,朝廷只好再给他加官为敷文阁学士、隆兴府知府,仍兼任安抚使和转运副使。接着,朝廷再改派他为镇江知府兼都大提举浙西沿海诸州军、许浦、澉浦等处兵船。吴渊来此上任时,这一带也是灾荒年景,他又以其救灾方略,救活了无以为生的灾民万余人。吴渊在地方官任上,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执法严格,但他独断专行,不拘小节,虽然使大多数平民百姓受益,但也得罪了不少朝廷内外的官员,谏官尚书省右正官连上三章弹劾吴渊,由是被罢职。但不久朝廷又恢复了他的官衔,改任提举太平兴国官,再改提举鸿庆官,这类官职都是坐食俸禄而不管事的闲职,是朝廷专为安置被罢免或临近退休的朝廷重臣而设置的荣誉性职位,其职责可备朝廷顾问。

不久,吴渊的母亲去世,他辞职回家,为母亲送葬守孝。守孝期满后,朝廷重新授予他龙图阁学士、江西安抚使兼知江州,仍为正三品官。不久,又委派他为沿江制置副使兼提举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兵甲公事、节制蕲州(今湖北蕲州镇)、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安庆府屯田使。任内,湖南的少数民族峒族(今侗族)爆发了反对南宋腐朽统治的起义,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起义军的势力迅速蔓延到了今江西境内,并连续攻破了几处州县城市,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官府受到极大震动。警报接连传来,吴渊急忙命令部将率领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前去镇压,峒族起义军上千首领被捕,吴渊又用计瓦解了起义群众。这样,吴渊又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升为兵部尚书、知平江府(今苏州市)兼浙西两淮发运使,为从二品官,不久又改为兼知平州府。这年平江府发生了大饥荒,吴渊又施其救荒赈灾济民的才能,救活灾民四十二万余,为此朝廷先委任吴渊为兵部尚书兼浙西提点刑狱、知太平州兼提领两淮荣监所,再据其镇压峒族起义之功升职为端明殿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今南京市)兼行宫留守、节制和州(今安徽和县)无为军、安庆府兼三郡屯田使,这一大串官职表明,吴渊已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军政首长,具有军、政、民、财等各项大权,从此吴渊的职任就主要是构建长江防线了。

3.江防重臣

宋理宗淳佑前期,蒙古军发起了对四川的进攻,宋军在名将余玢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场保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