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的下面有一个池塘,晚上,月亮出来后,很快会照到池塘的水面。"
微弱的月光投在池塘的水面上,折射出来的光正好照在墓碑上。
"凭借着月光可以分辨出墓碑上的文字。这座墓的风水非常好。大概是祖父为了子孙的荣华富贵,才把墓建在这里的。"
维贞公喜欢养菊。有这样一幅照片:维贞公站在院子里,大朵菊花簇拥在他的周围。这是1902年,也就是清朝末年拍摄的。照片上还有吴清源的父亲吴毅。吴清源说当时父亲只有十岁。
"吴家的菊花在福州是很出名的。祖父不仅自得其乐地养花和赏花,还经常举行菊花会向当地的民众开放。他甚至还从日本引进珍稀菊苗,在自己家里培育。"
从维贞公手上继承了家业的吴继籛,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这一爱好。他像父亲一样自己培育菊花,还在品菊会上得过奖。他自称"菊叟"、"菊禅"等,以此表明自己是一位喜爱菊花并崇拜菊花的老人。
有一本书名为《吴氏家谱》。
这是本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写成的吴氏家谱图,英文题目叫"TheWuFamilyTree"。其中Wu是"吴"的汉语拼音,家谱中记载了吴家历代继承人及他们的家族业绩。
书中披露了吴继籛喜好菊花的理由。
"在所有的花卉中,他最喜爱菊花。他认为菊花是精神的象征,它不畏严寒,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里依然盛开不败,象征着意志坚强的人哪怕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决不屈服的精神。"
吴继籛经常身着白色或兰色的长袍漫步在半野轩中的池塘岸边。每逢此时,他会悄然止步,沉浸到冥思遐想中去。池子里有各式各样的水生小动物。候鸟在水面嬉戏的吵闹声、池中的鱼儿腾出水面时的跃起声、青蛙的欢叫声和杂乱的蝉鸣声交织起来在水面回荡,可这一切却似乎与此时的吴继籛毫不相干。
"万籁无声"--
说的就是不管周围多么地嘈杂,身处其境的人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所有的杂音和杂念一时间似乎都消失了,吴继籛只是目不转睛地凝望着池水,神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建造在大池塘岸边的、一个休息亭的石柱上,刻着这样一副对联。
"自芳何必群相赏,
能澹方为世所容。"
这副对联是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即便得不到众人的赞誉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有处事淡然超脱,才能够被社会所接受。
各地运来的、形状各异的石料在池边垒起了一尊石像。经过多年的潜心收集,来自不同地方的奇花异卉也来到了这座宅院里,于是,一年四季总能在这里看到盛开的鲜花。这个身穿白色长袍、行走在桃源世界中,并且沉醉在冥思遐想里的男子,与其说是位商人,倒不如说是个哲学家或者诗人更为贴切。
对规模庞大的家产的继承问题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兄弟之间的隔阂。长子吴润大概早年已经夭亡,所以顺理成章的话,次子吴镜汀应该继承这份家业。但结果却是,维贞公亲手创立起来的家业--盐运的经营业竟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吴继籛继承了下来。于是,吴镜汀对家业继承权提起了诉讼。吴润、吴镜汀和第三个儿子吴翼严都是维贞公的正室夫人江氏所生,而吴继籛则是旁室夫人林氏所生,还有弟弟吴毅又是另一位旁室夫人的孩子。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有钱的人家很少有不纳妾的。吴清源写过一篇名为《莫愁》的随笔。在这篇随笔里,吴清源对当时中国社会中的这种情形作了如下的论述:
"自古以来,中国人最看重传宗接代。一个女人嫁入夫家后必须生育子女。如果做太太的不能生育,就会被赶出家门。子孙满堂是家里的头等大事,所以只要有钱或者有地位,家里有二姨太、三姨太等等,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根据维贞公的遗言,继承家业的是二姨太所生的孩子吴继籛而不是大夫人所生的吴镜汀或吴翼严。吴继籛非常聪明,他不仅精通中国古典文学,而且在诗歌及书法方面也颇有造诣,所以说极有可能是维贞公看中了他这份天资聪颖吧。
根据《吴氏家谱》的记载,大夫人生的孩子吴镜汀对同父异母的弟弟继承家业心存妒恨,于是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然而,法庭依据遗言认定吴继籛是家产的合法继承人,驳回了吴镜汀的诉讼请求。尽管在法庭上胜诉了,但家族内部发生的骨肉之争却深深地刺痛了吴继籛的心。
这件事像铅一样沉重地压在吴继籛的心头。与此同时,亡国的危机感也时时地侵扰着他。在这一时期内,作为亚洲大国的中国正遭受英国和俄罗斯等各国列强的欺凌,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自1894年至1895年,日本和中国之间发生了日清战争,其结果是清政府落败。曾经是中华文明圈中的小国日本割据了台湾省,成了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个统治国。而日本的胜利进一步加速了各国列强瓜分中国的进程。最后,德国得到了在山东半岛一带的特殊权益;俄罗斯获得了旅顺和大连港的租借权;英国得到了香港地区、九龙半岛和威海卫等地的租借权并把长江流域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法国则通过租借广州湾把中国南部收进他们的势力范围;……。就这样,幅员辽阔的中国大陆像马赛克一样被各国列强所蚕食鲸吞。
就在吴继籛继承家业的前不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1899年起自山东境内的农民武装起义,他们高喊"扶清灭洋"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列强。起义的风潮波及到了北京。由于日本、英国和俄罗斯等八国联军出兵镇压,这次起义很快平息,同时也加速了清政府灭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