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科举致仕成名--金溪吴氏三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1:11:5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嘉靖二十七年,严嵩将夏言排挤出内阁,贬为庶人,自己出任内阁首辅,严嵩以其子严世蕃和义子赵文华为爪牙,擅权国事,排斥异己,侵吞国库,贪赃枉法,不可一世。吴悌对其丑行深恶痛绝,便称病告假,回乡闲居。嘉靖四十一年,严嵩罪行败露,被贬官为民。吴悌仍以原官职被朝廷起用,在他被起用的一年之内累迁至南京大理卿,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吴悌再升任刑部侍郎,次年病逝。

吴悌为官不媚上。在严嵩当国、吏治腐败、贿赂公行之时,仍然洁身自好,保持了自己忠贞清廉的本色,因而他在朝廷中德高望重,颇受赞誉。时人把他与著名的清官吴澈、胡松、毛恺并称为"南都四君子"。

吴悌文才出众,学识渊博,他崇尚理学大师王守仁的学说。他不仅学习刻苦,更能以行动践履学问,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他又从中得出自己的体会,整理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因此,他的学问虽在主体上从属于王守仁学派,但又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明神宗万历年间,吴悌之子吴仁度请求朝廷抚恤其父,当时的吏部尚书孙丕扬认为,吴悌是理学家中著名的大臣,对他的抚恤不能按常规,于是经朝中大臣公议,采用黄孔昭的成例,赠其官为礼部尚书,谥号"文庄"。

明代,金溪属抚州府管辖,抚州府治所在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其辖县除金溪外还有临川、崇仁、宜黄、乐安、东乡。金溪的老百姓对吴悌十分崇敬,以本乡有吴悌这样集高官、学者、君子为一身的名人感到骄傲,于是吴悌死后,金溪的百姓就把吴悌与本州的历代名儒名臣陆九渊、吴澄、吴与弼、陈九川一起建庙祭祀,其庙名日"五贤祠"。由于学者们称吴悌为"疏山先生",故后来祭吴悌的庙又改称疏山寺。

吴悌不仅使金溪吴氏显赫兴盛,也为本乡人赢得了荣誉,他至今还受到人们的纪念,他的家族后人也为有他这样一位杰出的祖先而骄傲。2.清廉之士吴仁度吴仁度字继竦,吴悌之子。万历十七年(1589)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神宗的三位皇子,即王恭妃生的长子朱常洛、郑妃生的两个儿子朱常殉和朱常浩同时封王。诏令传出,朝廷大哗,群臣纷纷上疏反对,因为神宗宠幸郑妃,欲立郑妃生的儿子朱常王句为太子,但按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定规,神宗孝端王皇后生子为嫡子,应优先立为皇太子,但王皇后无子,神宗的三位皇子都是庶出,故应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皇子并封为王,就等于否定了朱常洛立为皇太子的优先权,故在朝大臣群起反对。吴仁度同大多数官员一样,也上疏反对三王并封。结果,在大臣们反对下,三王并封的诏令作废,但这却引起了神宗的不满,所以经过了很长时间吴仁度才被提升为吏部主事。

后来,吴仁度又任吏部考功郎中,"掌官吏考理黜陟之事"。此时,吴仁度的同事、稽陟郎中赵邦清遭大臣弹劾,赵邦清怀疑是同事邓光祚唆使言官所为,因而非常气愤,他上疏极力为自己争辩,言辞颇为激烈。赵邦清的奏疏下发到考功司评议,吴仁度想帮他一把,故对其处罚留了余地,结果引起给事中梁有年的不满,他指斥吴仁度与赵邦清是同党。这时掌文选司的邓光祚因病辞职归乡,而吏部主管官员又让吴仁度代为文选郎中,由此使事情进一步复杂,御史康丕扬又借此弹劾吴仁度,指斥他逼使邓光祚辞职,自己代替了邓的职位。这样,一件小事竟搞得朝廷内外纷纷扬扬。为平缓事态,皇上下诏调吴仁度到南京吏部任职。

吴仁度虽受冤屈,但他心地坦诚,对此不以为然,仍以国事为重,努力做事,不久就被提升为南京刑部郎中,再升太卿,旋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他在山西为官,倾注心力,整顿吏治,清正廉明,尽力为老百姓做好事,因而政声卓著,与曾任山西巡抚的魏允贞齐名。魏允贞刚果敢谏、清操绝俗、劾权臣、革弊政、舒民力、举贤臣,山西吏民为其立生祠纪念。吴仁度任山西巡抚能与魏允贞齐名,是其生平中极为荣耀的事情。在山西任官四年后,吴仁度因病辞职回乡休养。

明熹宗即位后,吴仁度被起用为大理寺卿,不久又升任兵部右侍郎。他见朝政日坏,自己又无能为力,再次称病退职回乡,不久再被起用为工部左侍郎。天启五年(1625),宦官魏忠贤擅权,他认为吴仁度与作为"东林党"首领之一的礼部尚书、敢革弊政选贤能的大臣赵南星及敢于上疏弹劾他的御史杨涟关系密切,于自己不利,就下令让他致仕回乡。不久,吴仁度去世。

吴悌、吴仁度父子,同为侍郎高官,为政克己奉公,扬正抑恶,激励他人为民敬重,皆为朝廷名臣。父子二人又都学识渊博,与有正义感的东林党人交厚。作为东林党首领之一的邹文标极力称赞吴悌父子,视其为清正仁厚的缙绅之家。吴悌家族,大大提高了金溪吴氏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他们父子二人在世时,是金溪吴氏最显赫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