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代香火”的由来
在陆丰西南镇安书村,有“壬侯堂半天下”的说法。这要从“壬侯堂”的堂号说起。
堂号即祠堂的名字,主要用于区别姓氏或宗族,其根据或是表明宗族的发源地(地名),或是与本族祖先有关的典故(故事或传说),或是寄寓某种宣教意义。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安书村“壬侯堂”,系该村吴氏开基始祖兴荣公所建。祠堂内所挂“壬侯堂”匾额,为纪念河南远祖壬侯(户)而题。这种直接用先辈之名命名堂号的方式极为少见,引起民俗学者的关注。
安书村吴姓人旧时出外认宗亲,首先必先问对方一句“宗祠是否带七代香火”,若对方回答是,即同为壬侯血脉。提起“七代香火”的由来,有一段久远的历史。
南宋末年,宋室衰弱,北方迅速崛起的游牧民族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华大地,时有河南人吴壬户举家南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石湾村,以避战乱。朝代更迭,元灭明兴。明朝初年,壬侯族传至吴子仪辈已列第七代,人丁兴旺,成为当地望族。子仪娶妻侯氏,生三子,长子兴政,次子兴成,三子兴荣。
嘉靖年间,福建盗贼蜂起,尤以倭患为害最大。台湾文献《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记曰:“嘉靖四十年五月十一月丁亥朔,巡按福建御史李廷龙类奏:七月至九月,广东之程乡贼、三饶贼、塘下南安之倭贼及各路之流贼出没诸郡,无日不报警。其福、兴、泉三府则苦海贼,汀、漳二府则苦山贼与流贼;迭出为患,而内地奸民佐之……”社会陷入动荡,生民深受其害。其时,吴子仪长子兴政正是在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率众乡兵与围乡的“三饶贼”奋战,而与第三、四、五子共同阵亡的。时势所迫,吴子仪第三子兴荣偕母侯氏及侥幸逃生的兄长兴政的两位儿子廷尊、廷宾,迁居潮阳和平里。后来,吴兴荣将二位侄儿留在潮阳,自己独偕母亲至陆邑。
安书村《吴氏源流考》对此也有记载:“我祖在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石头湾乡镇居男丁千余,适遇三饶贼造反,年情饥馑,每日打乡攻,族中强弱多受辛苦,不得以逃出陆邑,先到尚书埔,次建下厝乡,三建湖畔乡。”吴姓人家谱立辈序诗曰:展正流芳远,宜从爱敬先。文章斯捷报,忠孝保家传。吴兴荣之母侯氏逝后归葬陆丰大安石寨草堂上。
吴兴荣“到陆邑开居,建祖厝三处,安上七代祖考妣神主,各处祖祠皆同,乃奉先裕后之祖也”。这便是壬侯堂“七代香火”的来由。
纵观海陆丰地区的祠堂,无论新旧,宗祠神龛侍奉的灵位多从“落担祖(开基祖)”始,至多是再往上一辈开始的。壬侯堂及其堂谱上溯七代,从河南始祖壬侯公开始,下至各宗支衍派,历宋、元、明、清四朝,一一详明,根脉清晰,完整而清晰地勾划出一大部分海陆丰先民的迁移线路,为研究海陆丰古代移民史提供了实证和宝贵资料,殊为难得。
海陆丰福佬人大都是福建移民后裔。中国民俗学泰斗、乡贤钟敬文先生认为,福佬话即河洛话,出自于当时中原文化中心河南,由当年中原移民带入福建。宋末和清初,朝代更迭,烽火连连,福建福佬人向外大量移民,其时地广人稀的海陆丰由此迎来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奠定了今天海陆丰的民系基础。
岁月沧桑,时至今日,河南壬侯一脉犹如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后裔子孙足迹遍及海内外,“壬侯堂半天下”的说法即由此而来。
风水崇拜与尚武之风
古代的“风水”学说,给壬侯堂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百年后的今天,它与当年的建造者一起成为民俗探究的课题。
当年吴兴荣从闽入粤后,为何还要从潮阳再迁陆邑?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从当时海陆丰的社会情况分析:明朝实行卫所制,碣石成为全国三十六卫之一,碣石卫下辖九所,从惠来的神泉到惠东的平海,皆为其管辖范围。卫所派有官兵驻守,社会治安相对稳定。驻军一律实行军屯制度,屯民“平日荷锄,战时为兵”,粮食自供自给。碣石卫的设立,一时间使地广人稀的海陆大地军屯点密布,吸引了周边各州县游民蜂拥而至,很多望族大户也举家前来定居。随着天南地北卫所官兵的到来,推动了中原文化在海陆丰的广泛传播,庞大的移民队伍又带来了原住地的生活习俗。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当年吴兴荣入邑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有的。据说他看中这里的地理风水。可能会有人认为风水之说是无稽之谈,但如果你读读明史,了解明代海陆丰村落形成的情况,也可以听听类似“南京王(姓)爷孙俩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寻‘祖穴’到海丰高螺”的民间传说,那么,你就会对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有个大概的认识。尽管现代人对风水学看法不一致,但在中国古代确实很盛行。
明代风水学极为兴盛,吴家原为福建龙溪望族,先祖曾官居四品,家学渊源深厚,对此自然会有研究。与大多数筚路蓝缕搭寮而居的百姓不同,吴兴荣开基安书后很快就建起了祖祠壬侯堂,属典型的明代户厝包风格,居家拜祖两相宜。其规模现在已无可考,传说有四十八档 (支)木柱。
有人曾以古代地理风水学的理论加以对照,发现壬侯堂在选址、格局方面着实是颇费心机的。
吴兴荣先后娶有二房,前妻方氏生一男,母子留在漳州;入陆邑后再娶妻林氏,生伯通、伯钦二男。共开基三处,先到安书村,次建下厝乡,三建湖畔乡。吴兴荣如此大兴土木,都可见出他对“风水”的讲究。吴兴荣生于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卒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享年七十八岁,葬于陆丰西南镇羊牯状山猪笼,坐北向南。墓身为灰沙夯筑,三摆手结构。吴兴荣孺人林氏墓位于安书村旁的纱帽山上,该山又名凤地山,两处墓穴建筑均具明代建筑风格。
历史上壬侯堂“十八支左手钩镰刀”的传说,与清初迁入安书村的南明尚书林耀先密切相关。安书村清代叫尚书村。尚书村之名,据说源于南明尚书林耀先在此地所建起的“尚书楼”。新中国成立后,尚书村一度属大安镇管辖,改名安书村,并一直沿用至今。安书村由尚书楼(四角楼)、中村、下寨三个小村落组成。居住着吴、林、叶三姓,人口将近2000人。明代年间,吴姓最先来此开基,之后,来自福建的林姓和从吉康都叶高标叶姓家族至此定居;而后又有谢、李、陈、范、詹等姓相继迁入,遂成村落。出于防御的需要,村民依村形三面环筑寨墙,独留濒河东面,设西、北、南三寨门,成下寨村雏形。
下寨村面积不大,吴姓居寨南门,林姓住中村,叶姓处西北,东边河岸詹姓人户较为集中,其他各姓则分散居住。明末清初,曾在南明小朝廷中试“京举”受封“尚书”、人称举人爷的林耀先,认同安书村的地理风水,应同宗之邀,举家从异地迁入,在村最北端建起规模庞大的尚书楼。该楼因四周方正状若“暗宝”而被称为“四角楼”。
后来,举人爷之妹下嫁吴家,成为兴荣公的孙媳妇。举人爷之子效仿老父科考之路,中试举人,人称新举人,娶叶高标侄女为妻。就这样,林、吴、叶三家都有了姻亲关系。随着林耀先家族的崛起,除林、吴、叶三姓外,其他姓氏纷纷迁居他乡。这,便是清代安书村“政治生态图”。
吴姓族人素有尚武之风,旧时村里设有武馆,男子年满十六岁须学会吴家祖传“镰刀十八法”。在冷兵器时代,刀是主要武器,各朝代均有不同形制的刀。当年壬侯堂人所使用的钩镰刀,其结构由刀头、刀身、刀柄等部分组成。刀背中部有一突出侧钩,有刃,临阵作战是武器,耕种时可供钩割之用,装上刀柄可以当扁担,十分适合军屯点军民“平日荷锄,战时执戈”的特点。据介绍,吴家钩镰刀法用劈、砍、钩、割等,技法独特,出神入化,使用和演练时威风凛凛,气势雄伟。其柄因人而制,一般人直立,刀蹲靠着左脚掌侧,左手握住刀盘之下刀柄处,左臂向左侧伸直,刀盘的高度与左肩齐,被百姓形象地称为“倒(左)手钩镰”。
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海陆各姓族人筑寨成风以求自卫,面对凶悍之敌,各地村寨乡约互相联络,协议联防,声名显赫的林耀先被推举为海陆丰十八乡约总头人,他特地从壬侯堂挑选了十八位青壮年钩镰刀手,组成自己的贴身护卫班子。这十八位钩镰刀手个个威武英俊,相貌堂堂,人人刀法娴熟,武艺高强,又忠勇善战。
清代初年,朝廷颁发“迁界令”,引发碣石总兵苏成苏利反戈,义军在坎钟山设立大本营,竖起反清复明大旗,被老百姓称为老苏兵。大安是老苏兵的战略大后方。相传老苏兵深忌林耀先十八乡约总头人的身份,对其身边“十八倒手钩镰”的赫赫威名也早有耳闻,迫于形势,老苏兵对林耀先极力拉拢,又暗中防备。
一次,林耀先应老苏兵头目邀约,到螺河对面的大安墟饮酒,十八钩镰刀手,随身前往护卫。渡河时,一人轿前开道,一人轿背断后。轿左右各二人,每人一手执刀,另一支手将林耀先所乘座的大藤轿连人高高举起。另有十二钩镰刀手分列两侧,左右各六人,组成严密的过河护卫队伍。十八钩镰刀手不但人人武功高强,集体采用“企汆”(站立式游水)办法,护卫林耀先渡河往返,从容自如。
独特俗规铭痛史
民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贡品拜祭先人,春节、元宵、清明、中秋、冬至等大节,更是隆重。但壬侯堂人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却有不拜祖的习俗,至今依然。这一独特习俗源于族内的两次痛史。
当年,吴兴荣之兄兴政及三位侄儿,元宵夜为“三饶贼”所杀,元宵节成了兄侄的忌日,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吴兴荣立下规矩,以后吴家子孙改元宵节为农历三月初三拜祖宗。农历三月初三是古清明节。这天并非真正的清明节,是古代专门驱除晦气的“上巳”节,有些人会在这时候扫墓,兼具有踏青、祛邪的意思。古清明因为在农历里是固定的日期,所以又称“死清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清明节,在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因为在农历里是变动的日期,又称“活清明”。
至于壬侯堂人中秋不拜祖宗,与一场大火有关。
清朝年间,历经几代人的奋斗,吴家迎来了鼎盛时期。一年中秋节,众子孙云集壬侯堂,摆上猪羊鸡鸭等五牲祭品,虔诚叩拜。不料当天深夜,壬侯堂意外失火。时值秋风萧萧,火借风势,火光冲天,熊熊大火不但霎时将壬侯堂化为灰烬,而且波及周围吴家人居住的房屋,家什用具等一概被烧个精光,损失惨重。壬侯堂人八月中秋不拜祖宗之俗由此而来。
火烧壬侯堂成了吴家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几代人积攒起来的家什,转眼化为灰烬,许多子孙迫于生计再次迁居他处。近至陆丰、海丰、潮州、惠州、梅州等地,远到福建、江西等省。还有的远涉重洋,辗转到东南亚等国家谋生。因此今天在外的壬侯堂人,比安书村吴姓人口还要多上百倍。
清朝末年,吴姓子孙在原址上重修壬侯堂,由于财力所限,加上外有强豪横涉,祠堂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墙体用灰沙夯筑,栋柱石墩一概全无,就连摆放灵牌的神龛也没有安放,只用“土角”在原神龛处垒砌成小台摆上木板。尽管如此,壬侯堂仍保留有户厝围护格局。左右各5间,后面6间,共有16间房。
喜沐春风重放彩
日落日出,年复一年。螺河之畔的壬侯堂,默默注视着螺水悠悠,奔流入海日历翻至公元1978年。当深圳经济特区第一声开疆裂土的爆破声刚刚响起,壬侯堂的子孙就纷纷涌向那里。他们秉承祖训,刻苦耐劳,奉公守法,敢闯敢干,开拓创业,成了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1985年,掘到第一桶金的他们,集体返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百年壬侯堂旧貌换新颜。《汕尾文物志》对其建筑情况载曰:壬侯堂占地19803平方米,南北143.5米,东西138米,主祠建筑面积240.5平方米,其中,南北长18.5米,东西宽13米。
壬侯堂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每年的清明节,这里都上演盛大的民俗拜祭场面。人群里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新时代的海外移民和留学生,有澳洲的、美洲的、欧洲的……壬侯堂成了“小联合国”,他们不再有先辈当年背井离乡时的无奈和辛酸,因为他们生活在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新中国,续写了壬侯堂新时代的移民篇章,为吴姓族人的移民史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不管他们走得有多远多久,他们永远把根留在中国,留在家乡。壬侯堂是他们一根永远也剪不断的脐带。
壬侯堂后裔懂得感恩与回馈。如今在外经商的壬侯堂子孙有多富?知情者说:百万刚起步,千万不算富,上亿有得数。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创业不断,善举不断,常常捐资回馈社会,尤其关注家乡的建设,从市政府机关办公楼到镇卫生院建设;从本村小学教学楼到镇希望中学;从村道改造的“小儿科”到南安大桥和村防洪大堤的“大手笔” ……几十年来,一件件,一桩桩,数不胜数。更有壬侯堂子孙的名字荣登2007年广东省民政厅评选的广东百名慈善明星榜。今年,这位壬侯堂后裔的佼佼者,以他个人的名义成立了广东省个人慈善基金会。他们无愧家乡的养育,无愧壬侯堂子孙的名号。
2008年,壬侯堂后裔得知宗祠被列入汕尾市文物保护名单时,曾举杯欢庆,感到无限荣光,并酝酿成立“壬侯堂文物保护基金会”。壬侯堂的风貌将更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