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三月初三,相传是泰伯的逝世纪念日。这一天,四乡八镇的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泰伯庙、泰伯墓,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人们看到,在梅村泰伯庙前的牌坊上,镌有"至德名邦"四个大字;泰伯庙的正殿,叫"至德殿"。至德,是对泰伯的称颂语。
无锡的文明史,是从泰伯开始而彪炳于世的。泰伯虽然不像秦皇汉武那样创下轰轰烈烈的功业,甚至还不如春秋五霸那样烜赫一时,但是他的道德品格,却很少有人能及。有关泰伯的事迹,至今还众说纷纭。笔者不避浅薄,就个人所知及研究所得,向大家作一些介绍。
泰伯让王
泰伯,亦作太伯,姬姓,周太王长子,出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后期。泰伯是名号,其真名己难考。"太"、"泰"有敬称创始人之义;"伯"是伯爵,因周武王封吴为伯;一说"伯"为长兄之义。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太王古公亶父有子三人,长曰太伯,次曰仲雍,次曰季历。周太王认为季历最贤,而且更主要的是季历生有一个孩子昌,被认为有"圣瑞"。古公亶父公开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思是说:我们这些人中应当有振兴周国之人,大概就是昌吧。太王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昌接班。他还把三子的名字改为"历"原本不叫历,历与"适"通,"适"又通"嫡",嫡就是继位者。太王要传位于三子季历,然后再传于昌。
当时周国已有立嫡立长的传统。无缘无故地废长而立幼,在制度上说不过去。这成了周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难解的结,也使大王颇感棘手。
泰伯、仲雍知道父王的心思后,决定让掉王位,以遂父亲之愿。他们在古公亶父生病的时候,以到衡山古地名,待考采药为名,带着部属,离开周国,直奔荆蛮之地,即今无锡梅村一带。他们入乡随俗,文身断发,即在身上刺上蛇、龙一类的图纹,把长发剪短北方人将长发束于头顶,扎成椎髻像棒椎似的发髻。殷商武乙二十一年,古公卒。据《吴越春秋》、《论衡》、《韩诗外传集释》等书记载,太王卒后,泰伯、仲雍曾回去奔丧,季历要让泰伯继位,但泰伯一再辞让,最后以自己是"刑余之人"文身断发为理由固辞,即声明自己已是异族之人,不便当部族之主。于是季历继位。季历在位有所建树,扩张了周的势力,后因遭商王太丁妒忌而被杀害。季历卒后由其子昌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周文王果然是位贤君,他任用贤才,治国有方,使周国在诸侯中威望大增,为他的儿子武王灭掉殷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伯让王,成为古代政治史上有名的事件。对此最为权威的评价是孔子的话:"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这句话的意思是:泰伯,可以称得上是道德最为高尚的人了。他坚决以天下相让,人民简直无法来称颂他。所以后世就称泰伯让王为"泰伯三让"。
孔子具有很强的中原正统观念,他十分鄙视蛮夷之邦,他在《春秋》中很少提及吴国这样的蛮夷国家,但他还是由衷地赞叹泰伯,可见泰伯在历史上的地位之高。无独有偶,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太伯传记列为"世家"的第一。
但是,后来许多人对泰伯让王之事表示怀疑,不相信有人会将王位拱手相让,正如唐朝陆龟蒙在《泰伯庙》诗中所说:"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现代一些研究者也多从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认为泰伯的政治观点与古公亶父不合,他的出走是被迫逃亡,这也是否定了让王之说。
事实上,泰伯的出走,的确是让。因泰伯当时并没有去争夺王位,古公亶父也没有迫害泰伯,季历更没有与长兄争夺王位的想法。有关这些的历史记载,都是非常明确的,没有必要凭空去挖掘无根据的"内幕"。他的出走、文身断发、礼让季历等,都是"让"的具体行为。退一步说,泰伯如果要争,太王生病时正是好机会,为什么反而要走﹖古公即使一定要让季历继位,也会妥善安排泰伯、仲雍,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出走。泰伯的主动离开周国,是出于对父亲的孝心及对弟弟的爱护,更主要的是他可能看到了昌的聪慧过人之处。他的辞让王位,并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为周国长远利益着想的明智之举。另外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即泰伯没有生育,是"绝嗣之人",这在继位上也是一个绝对的缺陷。古往今来的人之所以不信让王之说,是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都为争夺权位而斗得你死我活,哪里会肯相让﹖但是,普遍性中也有特殊性,像泰伯这样极个别的例子还是存在的。正因为罕见,才称为"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