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谱札记》之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立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9 10:12:38  文章录入:吴立梅  责任编辑:gohwu
 

东阳南岑吴氏的节孝义行

吴立梅

 节孝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提倡,东阳南岑吴氏也身体力行之。县城东南隅贞房聚居区竟至以“节孝”命名。宗谱第一卷载“节孝”匾额达72块。

受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制约,妇女夫亡守贞,往往是血泪悲歌。孤儿寡母,外有强邻地痞环伺,内有耄老弱孤待养,生活无着,家计维艰。“霜晨月夕,机声伴鸡声相咽,孀姑偕孀媳同凄。”(《先伯祖母陈氏暨伯母陈氏双节行状》)设身处地,令人不寒而栗。

吴从爚之妻蒋氏(1681~1765黄田畈太学生蒋熙琬长女18岁出嫁,年后夫亡,时其子不满周岁。蒋氏“痛哭哀伤,殒身莫顾,孤灯只影,矢志弥坚”,抚子成人,守节60余载。此类事例在《特传》、《女传》、《女祭文》、《女行状》、《公呈》、《墓志铭》等卷册随处可见,每一座贞节牌坊每一块贞节牌匾都是心酸血泪所铸造的。有子可抚的尚算幸运,无子者因毫无指望则更为悲苦。家资殷实者守节不难,绳床瓦灶者可以想见其度日如年。因此,金玙在《节妇楼氏安人传》中感慨系之曰:“妇人女子以身适人,之死靡他,从一之义则然。顾其间要有难易之辨,何则?同焉为嫠,或者家素封也,年将艾也,是犹易也,而非难也。若值窭空而当青春之候,凛凛守一醮不改之义,则惟楼氏安人为最著。”

而孝子之代表则为吴天沧(一名“沧”,1485~1572),贞房节孝人。其母陈润瑛1468~1532二十六岁丧夫,吴天沧成年后竭力侍奉母亲,母亲亡故后庐墓三年。因自己早孤,未能为父亲庐墓,又为父亲庐墓三年。这样,他就在桐冈山下的荒郊野外乱坟岗足足住了六年之久。嘉靖初年,北上为其母请求旌表,过长江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所乘船只几欲倾覆。吴天沧说:“我死不足惜,可是我母亲的贞节就被埋没了啊!”嘉靖皇帝于1529年、1538年先后颁诏分别旌表陈氏母子。因此,节孝坊柱石、县衙西侧旌善亭内碑石和大宗祠内匾额上均有十六字:“母节子孝,两沐恩光;乾坤正气,万古纲常。”廉访使李崧祥命名其里为节孝里,节孝也成为贞房的一大支派。二百多年后,清乾隆五年(1740)又下诏命礼部颁《祭母子节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