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至德”先贤后裔之姓
吴氏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于战国初期,其吸一段让贤的故事。 据《史记•周本纪》及《吴太伯世家》记载,周部落(姬姓)的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慧的太任为妻,生下个儿子叫姬昌,“有圣瑞”,因而倍受古公宠爱。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很明显,古公是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的。大儿太伯、二儿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 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于是便自动让贤,他们趁古公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吴越地区,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从而归之千余家”,当地土著拥立太伯为领袖,建立姬姓吴国,称为句吴,也作“勾吴”。太伯无子,死后由弟仲雍继承君位,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相传。 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落发生重大变化。古公果然传位给季历,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他的遗志,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初,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另封周章的弟弟虞仲于周 之北故夏虚,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由于太伯主动让贤,古公死后季历立,季历死后姬昌立,姬昌死后子姬发立,所以倍受古人称赞。孔子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五八五年,仲雍的十九代孙寿梦正式称王,至春秋后期开始强盛。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公元前五零六年曾一度攻破楚国;传到其子夫差,又战胜赵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后来由干失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吴国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四七三年亡国,吴王夫差悔之莫及,遂自杀。吴国王族子孙避难四散,为不忘故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吴氏。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及《姓氏考略》均认为吴氏不始于太伯的后代,而是在上古时已有吴姓,并引《山海经》说颛顼时有吴权,通阿女缘妇;引《史记索引》说,舜后封虞,虞音近吴,故舜后亦有吴氏;引《帝王世纪》说少康时有吴贺,与羿期射。但是,其引文所列人物均未世系资料可考,亦未说明成姓原因,所以,多数姓氏书及吴氏族谱一般都认为吴氏是以国为氏,称其是姬姓太伯、仲雍的后代。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发展繁衍,后分为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分隐居于江浙一带,一部分避难至安徽歙县,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还有一部分逃到齐、鲁、卫等地(今山东、河南境内)安家落户。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立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为了回避王位,他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在乡下种田当农夫,他的三个哥哥诸樊、余祭、余眛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为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因此在山东曲阜安家,其后代有一支避难逃到山西;传至吴申,又南迁到楚国,官至大司马。当时正值战国末期,吴申预感到楚国必亡,秦国统一天下已成定局,于是激流勇退,携带家眷逃到江西庐山隐居起来。西汉初,吴申的长子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食邑三千户,因此这一支吴氏又自江西迁到湖南。吴芮的子孙五代为王,至六世孙吴千秋被免除封爵,被迫从湖南迁居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有一支东迁到今河南商丘,其后又一支自商丘迁至南阳。此后,由于封爵、任官等原因,吴氏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隋唐时期吴氏的郡望有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武昌郡等七个,于此可见吴氏分布已相当广泛。吴氏徙居福建始于唐初。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中原吴姓军校随往;唐僖宗时,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居《吴氏宗族宝鉴序》云:吴孝先是太伯的六十二世孙,与他同去福建的还有他的堂兄弟五人,他门分居福州、泉州、漳州、莆田、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四川总志》称:“吴氏入蜀,以唐左武卫兵曹参军为始祖”。宋、明以来,吴氏家族称盛于东南,最著名的一支是吴宣家族,吴宣是季札的五十三世孙,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五代时知祥割据称王,建立后蜀,吴宣成为附马,家族一时显盛。但是,吴宣淡泊名利,又对孟氏王朝颇为不满,于是在六十三岁时毅然抛弃荣华富贵,携带孟氏、儿子吴纶、吴经、吴绍及长孙吴文福,举家东迁,辗转数千里,先在抚州临川石井里落足,不久,留吴经居此,自己同其它人再迁至建昌南丰青铜山定居,因而成为江西抚州、建昌地区吴氏的共同始祖。吴宣的后裔,不仅代有名人,而且又分出许多支脉。其中,吴宣的五世孙吴吉甫,南迁广东兴宁,成为吴氏入粤始祖;吴纶的第二子吴宥从江西南丰竹家山迁居福建汀州府化县石璧村,其子孙又分迁到台湾、广东、广西、香港等地。 吴氏迁居台海始于一二九一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和宣慰使杨祥奉命率六千人乘船“往使琉球”(即今台湾岛)。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住澎湖、台北、命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是吴宥的后商,规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在交通、金融、贸易、医药等多种领域拥有庞大产业,族众财大,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地区,大约始于元代,至清代,又有吴宣的后裔从广东嘉应迁入,现居于香港新界榕树澳、三角咀、丹竹坑等地。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四五零年左右,即越灭吴之后,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现在,这一批吴姓族人己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而且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文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由于任官或经商等原因,有更多的人迁入今越南。例如,唐朝中期,渤海吴氏有吴纳南任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因而迁居于越南北部;延陵吴氏中季札的五十世孙吴权,五代时为南汉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的牙将和杨的女婿,九三七年杨被部将矫公羡杀害,吴权于次年从爱州(今越南清化省)起兵击杀公羡,接着又在白藤江打败南汉军队,于九三九年称王,建立起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此年的一千多年,越南的吴姓宗族不断发展壮大,孕育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越南第一皇帝姓吴,南越最后一个总统姓吴,这不仅是一件趣事,而且正反映出越南吴姓宗族兴旺发达的情况。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为第六大姓。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陈留吴氏家族中的吴风,他因任汉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太守而迁到朝鲜。此外的各个历史时期,又有许多吴姓族人自中国东北地区东流鸭绿江,到朝鲜开基立业,融入高丽民族,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一百四十三 个姓氏中已是最常见的二十大姓之一。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吴氏族人或其它姓氏一起移民南洋,迁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后均发展成为所在国华人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一支,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例如,缅甸诗人、剧作家吴邦雅,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外交家吴丹,缅甸总理吴努,现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等。此外,近代旅居欧美的吴氏,大都聚族而居,他们对当地的文明与进步,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