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历史名人(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華之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2 11:01:10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18841950)字达诠,别署前溪。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达县。著名近代报业家。

1926年夏,吴鼎昌在天津与留日老同学胡政之、张季鸾聚会,当他得知胡政之、张季鸳有续办《大公报》的志向,就主动投资五万元,自任社长。在续办《大公报》之初,吴鼎昌遵守不党的诺言,没有参加任何政治派系,专心阐述他的经济理论。他曾与《大公报》同人谈过他的新闻观点,我们办报是为新闻的……我们办这张报是毫无目标的,如果有目标的话,那就是为新闻而新闻,要真心作人民的耳目喉舌。我们不为了某种利益而办报,更不为了某一个派系而办报,也绝不为某一个个人而办报,我们是为了人民全体的利益而办报。这段时间吴鼎昌住在天津,他虽兼差较多,但不过问具体事物,他每天晚上到《大公报》编辑部来聊天,看看当天外边来的电报。他跟大家闲谈,不论公事,只讲新闻。

吴鼎昌工于筹计,《大公报》初期的订购白报纸,结算外汇,都是他运筹帷幄,选择时机,每次总是恰到好处。1931522,《大公报》累计发行一万号,作为日发行量五万份的报社社长吴鼎昌,接受了来自各界的祝贺,蒋中正专门寄来贺词,赞誉《大公报》为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这一天又正巧是他四十八岁的生日,他对下属吟诵着一首绝句:已过光阴不计年,无端文字著因缘。今朝正是予初度,一年题签满十千。喜在眉梢。

吴鼎昌虽然在经济领域大显身手,又成功续办了《大公报》,但他的心思始终在政治,他是想以经济和舆论作为敲门砖,寻求时机继续在仕途发展。19325月吴鼎昌到上海,联络各方,发起废止内战大同盟。他把内战的标准定为争权利,夺地盘非剿匪性质的战事活动,意图是支持国民党剿匪,支持政府讨伐西康刘文辉的独立,反对十九路军的独立,以此向蒋中正暗送秋波。7月间蒋中正在庐山与吴鼎昌会面,连续谈了几天,对吴大加赞赏。827废止内战大同盟在上海成立,吴鼎昌任大会主席,并向全国通电,宣传他的主张。1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组建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的前身),网罗各方面的有名人士参加。在金融界方面,钱昌照给蒋中正推荐了三个人,即吴鼎昌、徐新六和张嘉璈。1212吴鼎昌又以无党无派的身份参加蒋中正组织的一个名流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