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校谱札记》之五
作者:吴立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9         ★★★

吴应机巧遇赵孟砚台

吴立梅

 

吴应机(1765~1821),字思慎,号诚斋,金华郡庠增贡生,候选训导,东阳南岑吴氏义房里仁坊人。

1799年,吴应机到西麓(原文说“己未之岁,余游西麓”,未说明是何处的“西麓”。赵宋王室之一支在东阳留寓定居——东阳浚仪赵氏始祖赵公藻系赵匡胤幼弟赵光美的六世孙——或疑为西岘峰)游览,略感疲惫,于是在岩石上歇憩。一农家见之,热情招呼他进屋。入得屋内,用茶以后,吴应机瞥见农家用来垫床脚的一方石头有点特别,就用砖块将那石头易出。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方古砚。农家说:“这东西,我们种田人没什么用,先生喜欢,就拿去吧。”吴应机携回家后,将那古砚清洗干净,抚摩端详,爱不释手。蓦地发现砚上镌有“魏台瓦化为石,滃滃云雾腾羽翼”十三字铭文,其下又有“子昂”两字款识,才知道是赵孟頫的遗物。吴应机不胜惊喜,于是作了《铜雀砚歌》记此奇遇。(本段文字系依据《铜雀砚歌》的序言译出。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谥“文敏”,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书法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与南宋孝宗以下的皇帝均为秦王赵德芳之后。

              铜雀砚歌

东坡辨砚号神聪,最爱凤声如铜。

肤筠墨眉更黄眼,王颐绐说被朦胧。

砚材惟有端与歙,细腻如玉疑玲珑。

我亦探古爱幽赜,每逢奇物开深衷。

着屐寻山西麓,忽遭烟雨冥濛濛

竹里深村有犬吠,足倦憩石逢山翁。

见之款留上堂坐,茶罢笑语论多宠。

忽见支床眼惊异,以砖易出尘土蒙。

拂拭细看是古砚,精神顿爽空山中。

翁说农家少所用,先生爱此堪研攻。

请自持去佐文字,顿令好古心忡忡。

濯以清泉向幽涧,携归窗下光熊熊。

知是赵公之故物,令我一见心尊崇。

绿如春波色光怪,离奇无事加磨砻。

魏台瓦兮化为石,十三铭字疑神工。

如得异宝供赏识,直与石鼓岐阳同。

赵公之后六百载,阅尽南北还西东。

巧偷豪夺历尘劫,流落农户埋荒丛。

从知神物有守护,星芒夜出飞横空。

细细摩挲几叹息,苍然古色凝双瞳。

阳甘泉不可得,何况武昌安乐宫?

虢州相州澄泥砚,亦已杳渺随春风。

今朝携此事非偶,伴我终老思无穷。

之墨鼠须笔,临摹法帖呈其功。

日餐蛾绿过颠米,悲歌慷慨斜阳红。(诗见卷三十七

 

这方古砚,不知伴赵孟頫、管道升夫妇度过了多少岁月。这一对璧人,曾在这方砚台上磨墨濡毫,创作了多少价值连城的传世书画。五百余年后,吴应机于偶然中发现并得到了它。时光悠悠,离吴应机得砚又过了二百余年,朝代更迭,几经沧桑,不知这方砚台是否还被吴应机后人珍藏。或许遇文中农夫之类,将此宝物用来垫床脚,让人感慨。甚或随手弃掷,以致尸骨无存,令人扼腕。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我们惟愿这方古砚安然无恙。

 2009.6.17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