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的吴三桂 |
|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5 热 ★★★ |
|
|
作者: 孙文良 张杰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这首《圆圆曲》广为流传,使人们误把文学创作当作历史,把吴三桂视做为了一个妓女就出卖民族和国家的可耻败类,其实历史并非如此简单。
1644年的吴三桂,是明政府、清王朝和农民军都千方百计罗致的关键人物。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期望他成为农民军的克星;李自成许以侯爵,意欲他为大顺守卫京东的山海关;清王朝诱以藩王,保他子子孙孙,永享富贵;南明福王政权明知他已降清,仍封他为蓟国公。在视女人为玩偶的封建社会,吴三桂既深知当时的局势和四方对他的关注,岂能轻易把自己的全部政治生命押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妓女身上。欲知其详,必作进一步考察。
吴三桂突然变得重要起来,四方瞩目,尽力拉拢,实与当时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他的家世及个人经历大有关系。1644年的中国,大明、大顺、大清及南明的相互争夺,主要是武力较量。那是一个刀光剑影,到处硝烟弥漫的年代,政治的、经济的及文化思想上的矛盾斗争,都不如军事斗争更突出,并服从于军事。谁能打胜仗,在军事上取得优势,谁就能成为全中国的统治者。吴三桂在当时为一位勇冠三军的大将,手握数万重兵,几乎和大清、大顺敢战的军队数量相等,而且驻守在山海关、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的冲要之地。他的向背与各个政权都有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最终的胜败。吴三桂走到这一步,亦非偶然,不妨略作回顾。
历史记载大多说吴三桂是辽东人,其实,其祖籍是江苏高邮州人,“流寓辽东,因家焉”,遂以住地辽西中后所为籍(今辽宁省绥中县)。父亲吴襄,中武进士,曾至锦州打过仗。舅父祖大寿,是明朝在关外的总兵官。吴三桂以武举承父荫为边将,勇敢善战。一次追击清骑兵,吴三桂引弓放箭,一清骑兵应声坠地装死,“三桂下马,欲取其首,骑挥佩刀刃三桂,中鼻,血流被面,卒斩其首携之归”。因作战有功,吴三桂累迁至总兵,镇守宁远刘健:《庭闻录》,卷1,1页,上海书店。在明清松、锦会战中,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关内外八总兵13万明军驰援锦州,吴三桂恰在其中。清军在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高桥设伏,明军被歼灭大半,仅吴三桂、王朴等人率少数残兵冲出重围,逃回宁远。事后,吴三桂只受到降三级的轻微处分,而委以关外所有五城之防守重任,“所部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尤骁悍。北门锁钥,恃无恐”《小腆纪年附考》上册,135页。
清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皇太极亲自出面,试图说服这位宁远总兵吴三桂投降清朝。他在给吴三桂的敕谕中说:
宁远城吴大将军:今者明祚衰微,将军已洞悉矣。将军与朕,素无仇隙,而将军之亲戚俱在朕处。惟将军相时度势,早为之计可也。《清太宗实录》,卷63,16页。
皇太极的信,重在表明清朝的诚意,而令总兵祖大寿以舅父的身份给外甥吴三桂写信,晓以利害,字里行间,充满肺腑之言。其信如下:
宁、锦间隔,不相通问者岁余矣。春时松山、锦州相继失陷,以为老身必死无疑。不期大清皇帝天纵仁圣,不但不加诛戮,反蒙加恩厚养。我祖氏一门,以及亲戚属员,皆沾渥泽,而洪总督、朱粮厅辈,亦叨遇优隆。自至沈阳以来,解衣推食,仆从田庐,无所不备,我已得其所矣,幸贤甥勿以为虑,但未知故乡光景何如耳。以愚意度之,各镇集兵来援辽左,未一月而四城失陷,全军覆没,人事如此,天意可知。贤甥当世豪杰,岂智不及此耶?再观大清规模形势,将来必成大事。际此延揽之会,正豪杰择主之时,若率城来归,定有分茅裂土之封,功名富贵,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