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山:推进垃圾分类 不妨“有奖有罚” |
|
作者:吴仁山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9/2 ★★★ |
|
|
推进垃圾分类 不妨“有奖有罚”
□吴仁山
上海、深圳、厦门等地采取“分类回收、集券兑奖”方式,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获得日用品的奖励,并为其建立“绿色账户”或“环保档案”,在精神层面同样给予必要鼓励。此举无疑很接地气也很有人情味,有效提高了当地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成为市民自觉的行为习惯。
《无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9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锡城进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市民高度认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均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此前锡城有些小区曾试水垃圾分类,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
根据笔者观察,垃圾分类践行度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市民想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搞不清到底怎么分;有的小区由于垃圾桶分布不合理,引起少数居民闹情绪不买账;有的地方在垃圾转运时存在问题,市民分类投放的垃圾最后被混合在一起装进同一辆垃圾清运车,让市民觉得“前功尽弃”,不愿再配合,等等。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就如一些市民所言:垃圾分类只有麻烦难见好处。这就导致垃圾分类在有些市民中出现“我同意但是我不做”的尴尬境况。
为有效破解垃圾分类难题,这些年,国内不少城市大胆探索寻找良策。其中,比较切实可行也是效果较为理想的,便是上海、深圳、厦门等地采取的“分类回收、集券兑奖”方式,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获得日用品的奖励,并为其建立“绿色账户”或“环保档案”,在精神层面同样给予必要鼓励。此举无疑很接地气也很有人情味,有效提高了当地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成为市民自觉的行为习惯。
一般而言,在垃圾分类过程中,许多市民也许心里并不是真的在意能兑换多少物品,但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市民心里暖了,推行垃圾分类的工作就好做了。而对于不愿意配合做好这项工作的市民,这些城市的小区物业也有相应对策:及时上门亮“黄牌”进行专门劝告,对屡教不改者则在小区公告栏或电子屏幕上“点名”,并取消评选文明家庭、文明楼道的资格,让不愿意做好垃圾分类的市民感到压力。这种既有激励机制又有惩罚机制的做法,往往要比有罚无奖或者无罚无奖更有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下,“垃圾强制分类”在我市正式起步。对于这件好事,倘若开头开好了,以后有章可循就容易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要强调市民责任,强化市民主人翁意识,有罚有奖,市民当然会支持和做好这项工作,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作者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