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溯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加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25 23:53:56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二、吴氏世系

一至七十一世简介

吴太伯世家第一(白话译文)

吴太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王季历的哥哥。季历很贤能,又有一位圣明的儿子昌。太王要立季历而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就一起逃奔到荆蛮,在身上刺了纹彩,又剃除头发,以表示不可以当国君,来避让季历。季历果然继位,是为王季,而昌后来也因而继位为文王。太伯逃到荆蛮以后,自号为句吴。荆蛮人崇敬他的义行,因而归顺于他的有一千多家,拥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去世,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就由弟弟仲雍继位,是为吴仲雍。仲雍去世,由儿子季简继位。季简去世,由儿子叔达继位。叔达去世,由儿子周章继位。这时周武王已经克服殷朝,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人,找到周章。周章已经是吴的君长,因此就封他于吴,……位在诸侯之列。(《史记(文白对照)》436页)

孔子谓太伯:“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能得孔老先生如此盛赞,怕是绝无仅有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将太伯称为“让王”,太伯庙称为“让王庙”。这就是说,天下讲“让”,没有超过吴姓宗族的了。所以太伯庙又有一联云:“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昧启文明。”太伯庙又叫“至德庙”,至德,源于上面孔老夫子的那一句话,就是“让”的代名词。吴国、吴人以让为特色,太伯庙前的石牌坊上就有“至德名邦”四个大字。

古公的“让”被太伯、仲雍继承,而将此发扬到至善的,却是季礼。季祀被称为“至德第三人”。在江阴中港的延陵季子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个字庙额。两广总督张树声赞季子的庙联说得好,季礼可谓“让国能传太伯风”。

后世吴姓子孙,无不乐道祖先的这一美德,并以此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