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允让创办新学
吴立梅 /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 322100
【简介】吴允让(1876~1965),谱名友梅,字季能,又字季直,号雪香,又号一公,考名允让。浙江东阳吴宁南街人,晚清秀才。当新旧交替、社会变革之际,追随时代潮流,不计荣辱毁誉,创办新学,一往无前,开东阳现代教育之先河,立东阳名校吴宁一校、吴宁二校及东阳中学之基础。吴允让之倾情教育,忘我无私,自当垂誉后世。其自编之教材,也为东阳人文留下宝贵篇章。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的八月初四日(公历9月2日),清廷准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重臣当天之奏,下诏“着即自丙午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就意味着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宣告终结,读书人想依靠科举改变命运的理想也随之破灭。
当时,满清王朝已气息奄奄,而社会不得不面对近代化的转型,维新运动虽告失败,但维新思想已深入人心,变革呼声响彻朝野。清廷之废科举也是不得已之举。
科举既废,改以学堂取士,新学也随之勃兴。吴允让则开东城开办新学的先声。
吴允让(1876~1965),本名友梅,字季能,又字季直,号雪香,又号一公,允让是其考名,南岑吴氏贞房节孝人。1903年入庠,是东阳最后的秀才之一。
1905年,吴允让自就读的金华府学堂返乡,改私塾为学堂,经多方努力,在南岑吴氏义房小宗祠天官第(今剧院后半部分)创办“广益初等小学堂”,自任校长。其后该校发展为两等小学堂,初等四年,高等三年,略等于后来的初小和高小。辛亥革命后,学堂之名一律改为学校。
时当新旧更替之际,封建势力,宗族观念,迷信思想还相当强大,利用宗祠庙宇办学,所遇之阻力可以想见。而吴允让力排众议,坚毅不挠,终使旧势力却步,新学也在艰难中前进。
办学之初,首先需要解决的无非是校舍和经费。校舍既已解决,经费问题随之而来。吴允让多方筹措,虽不免左支右绌,但终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为久远计,吴允让遂呈准县署,在南门外西岘峰一带荒山造林,收入充作学校经费。
其时,八股已废,经史子集已不适合时代要求,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材未见面世,而教材为教学之本。有鉴于此,吴允让着手自编《东阳历史乡土教科书》、《东阳乡土地理教科书》以应急需。《东阳历史乡土教科书》4册,每册80课,每课30~80字。卷一沿革4课,政绩54课,兵事(上)22课;卷二兵事(下)18课,耆旧62课;卷三耆旧(学问类)80课;卷四耆旧(学问类)41课,杂录39课。有了教材,尚需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之类,吴允让于是撰写了《教授法》一册,供教师讲解之用。《东阳乡土地理教科书》2册,每册两卷,每卷40课。卷一、二方位1课,疆域1课,四界1课,城1课,乡15课,山21课,水29课,道里11课;卷三、四道里60课,物产17课,商务3课。附有《东阳全图》,此图原稿现被吴宁五校教师徐云龙收藏。1910年,这两部教材经学部审定,评云:“取材邑志,包括宏纤,足征详赡。其胪陈忠义各条,尤足激发志气。”
广益小学从高小二年级开始增设英语课,老师是本县六石枫树下人徐文熙。他是东阳最早的英语教师,教会学校毕业,后来到杭州蕙兰中学任教。由于当时县内其他小学均未开设英语课程,广益小学开风气之先,影响深远,县内俊彦纷纷前来就学。广益小学的学生人才济济,有杜佐周,后任英士大学校长,为著名教育家;韦润珊,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卢辉玉,后任驻外领事、参赞;卢寿祺,后为新昌县长,为东阳火腿营销业的先驱之一;严济慈,后为中国现代物理研究的重要奠基人;王惕吾,后为报业巨子;吴望伋,吴允让三子,后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书记长,中将禁烟专员。
辛亥革命后,参与筹设县立小学,1913年,自愿将广益小学校址改办官立学堂,更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吴宁一校前身)并任校长。广益小学则迁至徐氏宗祠(原吴宁幼儿园旧址,现为黉门广场之东南隅)。延至上世纪30年代,吴允让幼子吴望仁任广益小学校长,将学校搬迁至小西门南岑吴氏贞房小宗祠(长生路7号原商业局所在,现因旧城改造已拆毁)继续办学,有学生200余人。解放后,广益小学与新潮小学并入南湖小学,即为吴宁二校。
民国元年(1912),吴允让当选东阳城区自治会会长和县教育会会长,邀集各界人士创办东阳中学。后来,他任职劝学所与县教育工会,由办普通学校转而兼办专业学校,利用关爷殿和玉皇庙(现黉门广场之西南隅)创办乙种农业学校。由于刻苦办学,以改良农业、促进土地利用为中心培养农业人才,卓有建树,民国四年,获捐资兴学二等银质嘉祥章、办学得力奖给七等嘉禾章,是浙江省获奖的44人之一。
北伐军兴,吴允让奔赴广州投身革命。1933年退居故里,筹创东阳商办电气股份公司、浙江地方银行东阳分理处。抗战期间,致力于抗日后援,抗战胜利后,出任东阳县文献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