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寻访吴组缃故居
作者:茂林吴家    文章来源:茂林吴家的BLO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8         ★★★

□茂林吴家 

吴组缃(19081994),字仲华,著名现代作家、教育家、红学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吴组缃的故居在安徽泾县茂林七房大夫第里。

 

    初春三月的一个清晨,我来到这里寻访。据七房大夫第的一位年长者介绍,吴组缃故居房子紧傍七房大夫第后面,主体建筑早已在文化大革命拆除,现仅存房屋四壁,拆除时在阁楼上还翻到组缃先生在学校写的情书,看来早恋也是学习的动力,可惜这些书籍纸片毁于文革期间。组缃先生的祖宅即“七房”大夫第,高高的门楼显示着昔日的富贵,吴组缃童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并逐渐成长。

吴组缃先生是茂林吴姓“前分”人,“绿野堂”主人吴豹文是乾隆间岁贡生,云南大理府通判,告老回茂林后修建“绿野堂”。吴豹文生有八子,分为八房。吴豹文第七个儿子吴聘九(17801844),岁贡生,曾在山西吉州任过从五品的知州官,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市长,吴聘九即组缃曾祖父。算起来吴组缃先生是系“绿野堂”七房后裔。

吴组缃先生的祖父吴季萃、字耕伊,在南陵县青弋江一家油坊做“管事”;父亲吴庆余,字吉孚(18861928),禀生,弃举子业去武汉卖字为生。后为袁世凯文案,愤于袁复僻帝制,毅然去职返里。1918年倡办“育英小学”,开茂林办新学之先声。吴组缃幼年读的是私塾,少时天资过人。1921年起离开茂林,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      1935年中断学习,应聘担任了冯玉祥的家庭教师及秘书。1938年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协会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46年至1947年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任《红楼梦》研究会会长。

吴组缃先生创作,崛起于三十年代之初,《一千八百担》最有名。《一千八百担》是一篇纪实性很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故乡。“宋氏大宗祠”实即是吴氏大宗祠,宋氏义庄就是吴氏义庄,因为茂林旧称宋家坦。小说中谓鑫樵老念道“延陵望族传江左,荆里名家住水西”就是茂林吴氏大宗祠的楹联,只是“住水西”应为“著水西”。吴组缃先生晚年,有弟子问他,为何不专搞创作,而去教书。吴氏答:写小说不能养家。可见吴组缃先生一典型书生的率真。吴组缃先生最后一次回故居探亲是19886月初。

茂林政府为纪念吴组缃功绩,把七房大夫第修缮一新,列为县文保单位挂牌保护。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