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硝烟疆场驰骋--蓬莱吴佩孚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1:20:0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第二十一章 硝烟疆场驰骋--蓬莱吴佩孚家族

硝烟疆场驰骋

--蓬莱吴佩孚家族

出身登州吴氏家族的吴佩孚,受吴氏家族至德家风的影响而养成了爱国的浩然正气。战乱又使他走上军阀的道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赋予昊佩孚复杂的命运:他一度驰骋疆场,常战常胜,在直皖、直奉的较量中走向权力巅峰;也曾镇压工人罢工而与民众和正义为敌;还曾抵制日本入侵而留下可赞的晚节。吴佩孚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正如他所处的复杂的时代一样。

(一)家族渊源

吴佩孚于1874年4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城。

蓬莱古称登州,这是一个富于神话传说和产生过民族抗倭英雄的地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蓬莱是否真有仙人,虽然早在唐代诗人李白就以"烟波微茫信难求"中做了回答,但万里烟波、仙阁凌空、海市蜃楼的自然美景却吸引了自古以来的文人才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美丽如画的半岛上成长起了明代杰出的爱国将领戚继光。家乡的美丽与雄壮,熏陶和激励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吴佩孚,为他的一生打上了永不磨灭的家乡烙印,使他由爱乡之情,升华为爱国之心,"坦荡中外,牢不可破"。

对吴佩孚一生影响深远的不仅是他的出生地,还有引以自豪的吴姓先祖。吴佩孚曾经怀着自豪与无限崇敬的心情考证他的族谱、世系。按照考证结果,他的祖先可以上溯到西周太王,"按吴氏原泰伯之后,泰伯乃太王之子。太王有三子:长即泰伯,次仲雍,次王季。三子各传支派,惟王季之子为文王,名姬昌。生而灵异,天资卓迈,驾乎诸史弟上。因太王爱其姬昌,欲令其继承基业。既欲文王承统,必得天独厚传之王季,而季又非长子。太王虽有此意,而示出诸口。时泰伯、仲雍,均仰体意旨。不仅太王爱其孙,即泰伯、仲雍之爱侄,较自爱其子犹切。及太王患病,泰伯仲雍借采药至吴国(吴为今18江苏省地)乃入吴籍,断发文身(今中国人人外国籍亦然)。及太王去世,国人无能为继者,长子次子久丧回国,治丧毕,王季不肯擅君位,送印绶与泰伯,泰伯不肯受。二送仍不受,三送终却之。......三以天下让。"而吴佩孚的始祖就是江苏延陵郡(常州)的吴季札,又称延陵季子。据《南雄吴氏联谱》和吴道诚主修的登州《吴氏族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而泰州吴氏又起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自衢之开化桠山而迁,因以姓名其所居之地日吴田。"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后裔。吴田宗族的第十四世祖吴潮,是从吴田迁往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的始祖。后来,随着家族的繁衍发展,到吴佩孚的第十七代祖时便又从泰州迁到山东蓬莱,后裔演变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人员倒还算兴旺,只是家族并不显贵。据吴佩孚考证,从泰伯到他的父亲吴若天,吴氏共经历了一百二十代,也就是说,他即是吴泰伯第一百二十一代嫡孙。他是"三让天下"而被先圣孔子称颂为"至德"的吴泰伯之后。这种来自家族的光荣,足以让他引以为自豪并以之作为一生的行动准则,只打天下,不坐天下,不积私财,为人清廉。吴佩孚一生始终恪守这一祖训和准则。

(二)近代军阀

1.少年窘境

吴佩孚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贫寒的家境中度过的。吴佩孚的曾祖吴恂伊、祖父吴陛宰,都是平凡忠厚的长者,传给他父亲的只有一个位置闭塞,经营艰难的小杂货店。吴佩孚本有弟兄三个,兄长观孚早天,还有一个弟弟文孚。这样,行二的吴佩孚就成了实际上的长子。因而父母对他特别寄予厚望。吴佩孚的父亲吴若天也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一生勤奋,尽力地经营着祖上留下来的这份惟一的财产,虽然在经营方面并无多大起色,但作为七尺男儿,却有一腔强烈的民族情感。1871年,琉球渔船漂流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人民发生冲突。日本竞借此寻衅,悍然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侵扰台湾。他们的侵略行径遭到爱好和平的台湾高山族和汉族人民的顽强狙击。日本进退两难,被迫寻求外交解决。软弱的清政府竞在胜利的情况下,与日本签订了《台事专约》(又称中日《北京专约》),本已在战争中处于劣势而进退两难的日本通过条约向中国勒索赔款白银五十万两。消息传出,中国百姓极为愤慨。这样的政治环境不能不影响有民族正义感的吴若天,使他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不能不想起明代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抗倭名将戚继光。据说在吴佩孚出生的这一天,他的父亲梦见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来到他家。他为此而兴奋异常,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保家卫国,抵御外侮。于是,取戚继光的字佩玉,为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佩孚,字子玉。不仅如此,父亲还自吴佩孚童年起,就经常给他讲戚继光的故事。这些爱国的启蒙教育,使吴佩孚建立起了牢固的民族自强意识,也使他在以后四夷交侵的动荡局势中,始终挺立着不当汉奸,不住租界,不举外债,不甘外侮的民族大义与气节。

1879年,吴佩孚六岁,望子成龙的父母把他送进了私塾,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光宗耀祖,也报效国家。父母勤勉经营,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但不幸的是,1887年,吴佩孚十三岁时,父亲去世。父亲的去世,使本来就很艰难的吴家生活更加艰难。寒门的孩子早当家,窘迫的家境,使十三岁的吴佩孚早熟起来,他发愤读书,勤勉自励,学问扎实,进步极快,放学后,则尽量帮母亲分担家务。但即便如此,靠母亲一人,仍难以支撑全家人的生活。年幼的吴佩孚担当起长子的责任,他说服母亲,一边继续读书,一边到附近登州水师营当了一名学兵,每周两天的操练课,可以使他得到每月二两四钱的银子贴补家用。就这样,继续维持着他的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军队连战皆败,旅顺、威海卫相继失陷。登州也遭到日本军舰的炮轰。少年吴佩孚对日倭的憎恨自然又增加了几分。1896年,战争刚刚结束,恰逢科考,二十二岁的吴佩孚以优良的成绩通过院试,高中秀才。考中秀才,意味着以后进身有望,意味着他可以有资格招收学徒,一边教学,一边苦读,以备继续参加将来的乡试,进身举人,在仕途上打开一条出路。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动荡的年代,常常事与愿违。吴佩孚在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因大闹蓬莱县电报局长翁钦生的堂会,惹怒了被请来看堂会的蓬莱知县,而被"革掉秀才",下令通缉。家乡难以继续立足。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吴佩孚,突然面临着人生的转折。所谓"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动荡的时代,把每个人的命运也抛入动荡之中。二十三岁的吴佩孚从此远离家乡,在艰难与动荡中寻求生机。

2.投笔从戎

1898年,也就是正当康、梁在京推行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的这一年,吴佩孚从家乡逃至京城。在这一段时间里,吴佩孚经历了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日子--举目无亲,身无分文,靠替人写春联和测字算命维持生计,朝不保夕,穷困潦倒。但也正是这段艰难的岁月,锻炼了他的坚强意志,使他学会了在逆境中挺立。后来,到北京做生意的堂兄吴亮孚,给他指出了投身行伍的出路,于是,他由北京来到天津,投靠到淮军聂士成的帐下。

1899年,袁世凯编练武卫军,聂士成所部改称武卫前军,成为清朝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