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
《源流》虽然只有二三十万字,但牵涉面较广,内容较多,情况也较复杂,是《统谱》中比较难写的一篇。
为了把这一篇修改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建议组织办公室编辑人员进行内审。实践已证明,放弃内审将是错误的。内审,审些什么?
一、一审指导思想是否明确?即是否遵循秉笔直书、述而不作(论)、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继承传统、力求创新等原则,去正确记述和处理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等?一句话,从始至终是否贯穿了唯物史观这一指导思想和泰伯“谦让宽容、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谋篇结构是否层次分明,是否符合科学性、逻辑性?标题是否合乎体例?图片穿插、附录设置等是否合理(包括图片的印刷)?记述事实是否得体?主次是否分明,轻重得当?以及详略和交叉重复的处理是否恰当?
三、审史实是否准确、可靠?取材排比是否符合科学,是否突出了重点和特色?史实是否有差错或遗漏?
四、磨谱稿,抠文字,审查文风是否端正,是否用规范化的语体文行文以及有无错别字等问题?
五、纪年、称谓、数字书写、繁简字等是否符合国家行文规定和凡例规定,记事、行文是否前后左右一致?等等。
内审是抓好编纂工作的一道关键,是提高《统谱》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议:一、从领导到全体工作人员,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谱稿逐字逐页审阅,认真进行“挑刺”和“吹毛求疵。”二、每个人写一篇“挑刺”和“吹毛求疵”的文章(或提纲),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就某个问题写出专题发言稿,作为任务来布置。通过严格的内审(包括8月8日征求无锡名人的意见),既有利于编辑人员互相学习,交流看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为下一步修改奠定基础和加快修谱步伐,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编纂《统谱》质量,大有好处。当否,请研究。
建议人:吴展明
2002年8月14日 于《统谱》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