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吴三桂的墓葬到底埋在哪里?
作者:吴厚保    文章来源:吴氏Q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4-22           ★★★★★
    吴三桂是明代宁远卫(今兴城)西南中后所(今葫芦岛市绥中镇)人。他是明朝的一位总兵,镇守宁远近五年。崇祯十七年(1644)他引清军入关,打垮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他多次立下大功,被封为亲王;他反对康熙皇帝的削藩政策,起兵反清,自立朝廷而称帝。康熙皇帝平息了吴三桂掀起的长达八年的军事、政治动乱,清朝统治者把他称为“逆贼”、“逆臣”。所以,清军进入昆明城后,就大肆搜查他的陵墓或灵柩,准备将其暴尸、戮尸。但是,吴三桂的墓葬到底埋在哪里?当时,有的说埋在昆明安福园石桥下;有的说埋在贵州省岑巩县天安寺古塔地宫;有的说埋在中缅边界;有的说后来其家人将其尸骨秘密带回故乡,埋在辽东宁远……其说不一。看来,这是一个不容易解开的谜。
  有的书中记载,当清军逼近昆明时,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和他的岳父郭壮图,非常秘密地把吴三桂的尸骨改葬他处,防止清军掘坟。清军追问吴三桂的近人,他们说不清楚。清军根据一些被逼无奈之人的指引,挖掘了几处墓葬,经认定,都不是吴三桂的墓葬。有一天,清军挖了十三座墓,可谁也分辨不清真假,最后将尸骨都付之一炬。在清军的一再逼问下,吴三桂的一个侄子说,在昆明安福园石桥下有吴三桂的骨灰匣。清军在安福园石桥下果然找到了,他们将骨灰匣连同吴世璠的首级一并送到京师。朝廷决定:“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吴世璠的首级交与刑部悬挂示众。”
  清廷所得到的尸骨真是吴三桂的骸骨吗?据专家分析,认为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吴世璠和他的岳父郭壮图,已经非常秘密地把吴三桂的尸骨改葬他处,然后再造几处假墓和骨灰匣,这是有后顾之忧的吴氏很容易做到的。就是在吴三桂的故乡和他镇守过的地方——宁远,也有两处墓葬,被称为吴王坟。
  民国版《兴城县志》记载:“吴氏先茔:在城东北五里窟窿山西北隅,仅存石门一座,有‘骠骑将军吴公先茔’八字横额,余俱湮没,不堪辨识,俗呼吴王坟。又据土人云:鲍官岭下之姚家湾地方,俗称老龙头,亦系吴王坟。父老传闻,因吴三桂在云南犯顺,坟被清室所掘,说亦近理。”
  窟窿山西北隅的吴王坟,倚山面海。调查发现,至今还有六七块儿石头的雕件横卧在墓穴之南,这很像是石门的基座。坟墓早已被挖走,仅有一个土坑,约20平方米,深1米多。从地面往下的地层中可以看到有许多碎砖、白灰渣。附近的老人讲,这是吴三桂的坟墓,过去有石门,横额上刻‘骠骑将军吴公先茔’八字,被人破坏了,找不到了了。
  姚家湾属东辛庄镇,在鲍官岭(今称报花岭)之南,位于六股河拐弯处的北岸的高地上,其西北约4公里是绥中县城。在姚家湾地方,吴王坟遗迹难以寻找。但是,这里有三个地名很值得考究,有前石碑沟、腰石碑沟、后石碑沟,也许有的石碑曾经是记载吴三桂的。由于这里风水好,过去曾有两座古庙——兴龙(隆)寺和后兴隆寺。姚家湾村北约5公里的大寨乡有一个吴家屯,过去(明末清初),居民几乎都是姓吴的,老人们讲,他们是吴三桂的后代。
  2004年春,在云台寺村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在围屏乡英茂山北麓发现了已经被破坏的吴应玮的墓葬,仅存一方墓碑。墓地西南距吴家屯约8公里;距绥中县城约12公里。墓碑上刻着吴应玮为奉政大夫,是个五品文官,葬于康熙(初)年。初步推断,他应是吴三桂的侄子,吴三凤的儿子,与其父居住在中右所。这座墓葬的发现,也许对今后寻找吴三桂墓有所帮助。调查中,听老年人讲,英茂山南麓可能有吴氏的祖坟。
  在兴城刘台子乡沿海的一座突兀的山峰顶部,有一座古刹,叫娘娘庙,附近有许多关于吴三桂修庙的传说。据民国版《兴城县志》记载:“娘娘庙古碑:在城西南六十里,俗呼娘娘顶,清平西王吴三桂于顺治庚寅年重修时建。”顺治庚寅年是顺治七年,即公元1650年。据史料记载,顺治七年吴三桂驻守汉中,平定陕西、山西的反清武装,按理说他无暇修庙。不过,当年他要求回京汇报工作,顺便观察朝廷对他的态度。顺治八年(1651)八月,经皇帝允许,他到了北京,出乎意料地受到顺治皇帝的封赏,他获得了更大的权利。也许,他为了感谢神灵,感谢家乡的土地,特出资重修庙宇。他自己没有时间,委托其兄长及乡亲代办。这说明吴三桂眷恋故乡,死后将其尸骨葬在故乡符合常理,更何况在云南,已经没有吴氏的立锥之地了。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