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旅游 >> 正文
泉州东关吴氏宗祠观光指南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3-26         ★★★★★

祖地概况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超800万左右,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称,别号“温陵”。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19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岛屿207个,有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全市森林植物种类达174科、599属、1127种(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全市林木蓄积量1833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8.7%。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地表水总量87.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亿立方米,水电蕴蓄量达43万千瓦。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铁、锰等30多种。水产资源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5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18平方公里,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盛产贝、藻类200多种。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7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8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有最早的伊斯兰清净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千年古刹开元寺和东西塔、“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等。泉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曾涌现出欧阳詹、蔡襄、曾公亮、李贽、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李光地等诸多杰出人物。泉州保留着以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是全国特色剧种。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合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落户泉州。长期以来,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或投资办厂,或兴学育人,或捐资慈善,或兴办公益,涌现出一大批贡献巨大、成就杰出的乡贤硕彦,成为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泉州与世界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与泉州实际结合起来,爱拼敢赢,开拓创新,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前,泉州经济总量居福建省倒数第二位,1978—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于1996年、2004年、2006年突破1000美元、2000美元、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7年突破5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83.70亿元、财政总收入225.0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14.61亿元,分别增长15.9%、22.8%和23.2%;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福建省首位,所辖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建材之乡、中国雕刻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树脂工艺之乡、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中国龙眼之乡、中国芦柑之乡等多个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成为举国闻名的“品牌之都”。二是发展优势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度较高、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063家,外商实际到资(报表口径)137.93亿美元,投产开业企业8191家;2007年,全市外商实际到资(验资口径)达10.85亿美元,外贸出口49.81亿美元,分别比增17.9%和23.4%。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占“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格局,全市共有民营企业12.7万多家,2007年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3916.4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2.7%;全市百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8家。泉州已成为我国服装、运动鞋、石材三大出口基地。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是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3个省级工业园区。公路密度、高等级公路比率和公路硬化率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建制村100%实现通村公路硬化;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2.16亿人公里和12.62亿吨公里;泉州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19.59万多次,跨入全国机场前40位;引进大型航运企业中远集团加盟泉州港口发展,2007年泉州港货物吞吐量达6215.3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城市化水平达53%,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6平方公里。四是小康建设成效显著,成为福建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在1996年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后,1997年开始宽裕型小康建设,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097元和7244元,城乡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2%和42.6%,全市基本实现了宽裕型小康目标。五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东南沿海人文环境富有特色的城市之一。荣膺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市民最满意城市、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等称号和荣誉,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二连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三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于2008年10月份在泉州举办。

[鲤城区]地处东南沿海,史有“温陵”、“刺桐”等雅称。从上古时期到封建社会前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较少,开发程度较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独立的行政区域设置。两晋时期,北方士民大规模南迁,带来中原文明,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唐久视元年(700年),武荣州治设在今鲤城城区。开元六年(718年),置晋江县为州治专县,县治也设在今鲤城城区。
1300多年来,鲤城区一直是历代州、郡、府、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城区并逐步发展为“梯航万国、商船辐辏”的港口城市。
1951年,析晋江县城关及近郊八乡,成立泉州市(县级)。之后,泉州市(县级)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对推进晋江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86年1月,泉州市撤地建市,泉州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在原泉州市区域置鲤城区。1997年8月,原鲤城区的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行政区。
现鲤城区辖江南、浮桥、金龙、常泰、开元、鲤中、海滨、临江8个街道办事处及江南高新电子园区(省级开发区),国土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区内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信息事业发达。
鲤城区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宗教人文艺术瑰宝荟萃,素有“海滨邹鲁”、“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美誉。区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等珍贵文化史迹林立,拥有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府文庙、崇福寺、承天寺、李贽故居、朱熹遗迹等一大批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拍胸舞等珍贵的古老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鲤城区又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区现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30.8万人。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