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连州丰阳:湘粤古道上的吴氏古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4-8           ★★★★★

 
连州自古就是南粤通往中原的重要通衢,顺头岭秦汉古道和东陂古道呈V字形蜿蜒铺就在连州境内。 
站在东陂石板古街,沿着古道向湘南蓝山方向行进5、6公里,一个居住着3千多吴氏人口的古村落令人叹为观止。千年古榕的无言诉说、饱经风霜的古戏台、磨砺得铮亮铮亮的鹅卵石铺头街、抬梁式砖木结构的凉亭、沙场折戟遥远而凄迷的落寞、名闻遐迩的牛肉干……这就是今人写作“丰阳”,却念“凤阳”几百年不曾改变,承载着悲欢离合、离奇传说,甚至承载着一代国君希望的边陲古村。 
夕阳,从后唐的政权说起 
丰阳村后的几座大山形似一只展翅翩跹飞翔的凤凰,故当地人称为凤山。村旁有条庐水潺潺而过,它源自湖南蓝山与连州交界分水岭——南风坳,是连州母亲河小北江的三大支流源头之一。所以村里丰溪古庙嵌“庐水”、“凤山”入联: 
庐水绕前溪万古神恩同浩荡   凤山枕后尘千年庙貌竞崔巍 
据《连州市志》(2011年版):“丰阳在凤山之南,曾称凤阳。古有连州一景‘彩凤朝阳’。清咸丰年间,北方南迁民众为与安徽凤阳(朱元璋故里)不致混淆,以近音字‘丰’取代‘凤’而成今名,民间至今仍依‘凤’音称其名。”“丰阳村……为南唐(国君为李煜)征南大元帅吴敬元隐居地……” 
古村往往伴随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古代出将入相、文武并重的丰阳古村也不例外,且传得越发玄乎和神奇。据村里老人吴洪宪讲,村里最古老、气势最恢弘的要数西门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重修于清嘉庆二十五年,西门楼原先建筑为古驿道上的一座凉亭,供路人小憩,后来建造成门楼。高翘斗奇的飞檐,宽阔厚重的门扇,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凛然威势却不减当年。 
让人惊奇的是,西门楼也许一直都与始祖吴敬元的坎坷命运隐喻相连。一到艳阳高照的晴天,日落西山,金色的余晖会不偏不倚地照射进西门楼里,照亮整条主巷道,不知这是缘于宦海浮沉的风水之说,抑或由于门楼与夕阳的空间相接之巧?来往的游客步入其中,光亮的晕染与鹅卵石的点点鳞光,令人犹如进入了一条时空隧道。无论你驻足,还是漫步,都仿佛会听到那首哀婉动人的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当年,南唐后主李煜与“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的赵匡胤是文学、武功不同领域各擅胜场的两位帝王。赵匡胤,武功绝佳;李煜,才华横溢。面对赵匡胤的步步紧逼,李煜悄悄派遣一支军队向南进发,欲开拓一片“根据地”,为自己的将来弄一个立命安身之所。派谁呢?吴敬元武艺高强,且忠心耿耿。于是吴敬元临危受命,成了“南唐征南大元帅”,带着数千人马向南进发。

然而不到一年光景,南唐即被宋军所灭,失去了旧主的吴敬元无力回天,只能仰天长叹。看到丰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遂弃甲遁迹,归隐于此。巧的是北宋咸平三年,吴敬元的孙子吴世范却高中了北宋朝廷的进士,官至五品。也亏得宋真宗宅心仁厚,否则一查“档案”,吴世范,敌军将门之后,不戴上一顶“黑五类”的帽子算好了,还想做官?州雕栏玉砌,朱颜已改。或许,从吴敬元踏上征南的第一步开始,南唐政权就已经走进了夕阳。

鹅卵石,铺就湘粤古道 

沿着古道一路前行。令人费解的是,上千年的风雨冲刷,上千年的人踩马踏,古道依然完好如初。在村子里四处延伸的古道由鹅卵石呈八字形铺设,每一块石子似乎都由古匠们细心遴选,精心铺就,其用心程度不亚于完成一件艺术品。远远看去,雨中的湘粤古道,就像一串置放在崇山峻岭间的珍珠,闪着幽幽的光。那些石头,就像一个个字符,铺成了湘粤古道,铺就了那段辉煌的历史。
那确实是一段让丰阳人骄傲的历史! 
直到民国时期,丰阳仍是南来北往的商贸重地: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同行的吴共建,清远有名的雕塑家、画家,就出生于丰阳。他说,民国时期,他父亲因无钱娶妻,便在丰阳做起了买卖。从丰阳担盐到湖南出手,再从湖南挑回茶叶丝绸倒卖,几个月的“投机倒把”,竟然赚够了娶亲的费用。
几个月能赚足结婚用度,可见当时丰阳商贸是何等的繁荣。如今,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再。偶尔,会有一两个行人踢踏而过,或者有一两只狗在这里嬉戏打闹。一排排林立的商铺也早已人去楼空。
只剩一条古道,在寂静中蜿蜒。酒缸,倒扣东门楼 
伫立在丰阳东门楼前,假如你是过往的旅客,你一定会被门楼上两撇栩栩如生的“眉眼”所震撼。门楼似乎整装待发,全身散发着铮铮铁骨汉子武人的味道。 
猛然间,你还会被门楼顶那樽倒立的酒缸所困惑,门楼是村庄地标式的建筑,要么镶“鲤鱼跳龙门”,要么嵌“双龙戏珠”,要么筑“独占鳌头”……酒缸倒立在门楼顶?教人疑窦丛生。详询村中老人,方知颇有深意。
据说,吴氏始祖敬元以武治世,豪爽慷慨,天生善饮,且海量异常。酒缸倒扣门楼,彷如人的头脑,一则丰富了门楼“英雄与美酒”的想象力;二来含有吴氏后裔善喝酒的传统习俗。而几百年来,丰阳还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村上下,不论老少,要数东门楼几坊人能喝酒,且酒量大得惊人。在我们的印象中,英雄多半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牛气冲天,豪情万丈。酒缸倒扣,可以想见,吴氏先祖是何等的豪迈。
从史料上得知,丰阳吴氏族人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就达十余人。所以,丰阳有名的建筑,除丰溪古庙、吴氏祠堂外,还有丰阳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不高,却永远镌刻着丰阳的这些英雄,留名千古。
鲁伯公,横竿数鱼   除英雄外,丰阳还有不少能工巧匠,奇人异士。 
叫人啧啧称奇的“鲁伯公”就有一身“数”鱼的真本领。鲁伯公生长在清代,经营着一处池塘,养着数百尾大小不一的鱼儿。到底养有多少鱼儿呢?只有鲁伯公才能说出具体的数目。据村族代代相传,鲁伯公偶然会提着一根鱼竿,不是去钓鱼,而是将鱼竿插在池塘堤沿,横在水面上,口里念念有词,他养的鱼儿就如听话的宠物,井然有序地一条跟着一条越过鱼竿。半个钟头工夫,鲁伯公就像点数后院养有几只鸡鸭一样,准确地点清好了自己的池塘养有多少尾鱼儿。
丰阳古村深藏着鲁伯公这样一位民间奇人,声名一时间传遍了整个连州,甚至还传到了湘南桂东一带。相距不远的外村,有个中年人听到这样的奇人怪事,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偏偏不信邪,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鲁伯公的池塘,网走了一些鱼。回去后还没高兴几天,他就大病起不了床。探其原委,就在他偷走鱼的翌日,鲁伯公就拿那根神奇的鱼竿数起了池塘的鱼,发现少了鱼,并且知道是谁偷走了他的鱼。再说那位偷鱼之人,眼见病情愈发严重,心底暗自后悔不迭,他只好对家人道出了实情。家人一听,大惊失色,慌忙偷偷地将偷来的鱼放回到了鲁伯公的鱼塘里。数日后,他的大病不治而愈。
古时候,读书一词就是奢侈的代名词,只有大户人家的孩子才有机会入私塾,进学堂。而口口相传,成为文化向大众传播的最普遍的方式。就像《鲁伯公,横竿数鱼》之类的故事,老人们会把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融进故事里,吃罢晚饭,或于厅堂,或在门楼,娓娓道来,教育后人。
石鼓石钉,认祖归宗   丰阳古村吴氏敬元公后裔发展最大的要数迁徙到湖南蓝山的一支,近两万人之众。 
一千多年的变迁,99岁高龄的吴元华精神矍铄地描述,如果你说是这村子走出去的吴氏人,在外地或者回来认祖归宗,那么,你得说出故乡丰阳祠堂门口的石鼓雕刻有多少个圆形的石钉。假如你一口准确说出是360颗,则被视为本家,受到吴氏族人的热情款待。
崇文尚武,祖宗留下的励志传统 
村庄的四座门楼从侧面都能沿着石阶登上二楼,每座门楼里面都悬挂着一口锈迹斑斑的古钟,古钟具有报警和集结村民商议族中事宜的作用,镌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尽管古钟年代已久,但敲起来的声响却洪亮深远。吴氏宗祠和丰溪古庙是祭祖祀宗与族人操办红白喜事的场所,我们看到神龛里层层叠叠地供奉着先人的神位,而在东门楼二楼的神坛上,他们供奉着关羽和孔子的神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丰阳始祖敬元公为南唐大元帅,靠的是武功,他们的三世祖吴世范进士及第凭借文治出名。查《广东通志》“宋进士”记:“(北宋)咸平三年(1000),吴世范,连州人,累官太子中舍、殿中丞。”吴世范在参观了连州一大名胜廖仙岩之后,就非常有意思地将凡尘俗世的深思与朝拜神仙戏谑了一番
治民因得道,浮世学应难。 自是神仙骨,非干龙虎丹。松篁排洞罅,楼阁倚云端。 此日朝真去,惭为五品官。 
好一句“此日朝真去,惭为五品官。”能不能做神仙,不是靠吃几粒丹药就行的,如果我像你一样,不管众生的疾苦,只顾自己快活成仙,那就愧对我头上这顶五品的“乌纱帽”了。情为民系,权为民谋。那些吃拿卡要、“庸懒散软”的官员们读到这首诗,怕是要脸红了。
千百年来,崇文尚武、文武兼修成为了丰阳古村吴氏家族明心励志的座右铭,于是,将至圣先师孔子和神武圣君关羽一起祭拜,鞭策后人自小志高存远,为吴氏争光耀祖。 
“铜钱符”,成国际摄影年展LOGO 
站在古村南门楼前的地坪上,欣赏着门楣石匾“南极生辉”四个大字的潇洒自如。此刻的你,如果加以留意,脚底便是光滑的鹅卵石铺成的精致的花纹图案,其中央是个显眼别致的“铜钱”符号,“铜钱”符号两侧镶嵌了一道弯弯的柳眉。
“铜钱”与“柳眉”,寓意期盼天地方圆之财(才)气。如此天地之灵气聚集古村,怪不得古村千百年来人才辈出。丰阳古村这一经典标志的“铜钱”符,如今还是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标志呢!小小图标,竟然在高端水平的摄影年展里,在莅临的国内外友人大师眼里大秀了一把。
牛肉干,烤香的“名片” 
转过南门,空中便弥漫着烤牛肉的香味。“丰阳牛肉干是连州的美食一绝。”镇干部告诉我们。绝在何处呢?选料要健康草牛的脊梁肉和肘子肉。据说当地宰牛的师傅都是眼光独到之人:只需一眼,就可看出待宰之牛是否放养,是否食草。而燃料则一定要用干透的杂木,烧起微火慢慢熏烤,烤出的肉干黄而不焦,香味四溢,口齿留香。
据说,当年吴敬元带兵打仗,行踪飘忽,饮食不定,有时刚准备埋锅做饭,却又因军情紧急,没吃上饭又拔队而起。士兵们常常饿着肚子打仗,其战斗力可想而知。怎么办?吴敬元想到了烤牛肉,这东西带在身上,可随时充饥,既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又不影响行军。后来烤牛肉的绝技就流传下来,吴敬元可能也没想到,当初的权宜之计,竟无意中造福了子孙。
这张烤香的“名片”早已“牛”起来,美名远播。一些珠三角地区的游客为了吃到正宗的丰阳牛肉干和牛杂,来连州旅游,尽管住在古城,却想方设法托人安排好第二天一日游丰阳古村的“吃行”计划。美国一个游客吃过丰阳牛肉干后,伸出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赞道:“好吃好吃,比美国牛肉好吃!”此话应是不假,要不怎么说中国是一个舌尖上的国度呢?
祁剧团,不请自到 
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是丰阳古村的祖诞日。为了纪念先祖吴敬元,来自丰阳、大富头和湖南蓝山的吴氏后裔都相约一起举办纪念活动。他们先在丰溪古庙燃放土花炮,然后鞭炮开路,醒狮舞动,扮演新郎新娘的迎亲队伍、法海与白蛇青蛇的传说人物、双龙飞舞等紧随其后,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过街,来到河边,小孩少年戏水祈福,村民则鸣放八响土花炮祝福丰阳祥瑞年年。祖
下午和晚上就在千年古榕旁边的古戏台唱湖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祁剧。那是丰阳人特地从湖南蓝山县请来的祁剧团,年年不可缺少的“视觉盛宴”,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据说清初有一年,由于“吴三桂反清”动乱,丰阳族老考虑国家正民不聊生,其家族又为吴姓,为避外人是非,遭来事端,决定那年不再请祁剧团过来表演了。谁知那年,剧团不请自来,详问之下,他们说,早前已经有位高大魁梧的吴姓男子交了订金,还撂下话,尽管烽烟四起,但为了全村族人高兴,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赴此一举。最后不得已,只好收下订金,冒着战乱的危险赶来庆贺吴氏先祖诞日。
消息一出,丰阳全村上下都疑惑不解,相互询问,但怎么也弄不清楚究竟是谁去湖南蓝山祁剧团付过订金。几百年来,一出冠以神秘色彩“不请自来的祁剧表演”,就这样,带着丰阳古村主人尊贵无比的力量和荣光,在后人的口中流传。部
石狮,凭音辨雌雄 
早年,曾经传得沸沸扬扬的是吴氏宗祠门前的那对石狮,说敲击石狮任何部位,都能根据声音来辨别狮子的雌雄,古人的独具匠心无可比拟。慕名蜂拥而至游玩的客人和采访的媒体,起初都以为是丰阳人在作秀。不料,游人多了,媒体报道广泛了,却引来了盗窃贼。“2005年4月,丰溪古庙前的一对廊柱下的青石‘狻猊’雕座被盗,时隔近两年后的2007年3月,吴氏宗祠门前那对神奇的能辨雌雄的石狮,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两件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文物就这样被偷了,真是可恶又可惜!”丰阳村委会书记兼连州古村落协会会长吴歧青神情黯然地叙述。
我们从东门到西门,从南门转北门,所过之处,文物随处可见。在一小巷,就有一块用水泥扣在路面的功德碑,三尺见方。碑文乃蝇头小楷书就,书法隽秀端庄,风格高古,功力非同一般。但此碑却铺在路面,人踩马踏。于是建议村支书将其妥善保护,村支书苦笑着说,让水泥将其扣在路上,或许是目前最好的保护了……
文物被盗、被毁的情况,在一些古村落屡见不鲜。 
古村落需要保护,古建筑需要修缮,古文化需要挖掘。这些都须做好长远的规划,而且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如果仅凭一村之力,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


连州市吴氏古村历史与来源—丰阳、朱岗、夏炉。

丰阳镇丰阳村吴氏开基祖吴敬元为南唐巡抚总兵,奉旨剿抚湟川蔡丘之乱,事毕适逢南唐灭亡,遂举家隐居于山清水秀的连州上炉,并改上炉为凤阳(即今丰阳); 
安徽凤阳因朱元璋的关系早已名满天下,殊不知,清远连州一个名叫“丰阳”的古村和朱元璋也有些渊源。据说“丰阳”原称“凤阳”,为了避明太祖故里的忌讳才易其名。这里流传着一个哀婉凄迷的故事:当年南唐后主李煜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步步紧逼下,遣其部下吴敬元向南进发,开拓一块净土为根据地,以为退路。然而不到一年光景,南唐小王朝即被宋军所灭。失去了国家的吴敬元只好望天长叹,遂弃甲隐居于此。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隐居于此的吴敬元的孙子吴世范却高中了北宋朝廷的进士,官至太子中丞,河南御史,朝散大夫。吴氏在这里生根发芽,成当地一大村庄,明清时期成为了广东通往湘南、桂东的繁华商道。吴氏祖诞日已成当地最大的节庆活动。是日十时许,随着丰溪古庙的土花炮燃响,祖诞活动开始:先是鞭炮开路,两小孩举一“继承历史文化,发扬和谐新风”牌匾领前,中间是醒狮舞动,游龙疾走,数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穿村走街,进巷入庙,最后来到河边,鸣8响土花炮,礼毕。下午和晚上才是祖诞活动的重头戏:唱祁剧。祁剧将从中午唱至深夜,为村中老人最中意的节目。  
    行走于丰阳古村间,靠近那屹立数百年的门楼庙堂,历史沧桑隔空而来,南唐元帅昔日沙场折戟的落寞仿佛清晰可感。一座座气派辉煌的建筑是这位征南元帅、御史大夫赫赫声名的写照,纵然归隐,到底雄心不已。  
“说起丰阳,可以将它概括为一幢家庙、两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老吴介绍道。紧跟着他的步伐,我们首先来到气势恢宏的东门楼前面。 
顾名思义,东门楼面朝正东。门楼前用青石砖条砌成一个高约1.5米的半环形台阶,拾级而上,是一块用鹅卵石铺制而成的地坪。光滑的鹅卵石拼起的精致花纹以门楼的大门为圆心,像涟漪一样一圈圈向外铺开,其正中有一个古铜钱的图案,“这叫‘钱字符’,每座门楼前的地坪上都有这个图案。”老吴介绍说。看着那被踩磨得铮亮铮亮的“钱字符”,它仿佛一种隐喻,提醒着后人这座村落的主人显赫的地位,然而再显赫也已是故臣遗老,所以只能这般委婉,未敢张扬。 

从门楼侧面沿着石砌的台阶步上二楼,便来到了神坛的所在。“这是关公。”顺着老吴手指的方向看去,神坛靠左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威风凛凛的神像,长髯蚕眉,正是关帝。“原本这里还有一座孔子的神像,可惜后来被盗了。”孔子、关公共享一个神坛,这大概是丰阳人的独创吧?细究之下,老吴娓娓道来:“丰阳村始祖吴敬元是征南元帅,靠的是武功,到了三世祖吴世范,他高中北宋进士,官至太子中丞,河南御史,朝散大夫,凭的又是文治。所以后人就将文武二圣一起供奉了。”丰阳将至圣先师孔老二和神武圣君关二爷这“二圣”的神位摆在一起,既表达了对先祖赫赫功名的追念,更寄托了对吴氏子孙崇文尚武、文武双修的美好希望。  
但有门楼不设围墙敞开胸怀笑纳天下从东门楼出来,一条东西走向的鹅卵石路在脚下曲折延展。“这是村里的主巷道,它连着三条分巷,有如长藤结瓜一般把村在这条长一公里多的鹅卵石街道上,距离均匀地建有三座小门楼,由南到北分别是“仁义门”、“中兴门”和“广济门”。每一座小门楼前都安放一座青石凿成的像石匣子一样的土地神位。中心门楼的土地神位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从小门楼里进去,是一条幽深的村巷,巷子的两旁是一户户民居。一个小门楼里居住的为一坊人,一坊人的房子中间又簇拥着一间高大宏伟的建筑,便是这坊人的祖先祠堂。 

走在这条宽阔的巷道上,笔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特点,原来丰阳村有门楼而无围墙,通衢大道穿村而过,主巷道连着四座门楼,纵横通达。笔者不禁暗生佩服,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丰阳人竟有这般门不设户的勇气和气魄?这,会不会就是征南元帅遗留给后辈子孙的英雄胆气?又或是御史大夫后代终于放下曾经的家国之痛,敞开胸怀,笑纳天下客人的一种表现? 细读宗祠对联壁画抚今追昔浮想联翩 


除了主巷道上各坊的祖先祠堂,丰阳还有三座祠堂,吴氏宗祠是众祠,称“大祠堂”。

远远就见宗祠门顶上挂着一块大匾额,上书“吴氏宗祠”几个金漆大字。大门两旁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敬祖崇宗传万代,下联是:元兴枝盛接千秋。细细读来,发现这竟是一副嵌字联,联首嵌着丰阳吴氏的始祖吴“敬元”的名字。再往上看,发现大门上靠近屋顶的地方画有几幅壁画,内容有文王访贤、燕山教子等。 

也许仅仅是出于一种偶然,但这些粉落漆尽的壁画和嵌有“元敬”二字的对联却让笔者不禁浮想联翩。吴敬元是不是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期望着有朝一日“文王”到访,邀他再战江湖?面对风雨飘摇、山河不再的南唐,无可奈何的他又似乎惟有寄望后代子孙,希望他们一个个像燕山五子那般“名俱扬”,光耀其吴氏门楣?这是一朝遗臣多么深沉又无奈的心愿,正所谓“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步出宗祠,在前面空地一棵千年古榕下回望,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将整个古村走完,千年的光阴不过凝结成两个小时就已走完的一段路程。石路兀自无声,行走于上的人却仿佛听到时光隧道空谷般的回响,依旧能感觉到它的主人当时尊贵无比的力量与荣光。而今日的丰阳,也渐渐走出最初隐姓埋名的无奈,作为南唐元帅吴敬元隐居地,它正焕发着历史的传奇色彩…… 

丰阳镇朱岗村吴氏始祖念四公,生于后唐明宗天城二年(927年),宋初因任连州教谕而安家于连,后裔移居朱岗。 

朱岗村位于连州镇西北方30多公里处,最近已修通水泥路与107国道相连,交通大为改善。当人们驱车从公路拐进小镇的入口时,一眼就会望见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穿过小镇,麻石条砌就的堤坝护卫着一处铺满鹅卵石的小广场,穿过正对广场后的一座青砖黑瓦、飞檐翘角的门楼,就是古老的朱岗村了。古树下,几个古稀老人闲坐在河堤边,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河面上,几只白水鸭在浮水觅食,好一派小桥流水世外桃源的江南风光。  

据悉,朱岗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这里的100多户人家绝大部分为吴姓的后裔,张贴在村口古老门楼墙上的一张祭祖先告示上,清楚地记载着朱岗村的发源:朱岗始祖念四公为吴氏源流世系70世祖,祖居江西南丰东坑坪,后迁福建朱丝巷,宋初高中探花,曾任广西某府教授,后因护国有功,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其后人迁居连州已有上千年历史……  

丰阳镇夏炉村的吴氏入迁最早,来自湖南临武,至唐光化三年(900年),该族出了一位颇有民望的进士吴霭,被后梁武帝朱全忠赐封为“古道君子”,族人遂以其为夏炉始祖; 夏炉村是连州通往湘桂走廊古道中的古村之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少有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少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景观至今仍存在许多难解之谜

夏炉,四面环山,唯有一溪穿流其间。溪曰“清溪”。 
溪旁有寺。寺曰:“清溪寺”。寺旁有戏台,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四面环山的夏炉本应酷热难当,但人入夏炉却是清风徐来,如沐春风。问当地人何能如此,皆不能道其所以然。只是指着村中门楼与三座高耸入云的建筑物说:你们仔细看看就会明白了。 
夏炉门楼,始建于五代,重修于明清。青砖对缝,画檐清晰。最难得的是那副对联与横批。对联以青石镌刻,上联:夏云生秀气;下联:炉火耀祥光;横批:水天一色。三座高耸入云的建筑是明清时代建的雕楼(也称为戍楼)。戍楼高约九米,上面箭垛枪眼林立,于村中平顶瓦屋真可谓是鹤立鸡群。老者说,夏炉有如一只倒置的炼铁熔炉,三座雕楼有如炉鼎之足。原来夏炉也称铁炉。由于四周高山,密不透风,一年四季闷如盛夏,才称之为“夏炉”。后经风水高人指点,夏炉有鼎缺足,有风而无筒,于是建三戍楼以为足,筑水渠而为筒,从此夏炉便四季如春了。 
今观夏炉,鼎存足在风筒依然,然而风箱在何处呢?村人众说不一,真谜也…… 
杀人坪荒冢无觅处离夏炉村一箭之遥,还有一处荒凉的草坪,当地人称之为“杀人坪”。据说在唐朝末年有一队官兵至此,看到夏炉有一片红云如彤,知有异人出于此。为及早防范,官兵将夏炉全村人执获于至荒草坪。官兵先杀百余人,然后发话:村中如果不交出异人,全村老少千余人将尽为刀下鬼。良久,官兵正欲挥刀,忽有一人叱声而出:我即异人,愿以我血救村中无辜。 
官兵察看,自言为异人者,不过一少年尔。开始不信,少年即昂首西望,口占一联:“烟随红霞断,化作白云飞”,少年更捋袖露臂,只见臂上鳞甲丛生。官兵见此皆下马,拥异人入城中,夏炉民众幸免于祸。 
救村民于危难者名叫吴霭。后来村民皆尊之为始祖。据说吴霭百年之后嘱族人葬于杀人坪。我们去杀人坪踏草找寻。只见杀人坪里芳草萋萋,并不见荒冢,吴霭之墓究竟在不在杀人坪,又成夏炉一谜。 
古道君子竟是谁夏炉一村皆姓吴,而夏炉始祖却并非吴霭。按夏炉族谱载:夏炉始祖实为吴千二公。吴千二于唐德宗时以孝廉而任潮州刺史,解任之后遨游岭南山水,因过湟川而慕其民风淳朴,山水佳秀,再加上与当时连州牧赵承嗣相交甚厚,于是卜居夏炉建村立寨。 
数代之后才有吴霭。据说吴霭出生前其母浣于清溪,触水遇鱼而孕。待吴霭出生时手臂上带有鱼鳞,众人都以其为异人。吴霭长成后果然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登进士第。然而好景不长,吴霭进士第二个年头即逢黄巢起义。吴霭也被起义军俘获,本应当死。好在黄巢部将朱温,也就是后来成为梁朝皇帝的朱全忠,他十分欣赏吴霭的文才,即收吴霭为幕僚,还加官至大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当时吴霭见全国混乱,梁王朝也岌岌可危,便辞官归故里。已为梁朝皇帝的朱全忠为表彰吴霭的功绩,赐夏炉村为“衣锦里”,有衣锦还乡之意。赐吴霭为“古道君子”。 
查连州史,连州历史上曾有19年是没有中央统治,也没有诸侯号令的自治之处。 
据县志载,公元889年,有一支打着黄巢旗号的兵马在一个叫作鲁景仁将军的统帅之下,攻克连州,自治了19年。后来楚王马希范率军破连州,鲁景仁自刎身亡,连州才归楚一统。 
鲁景仁统治的19年中,吴霭早已归隐于夏炉,在这期间吴霭有没有帮助过鲁景仁?“古道君子”之赐是不是黄巢原部下梁王朱全忠对吴霭的暗示? 
“古道君子”是谁已无从考证,但吴霭的“吟火烧云”句:烟随红焰断,化作白云飞。已收入了《五代词话》却是不争的事实。 
“毕其一生有何求,凭一佳句传千古”。信矣!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