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科举致仕成名--金溪吴氏三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1:11: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第十二章 科举致仕成名--金溪吴氏三家族

科举致仕成名

--金溪吴氏三家族

金溪地近兰溪,受程朱理学影响颇深,金溪吴氏也以理学大师吴澄为本姓宗人为荣,为此宗族子弟崇尚理学之人所在多有。朱明王朝第一次开科取士,金溪吴氏族人吴伯宗就拔得头筹,为本宗族争得了荣光。

吴伯宗家族衰弱后,金溪吴氏在百年间处在默默无闻之中,但是吴伯宗兄弟的荣华和光彩一直激励着金溪吴氏的后生们。大约一百年后,金溪吴氏迎来了本家族在明代的第二个辉煌时期。

吴世忠之后继续使金溪吴氏保持上升势头,并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是吴悌、吴仁度父子。

(一)明朝首科状元吴伯宗家族

吴伯宗(?~1385)字韦占,以字行。洪武四年(1371),明王朝首开科举等试,朱元璋亲自制定策问考题,吴伯宗应试成功,取得了廷试第一名的佳绩。朱元璋对笼络了吴伯宗等一批人才十分高兴,下令赐给状元吴伯宗衣帽袍带官服和官笏,授予他礼部员外郎的官衔,让他参与《大明日历》的修订工作。当时胡惟庸为丞相,他想拉帮结派,让朝廷官员都依附自己,但吴伯宗作为皇上的开门弟子,只知唯皇上是尊,并不特别倚重胡惟庸,因此引起胡惟庸的憎恨,他处处牵制吴伯宗,终于找借口把吴伯宗贬到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县任职。到风阳后,吴伯宗上疏朝廷,直率地评论朝政的得失。他揭露胡惟庸擅权自私,多有不法之事,提出不应由他一个人担任丞相,若不尽早纠正,时间长了,胡惟庸必然会成为国家的祸害。这封奏疏,吴伯宗写得情真意切,畅快淋漓,朱元璋看到上疏后,十分赞识他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下令将吴伯宗召回京城,并赐给皇宫衣纱,以示优宠。

不久,朝廷令吴伯宗出使安南(今越南),吴伯宗到安南后,宣谕朝廷的明德教化,以礼待人,以理服人,颇有大国风范,受到安南人的敬重,其出使达到了预期目的,圆满完成了朝廷交付的使命。吴伯宗出使回京后改任国子助教,上司安排他做东宫太子的讲学老师,吴伯宗第一次论述了教学要正心诚意的理论,要求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心猿意马。同时,他对翰林院的一些典籍加以修改,使之更符合皇帝的需要。一次朱元璋出了十道题目,命令大臣们作赋奏对,吴伯宗不假思索,取笔立就,其十篇赋,篇篇旨意高雅,文笔简洁,皆为上乘之作,朱元璋读后龙颜大悦,立即命令朝廷官员拿织金锦衣赐给吴伯宗以示奖赏,满朝文武也对吴伯宗的才干表示赞叹。

后来,朝廷又改任吴伯宗为太常司丞,为正六品官。吴伯宗不愿掌管祭祀礼乐的事情,因而上疏辞去了这项任命,接着朝廷又委任他为国子司业,掌管国子生训导的政令,吴伯宗仍然不愿就任此职,再次上疏推辞,结果朝廷以忤旨论其罪,贬其官为金县(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教谕。吴伯宗不敢再推辞,正准备行装上任,朝廷又下诏令,令他回京城任翰林检讨,为从七品官。

洪武十五年(1382),吴伯宗经过数年辛劳,升任武英殿大学士。但不久,其弟吴仲实被人弹劾罢官,吴伯宗也为之受到牵连,再次被降官为翰林检讨。

吴伯宗仕途坎坷,这与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本来他考中进士,主考官就是宋濂、鲍恂。宋濂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深得太祖朱元璋宠信,鲍恂则受业于吴澄,是专攻易经的著名学者。吴伯宗若走其门径,仕途当然会顺当得多,但他虽然待人温厚,内心却是刚直不阿。对上司不屑于曲意奉迎,因而也就不会徇私门走捷径了。由于他一身正气刚正直率,使人敬畏,故略有过失,就为人所攻,由此造成仕途阻塞不通,屡被贬官降职。吴伯宗再度贬为翰林检讨后的第二年,便死于任上。

吴伯宗的弟弟吴仲实,官至三河县知县,因荐举不实,获罪去官。

吴伯宗以朱明开国首名状元名闻遐迩,为金溪吴氏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其弟吴仲实又任官知县,兄弟同贵,在家乡传为佳话。他们为金溪吴氏的显贵开了一个好头,是金溪吴氏在明代第一个显赫的家族。(二)忧国忧民的吴世忠家族

吴世忠,字懋贞,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官兵科给事中。弘治五年,北京、南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受灾,朝廷下诏赈济灾民,命吴世忠到受灾地区察看复核受灾情况,勘定赈济款项。吴世忠在灾区巡视中发现,朝廷的赈灾措施治表不治本,因此他上疏朝廷,要求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他指出灾荒的成因是水利失修,地方政府又未储粮备荒所致,因而提出要兴修水利,增加抗旱防涝的能力,地方上要设立常平仓,丰年储粮以备荒年之用。他的意见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很多地方都实行了。不久,吴世忠又上疏朝廷,请求优恤建文朝殉难的诸臣,赐给他们爵位和谥号,准许后人建庙祭祀,以示对忠臣的表彰,同时也要征录他们的子弟为官,恢复他们的家族族属关系,以示朝廷对忠臣的优恤,由此可以规劝人们恪守忠义,尽守臣节,起到教化官民的作用。但此事关系重大,执政大臣不敢专断,便将吴世忠的上疏下发礼部讨论,结果吴世忠的意见未被采纳。上疏为建文朝殉难诸臣伸张正义,这是件需要冒很大风险的事,这件事对吴世忠个人并没有什么好处,他能不避嫌疑大胆提出,足见其光明磊落的处世态度。崇尚仁义,不计个人利害,这也是吴氏先祖流传下来的一种优秀的家族传统。

吏部尚书王恕"砥砺风节",他"经国之远猷,蕴蓄君之正志",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竭尽心力,其人"磊落光明,刚方鲠亮",为"朝野属望,名重远方。"但因其"刚正清严",不免对朝中权贵多有冒犯,故于弘治六年被排挤去职。吴世忠为了国家利益上疏朝廷,请求挽留王恕。他的意见虽然没有被采纳,但他不畏惧朝中诸多权贵的威慑,敢于公开为王恕伸张正义的言行显示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

寿宁侯张鹤龄是孝宗张皇后的弟弟,弘治五年十一月袭爵。他私欲膨胀,贪得无厌,横行霸道,恃势欺人,一再要求朝廷为他家勘察河问的土地。他的母亲金夫人助子为虐,更是在其女儿面前喋喋不休。在皇后及其一家的要挟下,孝宗皇帝无奈,只得再次派使臣为张家堪定地界。为此,吴世忠上疏指出张家一再借堪界霸占民田,不仅危害国家,就是对张家自己也是没有好处的,其疏说:"侯家仰托肺腑,岂宜与小民争尺寸!命部堪未已,内臣继之,内臣未已,大臣又继之,剥民敛怨非国家之福,尤非外戚之福。"对吴世忠的忠告,孝宗皇帝不听,张家更是置之不理,但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在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张鹤龄终因横行不法,作恶多端被杀,其家也随之破落了。

弘治十年,大同总兵宫神英、副总兵赵昶等人纵容家人利用互市的机会,以违禁的高档彩色丝织品同蒙古人交换马匹从中渔利,蒙古小王子部落借此派人混入禁界以内,与内地汉人互换铁器,然后将铁器带出长城暗中武装士兵,骚扰掠夺明边境地区,偷袭了蔚州(今河北蔚县),攻陷了马营(今陕西宝鸡县城西南镇名),然后又转兵掳掠潮河川、大同二路。宣大巡抚刘墟以及镇守该地区的监军中官孙振又隐瞒军情不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