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吴姓历史名人(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華之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2         ★★★
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农历9月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便除丧服,率大军攻击宁远以西至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前屯卫三小城。

农历924,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攻占中后所,斩明将吴良弼等二十令人,歼明军四千五百余人,俘四千余人,农历929101又攻破前屯卫,斩明将李辅明、袁尚红等三十余人,歼明军四千余人,俘二千余人。中前所明守将总兵黄色见二城已失,便离开了城市逃跑了,清兵就轻易地得到了城池不久又得到了中前所和明兵一千多人。

这三城的失陷使宁远与山海关二百公里间的明军防线彻底瓦解,宁远已成为真正的孤城,明军已不堪一击。此时。宁远已彻底处于清军的控制与包围之中,守城军民已是人心惶惶。明崇祯皇帝十六年(公元1643)农历12月,明守备孙友白便从宁远逃出,投降了清朝。但吃惊的是,吴三桂仍拒不投降,欣喜的是清军也没有再向宁远发动攻击。

吴三桂这样执著拒不降清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明朝的忠君思想束缚着他,在明朝,名节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为先。在明朝高级将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无路者,极少自动降清者。吴三桂自幼受儒学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做为汉人,投降少数民族的清朝,在当时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难接受的。非万不得已,是不愿失去名节的。二是明帝于吴三桂父子有恩。吴三桂父子相继任职总兵,是大明朝廷特别的恩遇。三桂父亲吴襄在大凌河战役中,临阵脱逃,朝廷仅降职处理,很快又恢复了原职。三桂本人松山一役中败逃,也只降职处分,仍命其负全责守宁远。三桂的许多亲属降清,皇帝也未连累吴三桂。皇恩独厚,是他此时拒不降清的第二个理由。

明崇祯皇帝十七年(公元1644)农历11,李自成农民军在西安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农历18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分两批向明朝首都北京进发。农民军摧枯拉朽,明军已如强弩之末,大明朝廷已危若累卵。

此时,明崇祯皇帝已无计可施,又加上国库亏空,士兵得不到兵饷因此士兵们都不愿再听他的号令,将领也不愿再为他卖命。万般无奈之际,他又想起了吴三桂父子。崇祯皇帝于正月初将已闲居在家的吴襄招进京,命他提督御营。这显然是因为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