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棫:(公元1100~1154年),字才老,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宋音韵训诂学家。
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宋绍兴年间任太常丞,后出任泉州通判。宋朝音韵学家,时称通儒。
唐朝陆德明作韵书《释文》。吴棫著《毛诗叶韵补音》十卷,曾说:“陆氏集团旧韵九家以已见定为一家之学。又说:我所著诗韵,都是未经陆氏叶韵的内容,凡已经叶韵的则从陆氏之说,但其中训义有不同,有一字一义的就释一条,有二义或三义的则释二条或三条。武夷徐藏为此书作序,曾说:自补音书成,三百篇始得为诗。从而考古,铭箴、诵歌、谣谚之类,莫不字顺音叶。”
《直斋书录题解》说:吴棫所著《韵补》,“自古易、诗、书而下及颐、苏凡五十种,其声韵与今不同者,皆入焉。”吴棫所著《书裨传》十三卷,分总论、书序、君辨、臣辨、考异、训古、差牙、孔传凡八篇。《直斋书录题解》说它“考据详博。”所撰又有《诗补音》、《论语续解》十卷《考异》一卷,《说例》一卷及《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均已失传)。
后来朱熹所注诗、传、楚辞等书的见解,多来自吴棫之说。并说:“近代训释之学,以才老为优”。旧建瓯志收也称:“自宋以来,著书以明古音者,始自吴棫。实为宋朝研究音韵学的开路人。
吴承恩:(公元150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人(今江苏淮安市)。著名明朝文学家,名著《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从小天资聪明,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他在科举场上极不得志,考了多少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他四十五岁时才考上一个岁贡生。明嘉靖三十九年任长兴县丞,不久辞官。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开始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