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本草》。一作《吴氏本草》,共有6卷,约撰于公元3世纪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药学著作,作者吴普,《华陀传》中有吴普的记载。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广陵人也。华陀弟子,撰本草一卷。”嘉祐本草所引书传曰:“吴氏本草,魏广陵吴普撰。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其说药性,集录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桐君、扁鹊、季氏、《一经》、医和等九家之论,乃魏以前药性研究之汇总。所记药效,注重临床实际,较少神仙方士之说。
《吴普本草》的〈御览》卷九百九十一的人参条中有“或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头、足、手,面目如人。”的记载,这被认为是指五加科刺人参,其产地三国时期首推邯郸,即太行山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
据传近年在东北有发现年龄有二三百年的野山参,标价从几百万元到一千多万元,当然这些野山参远不如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人参果来得强。只是人参果是长在树上的,要摘人参果还得爬到树上去摘,属于乔木。人参是草本植物,属五加科。而属于灌木的刺五加,也称五加参、俄国参、西伯利亚人参,与人参同属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五加科。
人参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别称为海腴、地精、人衔、鬼盖、神草,是“东北三宝” (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译成汉语即“百草之王”;人参和鹿茸、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医三大补品;还和何首乌、灵芝、冬虫夏草一起,合称为“四大仙草”。
人参在中国的保健药用历史已经有4000多年了,从唐朝开始,上好的野山参就成了贡品,清朝皇宫里更是流行用人参养生,因为,人参就产在满族老家。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中记载: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开始,到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差不多一年零一个月,乾隆竟然吃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只有40多天没吃,几乎每天都在服用人参,而且剂量也比较大,每天相当于3克左右。光绪朝慈禧太后的《老佛爷用药底簿》上记载慈禧也是每日一钱(约5克)左右。
宋代苏颂在《嘉裕图经本草》中说:“相传欲试人参,但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着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其参乃真也”。意思是说,如果要试验人参的真假,只要让两个人一起跑,一个人嘴里含着人参,一个人不含,跑大约三五里,不含人参的人肯定要大声喘气,而含了人参的,气息自然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这个人参肯定是真的。这个故事说出了人参具有很好的抗疲劳,增加耐力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药典《神农本草经》说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本草纲目》中说“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人参能补五脏血脉,益气生血,故为强壮药”。《本草纲目拾遗》则将人参列为“补气第一要药”。人最重要的气有四种:第一种叫元气,也叫真气,第二种叫宗气。来源于后天的呼吸,第三种叫营气,营的意思就是营养,第四种叫卫气,卫气运行在体表,抵御外来邪气入侵。人参的作用是“大补元气”,对抗疲劳,治疗心衰和心律不齐、冠心病、改善记忆力有明显效果。过去在急诊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中医里边治休克,血压没有了,心脏骤停了,最主要靠的就是人参,人参有回阳救命的作用。现在各种急救办法、急诊科非常发达的情况下,某些难治性的休克,还会把人参汤或者参术汤大量用上去,仍然有一部分能够解决。
有报道, 人参既能促进血管生长(创伤愈合的关键) 又能阻碍这个过程。 而后者非常重要,因为防止血管的形成可能阻止癌症的发生。肿瘤由血管供应营养;切断他们的营养供应会杀死肿瘤细胞。
人参食用方法:
1:炖服:将人参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60至90分钟即可服用。
:2:嚼食:取人参一片,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用水冲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天3至5克。:
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5:泡酒:将整根人参装入瓶内用50度至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6:炖煮食品:可以煲汤、煮粥或炖鸡、鸭、鱼、肉、都可以,大补元气、滋补强身。
注:煲汤炖煮人参,忌用铁锅、铝锅,用瓷器锅、罐子或盆为佳,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请勿过量服食。
野山参 净重:24.5克【2014年8月13日自长白山出土】。
野山参 净重:24.2克【2014年8月13日自长白山出土】。
野山参 净重:25克【2014年8月13日自长白山出土】。
野山参 净重:30克【2014年8月13日自长白山出土】
野山参 净重:33克【2014年8月13日自长白山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