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吴猛,字世云。豫章分宁(今南昌)人,祖籍濮阳 (今河南濮阳县)。道士,是净明道信仰体系里十二真君之一,历史上以孝道(恣蚊饱血)著称,二十四孝之一。性至孝。四十岁时,得至人丁义神方。继师南海太守鲍靓,复得秘法。吴黄龙(230)中,得白云符,遂以道术大行于吴晋之间。晋武帝时,以所得秘法尽传许逊。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解化于宅。宅号“紫云府”。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封为真人。
唐朝吴媛 唐中宗四年(公元649年)七月十五日诞生于江苏浮海白鹤村吴家庄名医世家。其父名曰吴竞,学识渊博,医术高超,为人忠厚善良。母亲贤良淑德,知书达理。家有兄弟五人。大哥发(不幸早夭)。二哥兴,即后来的义勇普济侯吴兴。三哥良,五弟瑞、六弟斌。公元669年,拜别父母兄长,背井离乡逃婚而去。一路向福建而去,沿途拜师学艺,修习术法。流浪行医,悬壶济世。并于公元670年入闽。公元672年,仙游县兴泰里90多里范围内发生瘟疫,吴媛研制出的药草,瘟疫逐渐得到控制。公元679年,距吴媛离家已有十多年了。吴媛的二哥吴兴系着全家人深厚的牵挂入闽寻觅胞妹。后吴兴于公元689年——即唐则天永昌六年,举家迁入莆田并定居华岩山下(洋西)。时人称水中有蛟龙作怪。吴兴诛杀孽龙后葬身古峰深潭时,享年64岁。吴媛含悲秉承胞兄遗志,唐玄宗年间(712--756年),莆田四方百姓在古峰山建吴公祠奉祀吴兴。建中年间(780-到738年),改祠为苗,称吴公庙。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兴化郡守詹丕远有感吴媛兄妹的事迹深孚众望,祈求灵应,便以其治水公德奏起朝廷,徽宗帝赐额“孚应庙”。高宗帝赦封吴兴为义勇候。理宗淳佑五年(1245年),朝廷下旨,加封吴兴为“义勇普济侯”,妣叶氏封为“昭惠夫人”,吴媛封为“吴圣天妃”。
宋代吴夲(tāo),字华基,别号云衷。生于979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福建同安白礁乡(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白礁村)人。曾任宋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著有《吴夲本草》一书。现在大陆和台湾有数百处供奉吴夲的保生大帝祠堂,保生大帝为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
清代吴凤,字元辉,生于1699年,逝于1769年,漳州平和县壶嗣乌石人。吴凤为革除台湾阿里山人“出草”的恶习,敦促汉族与高山族同胞世代友好而英勇献身。在死前早已布置机关、假人,使原住民以为吴凤鬼魂作祟,最後尊吴凤为神,不再杀汉人。他被台湾人尊为“阿里山忠王”,“阿里山神”。
周代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于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北宋时期(1088年),丹阳大旱,润州刺史杨杰来九里季子庙求雨,三日后果降大雨。杨杰奏请皇上敕封,宋哲宗遂封吴季子为嘉贤大帝,并敕建嘉贤庙,钦定每年春秋祭祀。在以道教为国教的宋朝,嘉贤大帝被纳入道教神祗。
+++++++++
以下介绍国家领导人与佛教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