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累世儒雅望--濮阳吴质家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豢美  文章来源:《中华名门才俊·吴氏名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6 0:59:4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到先占领广州的目的。晋朝廷因桓玄叛乱无暇南顾,与卢循妥协,封其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并命令卢循不准杀害吴隐之。执掌朝廷军事大权的将领刘裕也给卢循写信,要求他尽快放回吴隐之。过了一段时间后,卢循被迫释放吴隐之回京城。吴隐之坐船北归,除简单的行李外,身无长物。他的妻子买了一斤沉香,他看到后将其投到水中。吴隐之因丢失了广州,无颜回朝廷复命,就直接回到了家乡。他家里只有几亩薄地,一座小院子用简陋偏斜的篱笆墙围着,里里总共有六问草房,容不下妻子儿女们居住。刘裕得知后,送给他车和牛,并重新为他盖了一处大房子,吴隐之坚辞不受,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从广州回来不久,吴隐之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命为度支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大权,同时,又兼任太常,位居九卿之列,掌管国家祭祀等事项。他虽身居高官,清廉节俭的作风始终如一,他办公的地方,以竹棚当作屏风,没有毡席。后来,他又被调任中领军,握有统帅军队的大权,即使受到朝廷如此的宠信,他清俭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每领到俸禄后,仅留下自己一个月的口粮,其余全部分给自己的族人。他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家人自己纺纱、织布、缝制的。他每月留下的俸禄不多,有时有所应酬就造成家中缺粮,只能两天吃一天的饭。义熙八年(412),吴隐之告老还乡。晋安帝特别下诏嘉奖,授予他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吴隐之荣归故里后一年就去世了。他逝世后,朝廷又追认他为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把皇帝身边最宠信大臣的职位赠给了他,以表彰他克己奉公,尽忠为国,清廉自守的一生。

吴隐之一生始终不渝地坚守着清廉节俭的操守,经常受到朝廷褒奖。当时,恪守廉洁自律的官吏都以吴隐之为荣。吴隐之现象,的确发人深思。在一个奢侈成风,贿赂公行,卖官鬻爵的年代里,象吴隐之这样清廉正直的人,却能不断升迁,说明了一个古往今来的社会公理:不论在任何时代,贪官污吏都是不得人心的,清正廉洁的官吏,才为人们所敬仰,才会万古流芳。吴隐之的长子吴旷之曾在卢循攻打广州时,保城力战,最后阵亡。次子吴延之,象他的父亲一样,廉洁节俭,节操自守,做到了鄱阳(今江西鄱阳北)太守的高官。吴延之的弟弟及子侄们,做官任郡守县令者不乏其人。虽然吴隐之后代的才能不及吴隐之,但他们都能以吴隐之为楷模,为国尽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族人,廉洁为官,恪尽职守,生活节俭,都能以慎独清廉的家法自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四)笃志教育的吴苞

吴苞,字尺盖,又作怀德,濮阳鄄城人,与东晋著名的孝子吴隐之为同乡同宗,是濮阳吴氏的另一支派。吴苞学识渊博,精通儒学,尤善"--%"(《周礼》、《仪礼》、《礼记》),并治《老子》、《庄子》,是名重一时的大学者。元嘉二十七年(450),统一北方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集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展开了南北之间持续两年的拉锯战,"自江、淮至于青、济户口数十万,自免湖泽者,北不一焉"。吴苞的家乡自然难免战争蹂躏,于是在刘宋泰始年间他被迫离开家乡迁居江南,聚徒教书。迁居江南不久,刘宋皇族便掀起了争权夺利的内乱,禁军将领萧道成在皇族内乱中掌握了大权,他杀后废帝,立顺帝,封齐公。升明二年(479),萧道成代宋自立,是为齐高帝,他所建立的南齐朝,又称萧齐。吴苞教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萧齐统治下度过的。

作为教书先生,吴苞头戴黄葛巾,手拿竹制拂尘,一副士人的装束。他生活俭朴,每日粗茶淡饭,不像士族学者那样奢侈腐化。开始,他和另一位大学者刘谳借用裕彦回的房子讲学。刘僦字子圭,士族出身,沛国相(今安徽睢溪西北)人,多次被征入朝为官皆不就,是一位笃志于教的大学者,他"少笃学,博通五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聚徒教授常有数十人",如竟陵王萧子良、宋文帝的女婿南齐尚书令褚渊、刘宋尚书令袁粲、著名学者范缜等,都曾是刘谳的学生。刘谳病危时,范缜等亲自下厨为其做饭。吴苞与刘谳共同讲学,一般情况下,刘白天主讲,吴晚上主讲;刘讲《礼》,吴讲《论语》、《孝经》。由于他们学业精湛,故四方求学之士络绎不绝,以致一些达官贵人也以听吴苞讲学为时尚。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刘吴以教书为业,过着恬静清淡的生活。

萧齐隆昌元年(494),朝廷下诏征聘吴苞,诏令说"处士濮阳吴苞,栖志穷谷,秉操贞固,沈精味古,白首弥厉,征太学博士",吴苞习惯于教书,不愿去朝廷为官,故未应聘。朝廷宗室始安王萧遥光、大臣江炻、徐寿嗣等人为吴苞淡泊名利,笃志教育的精神所感动,特意共同筹资在钟山下为其建造了新的校舍,改善了教学条件。由此,朝廷达官贵人、各界名士、社会贤达等到他们门下听课受业者愈益增多。当时,江南被称为"儒者"的首推刘谳,刘谳去世后,堪称"儒者"讲学的也只有吴苞一人了。吴苞淡泊寡欲,无意仕途,笃志教学,远离功名,一般士人是难以做到的。

吴苞讲学授徒数十年,最后因病寿终于教坛。他的弟子,当时的名士赵僧严、蔡荟等人,崇尚其学业和人格,并以恩师为表率,身居乱世,一心向学,最终都成为品格高尚,有志于学术的人。

(五)章敬吴皇后

1.贵为皇后

唐肃宗李亨皇后吴氏,濮州濮阳人,谥号章敬皇后,是濮阳吴氏的后代。据《元和姓纂》载,章敬皇后祖父吴神泉是吴隐之的第八代孙,曾官居县令。吴神泉有一个儿子叫吴令硅,官至益州郫县(四川今县)县丞,后因犯法被处死,吴令琏的女儿即肃宗章敬皇后也因此被罚入皇宫当差服役,当时仅有十几岁。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李隆基分封诸子为王,李亨被封为忠王。李亨因终日郁郁寡欢,早早地秃了顶,一次他去拜见父皇,李隆基见他这般模样很不高兴,就到他的宫中巡视,看到李亨宫中的尘土污垢没人打扫,连乐器上面也落满了灰尘,有的甚至已被虫子蛀蚀坏,李亨的左右也没有侍奉的嫔妃宫女。李隆基见状非常悲伤,动情地对高力士说:"我儿子住的地方就这么个模样,将军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为此,唐玄宗欲从京城地区选良家女子侍奉李亨,高力士劝阻说,从京师地区挑选良家美女容易引起朝臣们的谏阻,不如从宫女中挑选为好,唐玄宗同意。于是高力士就从宫女中为李亨选了三人,其中一位就是后来的吴皇后。吴皇后端庄美丽,性情谦和,举止大方,甚得李亨的宠爱,不久便有了身孕。次年,吴皇后生下李豫,李豫就是唐肃宗的长子、唐玄宗的嫡长皇孙。

李豫生下后的第三天,唐玄宗要亲自为小皇孙"洗三"。按照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三天后要洗第一次澡,称"洗三"。看到皇孙玄宗非常高兴,他抱起李豫朝向阳光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这孩子的福气会超过他父亲。"并把皇帝御用的乐器,宴具等都留给了李亨。此后,李亨对吴皇后更卒遇优厚,吴皇后也更加谦诚温柔,二人感情甚笃,后来吴皇后又生下了女儿和政公主。但在和政公主三岁时,吴皇后不幸去世,时年十八岁。和政公主幼年丧母为韦妃所养,她自幼聪明敏惠,谦和美丽,有孝称,后下嫁柳潭为妻。安禄山叛军攻陷京师,公主舍弃三子夺过柳潭战马将寡居的宁国夫人扶上马,与柳潭步行随后,日行百里,将其送往安全地带,并亲自奉养。柳潭兄柳澄之妻乃杨贵妃之妹,权势倾朝时公主未尝与之私交,及死,公主抚其子,视如己出。和政公主夫妇后随玄宗至蜀,柳潭封为驸马都尉,在镇压郭千仞反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