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从堪舆相地看古民居
作者:w888487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8           

从堪舆相地看古民居

   

(一)  

  龙脉是风水宝地,虽然这样定论没有科学依据,但也不无一定道理。龙脉又是一风水宝地,堪舆家相地、何以名叫风水?云:看地首在龙,龙即山脉之气,气之导水,气之止限以水,葬者乘生气也,无风则气聚,有风则气散。因此,阴宅地理首重得水藏风,故称风水。龙是山脉,山脉又何以龙名?《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中载龙者何?山之脉地……土乃龙之肉,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因其迹象仿佛也,盖真龙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山脉亦然忽起忽伏,忽高忽低,远则迤延千里,近则迤延数里,地师寻龙先寻祖与宗,计分太祖太宗、少祖少宗,以至父母(皆指龙脉而言)去穴近者,所闻祸福迹近,去穴远者,所闻祸福迹远,故而论祖只自少祖始,舍弃其远祖,凡龙气长则祖泽亦长,龙气短则福泽亦短。在高山这龙当看起伏,若在平地则看收敛,至于一望平泽,见有流水不过处,则是龙脊,亦必有高平之阜为祖宗,此为龙法之要点。由此,有史以来,世人都十分看重风水,在中国如此,世界有许多国家也如此。如中国古代村落选址强调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认为村落所倚之山应来脉悠远,起伏蜿蜒,成为一村“生气”的来源。又如中国古代住宅选址总是以“背山背水”为最佳,认为,左有流水为青龙,右有长道为白虎,前有污地为朱雀,后有丘陵为玄武,此乃最贵地。再如古代寺观选址大都以“四灵曾”式为原则,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宽而形藏。还有中国古代的城市选址更注重都邑的脉络形势,龙气大则利结都会省郡,龙气小则利结县邑市村。  

(二)  

由湖迁睦始祖吴党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辞了官,携全家老少迁居当时的青溪县石村(离云峰村两公里)。由于“无官一身轻”,再也无须受官场的种种烦恼了,一门心思潜心研究起儒学十三经。到了晚年时他的易经风水巳颇有造诣。据说为了使理论能与实际结合,他曾踏遍淳安贺城、茶园、太平源的山山水水,察看过众多的民间村落建筑,走访了众多农户,拜访了众多民间阴地先生,写下了大量的考证资料。一直视云峰(鼓山)一带为最佳巢居和穴居之地:其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东靠高山、富城;南倚余岭、荷家源;北连东庄、辉照山;西面就是秀丽千岛湖,一条山涧小溪自东而西蜿蜒而过,直流千岛湖。此地正应了《博山篇》“论龙”所说:“认得真龙,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托多、送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中贵、小贵,凭之可推。”古人曰:“后高有陵前近地,南北丘陵更相宜,天赐宝贵钱粮足,辈辈儿孙著紫衣。”于是吴党在定居石村的第五年头(958年)又从石村迁居云峰,生前还把自家的阴宅定在令字山脚。去世后,儿孙按遗愿,把他葬于令字山脚,现叫“白太公坟山”。民间还有一个广为为流传的传说,元朝未年,明朝开国军师,被称为风水祖师爷的刘伯温来淳安辅朱元璋打天下,讲过云村前七百年、后七百年的预言。前七百年,“云村云一云,旗杆绩麻林”,后七百年,“云村云一云,财源滚滚满乾坤”。这是否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说的是当今云村的奇遇,改革开放,在云村之畈创建的鼓山工业园区,必将展开经济腾飞之翅膀,成了聚宝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三)  

云峰是社峰祖地。社峰之吴,兰江巨族,考其先世有讳党者,自湖(州)迁淳(安)之石村,其子登宋进士,涟之曾孙才,生五子皆显,长子诚任永福知县,诚之子玨,任校书郎,始自石村迁云峰之杜塘,生子三:长讳仁,登绍熙进士;次讳义,迁淮西;三讳智,其仲子文仪(由淳迁兰之始祖),博学宏文,深于伊洛之学,宋宝佑间任孝昌尹阶宣议郎致政缘,访道於金华,路经兰溪社峰,乐山水之秀,遂迁居社峰。社峰其地形地势亦与祖地云峰相仿之处,是风水宝地,形胜极佳。据家谱载:“社峰脉势发祖于白佛过峡,明因之岩,传送夏家之垅,起伏蜿蜒,八宝何楼诸峦转折而来,结为始祖阴垗,直走溪滨,復辟为通族阳基。风树虎表雄踞其后,东畈开阳,其前黄沙插芴于天门,石岩擁塞于水上,西湾为之华盖,满塘岗为之护龙,溪流环绕为之襟带,即远而永昌貔殿皆为捍门重锁,此形家所称最胜之宅兆也。”七百多年来,社峰吴姓繁衍生息,人杰地灵,族群团结,民风淳厚,社会和谐,实为先祖荫德,后人努力之结果也。  

 

 

文章录入:w8884876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