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图进入图集
宗祠传奇
在福建泉州涂门街有一座称为“东观西台”的古建筑,它原是一个姓吴的官家宅第,到了明朝,这座宅第的主人吴龙征曾官居东观侍读、西台御史,(包装)在当时,东观就是翰林院,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等等;而西台则是都察院,是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从这两个官衔来看,足见吴龙征身份显要。在其宅第的大门外还有一副石刻对联:“东观读书荣分雕锦”,“西台执法望重豸冠”。讲的就是他任翰林侍读时,文章锦绣,一时荣耀;以及担任监察御史时,严肃执法,望重朝野,所以这座宅第被世人称为“东观西台”。“东观西台”得名后,相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
400多年前,它是吴家官邸,400多年后的今天,它已是吴家人尊祖敬宗的家族祠堂。
在严格遵循礼法制度的古代社会,堪虞学备受推崇。但凡建造宅邸都会在选址上斟酌一番,建造宗族祠堂则更是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当年,吴氏族人正为祠堂的选址焦虑不堪的时候,吴龙征的九世孙吴朝诠慨然将东观西台献出,只留后一进自居。这对于吴氏家族而言,无疑是一个造福万世,福荫后代的慷慨之举。建造祠堂的时候,正逢清末乱世,社会动荡不安。地方纷争时有发生。吴氏族人的筹建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时难以顺利开展。就在这时,一个从京城传来的喜讯让吴家人看到了转机。
清光绪十五年,适逢光绪皇帝大婚和其亲政大典,这一年,除了正常例试外,还特别开科考试选拔人才,以示皇恩浩荡。这特别设立的一科名为恩科。吴氏族人吴鲁就在这次恩科中了状元,成为闽南吴姓千百年来第一人,也成为当地引为称道的人物。一时之间,吴氏家族的威望骤起,成为乡里乡外争相追捧的焦点。这无疑让吴家人修建祠堂的大事变得顺利许多。前后经过5年时间,祠堂建设终于大功告成。
1895年,吴鲁衣锦还乡,并在大宗祠举行春祭典礼。吴鲁也欣然题下“吴氏大宗祠”的牌匾,光耀祖宗门楣。除此之外,中门屏风上的这首诗,同为吴鲁墨宝。如今这些原有的字迹虽已模糊残缺,但是从仿写的字迹中尚可窥见吴鲁当年的书法造诣。据说吴鲁的书法在当时深受许多达官贵人的喜爱,尤其是当朝官员争先效仿,所以很多后考的举子们,投机取巧,在考试的时候模仿他的字体,以便主考官阅卷时误以为是吴鲁的文章,予以关照。吴鲁气愤无奈,只得放弃自己的字体风格而别书他体,以免鱼目混珠。
在每一座祠堂内,都会悬挂一些带有官职或功名的匾额,以彰显祖先的丰功伟业。然而,在吴氏大宗祠中,悬挂着 一个“记首世家”的匾额,与众不同。掀开《史记》三十世家的篇章,第一篇就是《吴太伯世家》。那么,司马迁笔下的吴太伯世家是否就是眼下的吴氏家族呢?吴氏家族又是凭借什么在百家姓之中脱颖而出,荣登司马迁《史记》世家之首呢?
商朝时,有个周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他膝下有三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其中泰伯是长兄。在古代帝王将相之家,长子历来被寄予很高的厚望。据史书记载,泰伯不仅拥有一身才华而且颇有贤德,是继承大业的首选之人。然而,其弟季历同样十分贤能,并且又有一个圣德的儿子姬昌,周太王十分看重姬昌的才德,认为他定能有一番大作为,希望把王位传给姬昌。但根据当时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王位应传于长子泰伯,周太王因此焦躁不安。深明大义的泰伯深知父王之意,和二弟仲雍商量后,以采药为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因此放弃继承王位的权利,让周太王顺理成章的传位于季历,而后姬昌也继承了大业,他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文王姬昌。然而,另寻他路的泰伯凭借自身才学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后人尊立他为吴太伯。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吴氏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泰伯的美德流芳后世,成为后世子孙效仿的先贤。明末清初,福建沿海烽烟四起,适逢郑成功在福建沿海各地招兵买马。世居泉州黄龙乡的吴氏族人吴英也在这时加入到郑成功的军队之中。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名骁勇善战的名将。后来他与施琅一起归顺清朝。1683年,施琅率兵前往台湾,吴英率陆路官兵为副帅同往。当时,施琅督师奋进,双方在鏖战中,忽然从对方军中一箭射来,正中施琅的眼睛,施琅几乎跌倒,幸亏吴英一面保护主帅施琅,一面指挥士兵力战,才得以挽救危局。
吴氏大宗祠自2000年修复完到现在,接待了很多前来寻根的吴氏游子,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根。据吴文富会长说,在今年农历十一月十八号,泉州吴氏大宗祠决定举行十周年庆典,届时泉州吴氏大宗祠将会邀请海内外的吴氏宗亲前来参加典礼。
古风传雅,世代相继,身为第一世家的吴氏族人,不管身在何方,总会通过各种方式缅怀先人,以寄托对吴氏先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