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故事 >> 正文
铁马秋风大散关
作者:吴正茂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0         ★★★★★

一、秦中要塞冠三秦

    目前,可考的故址有四个地点:一是汉代以前散关故城,其地在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村旁(此即章怀太子所言之故城)。散关故城内有原散关关令尹喜故宅,后来,建为“通仙观”。传老子曾在散关故城为尹喜传经,而且原遗有老子给尹喜授经的“说经台”。据传《道德经》就是当年的大散关令尹喜在关上见有紫气东来知为真人过,便沐浴更衣,恭请老子留下,在关下通仙观写成的,是为佐尹喜于散关见老子之证。又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云:“散关上有老子庙。”《史记·老子列传》、《抱朴子·神仙传》曰:“老子西游遇关令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道德经》。由此可知,通仙观旧址原为尹喜的故宅,其址应在散关故城之内,故可认定“散关故城”就在此处。今其址已被宝鸡市面粉厂、宝鸡桥梁厂和农田占用。二是汉关在今神农镇(古之益门镇)附近,即设于散谷水(清姜河)下游。南北朝时,关址较汉关向西南有所迁移,即散谷水之中游。三是南北朝、隋、唐、宋、金各代之关址均在今宝鸡市西南 26公里 观音堂南2.5华里的大散岭半坡铺——松林坡以下、错喜欢铺(即欢喜台)以上之处。其距宝鸡市中心26— 28公里 。如今关城仍留石垣残迹。此乃西周散国所在地。陈仓故道亦由此经过。现其地立有“秦岭”石碑一通。《元丰·九域志》载:“宝鸡县有武城、车舍、大散三大镇。”大散镇其一也。关西建有吴王祠(俗称大王祠、二王祠即是也)。据《最近宝鸡乡土志解》记载:“大散岭在县西南五十三里。”又“姜水尽处,突出一岭,面临神岔,横扼栈道,由青石崖北入,直抵云盖寺,约二十里,上极广阔,足容人马。”其岭依天拔地,横塞于秦岭故道南北高山之峡谷中,北与青石崖,瀑布山相连,上行可抵云盖寺,屯兵可以观察,防御西北方山原之敌;南与大王山相通。“东连一岭,稍平,即(古战场)和尚原之脉也。”和尚原地在散关故址南岭之开阔地带,正“当山川之汇,扼南北之交”,地势尤其险要,堪称一处兵家重要战场。《纲目质实》记载:大散“岭下有关,通褒斜大路”。又《新唐书·地理志》载:“宝鸡西南有大散关。”《括地志》载:“散关在在岐州陈仓县西南五十二里。”《元和郡县志》载:“散关在宝鸡县西南五十二里。”从里程上来看,《括地志》、《元和郡县志》等书所记载里程而证,此处距宝鸡市恰当五十余里,唐宋散关设此是可能的。又《金史·胥鼎传》载:金宣宗兴定三年(即公元1218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元太祖十三年) 2月27日 ( 农历二月初一 甲辰日),金宣宗诏令户部尚书胥鼎:“克宋散关,可保则保。不可保则焚毁而还。”胥鼎与诸帅臣认为,“散关至鹜关诸隘其地甚远,中间堡垒相望,金兵无力固守,遂于此日焚毁之。”散关作为关中西门久负盛名,不言而喻,建筑规模是相当恢弘的,可惜!由于久经战乱,关门及祠均毁于战火。关毁后,关城虽毁,民居犹在,后集市复兴,即废为镇。四是元明清时期的二里散关。位于今神农镇二里关村新庄南侧的关岭子上。距市中心 19.5公里 。据《元史·郑鼎传》、《明史·地理志》、清《宝鸡县志》载:“二里关系古置关,距县四十里,以其高岭长亘因名。又因地处散谷,亦称二里散关。”二里散关关址,在姜水断处北侧峰峦起端之顶部。其具体地理座标为107°1′56″,北纬34°6′21″,海拔高 1223米 。此处俗称“关岭子”。在关岭子的脊梁上有一处马鞍形豁口,南北峰峦夹峙,东西周围约有不足 一百平方米 的略平地带,两边各通岭下故道。元明清时期的二里散关就设在这里。关岭南段两侧为关沟,东为大关沟,西为小关沟,南接大王山,有大大王山、二大王山、三大王山三座主峰。史载,大大王山为吴玠吴璘与其契弟三人安寨扎营之所。现遗留有吴氏昆玉辕门上五个旗杆的石凹,岭北段,东为大散仙人洞(俗传,大散仙人曾在此修行)和仙人后沟,西为担水沟。在关岭北梁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峰顶形如乌纱官帽,人们称其为“纱帽石。”传为古之烽火台,此亦为散关之制高点,也是军事守备人员观察军情的瞭望台。居高可望“王莽将台”。关隘居高临下,堪称蜀道一处天险,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从山麓到山顶高差1000多米,地势险要,绝壁摩天,形同斧劈,当年沿山开凿的栈道痕迹至今犹存,依稀可辨。临境忆古,使人在此,顿觉宋陆游“铁马秋风大散关”之感。明末散关被焚后,关城虽毁,居民犹在,后集市复兴,复为镇。1948年以前,在关岭子马鞍形豁口上有一座明清牌楼式的过街“古大散关”关门建筑,其上镌刻着“蜀道天险大散关”大字门额。关西南侧原建一座关帝庙,坐南朝北,三开间,其内供有老子、尹喜及关羽的塑像。关门东北侧,原有一座房屋,似乎是守关吏员之值班室。关岭子上原来碑碣较多,现庙毁碑失。民国25年(1936),我国著名的公路专家、上海松江人赵祖康主持修建川陕公路时,曾于散关遗址悬崖壁上题写“古大散关”,古华赵祖康书路碑一通。后三处关址均设于散谷之中姜水之滨的交通要冲,从益门故道口至大散岭,绵延达 20公里 。  

    1980年春,渭滨区神农镇观音堂村民韩君友,在距散关不远处的古居民点遗址——麻柳树滩,挖出一枚铜质散关金印。印长5公分,宽2.5公分,高1.5公分,其印文为宋体“散关”两字,印背有钤印把柄。经有关专家分析认证认为,此印可能是人们通过散关时验证之用印。现为渭滨区博物馆收藏。    

    相传在城墙的颓垣间,有一只镇关石狮,为汉章帝时期,安息国王的赠物,今难窥其物。 1982年8月1日 ,宝鸡铁路分局凤州工务段与渭滨区文教局,重新在关岭子上散关关门遗址东边,竖起了“古大散关遗址”的青石石碑。在今川陕公路19. 5公里 处(宝成铁路第11号隧道岭上)的路北悬崖上,镌刻有“古大散关”四字。

 

文章录入:渭水龙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