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宗亲与至德文化
孔老夫子是不大肯轻易赞誉别人的,从头至尾翻遍了《论语》,其中赞美“至德”的只有两次。一次是称赞太伯:“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让天下,民无得而称焉。”另一次是称赞“周之德”,他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基本相同,都是称颂一个“让”字,但语序不同,称颂的程度也不完全相等。显然孔子是更为推崇吴太伯的“三让”精神。
为什么孔子要最为推崇吴太伯的“三让”呢?因为在孔子看来吴太伯的“三让”后面,却包含着“仁爱”和“孝悌”。而这却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故而可以这样认为:太伯是儒家学说的先行者,也是孔老夫子的老师。那么学生五体投地的称赞老师,这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让天下是吴泰伯的行为,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周文王姬昌的行为。世人所说的至德宗亲,主要是泰伯仲雍之后裔,而非特指姬昌的后裔。
历史上,吴氏后裔及其分支被世人称为至德宗亲,吴姓的堂号为“至德堂”等。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之后,经过周王室分封,分别产生了吴、周、蔡、曹、辛、柯、洪、江、翁、方、龚、汪等12姓,被称为至德宗亲12姓。这12姓之中,有的姓氏是因为封国而来,但其中的吴国是例外,吴国并非分封而建,吴国是吴泰伯自立建国,自号句吴,这是吴泰伯所建之吴国与周朝八百诸侯国之显著不同的独特之处。
从历史事实中来看,泰伯至德精神主要是表现在“让”,因为发自内心的孝道而自然生发出来的避让,而姬昌的至德,主要表现的是“容”,容纳容忍,三分天下有其二,势力很大,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以势压人,照样是低眉顺眼服侍商殷。当然,这种容的精神,众人心中都明白---那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战机,如同忍者神龟。
可见,至圣先师孔子,更加称赞与推崇的是泰伯的以孝为本的“让”的精神,这也是至德宗亲包括至德十二姓氏的宗亲所继承与弘扬的精神。
而至德文化,按照孔子所编的论语中的情况,至德文化包括了让的精神与容的精神(实质是等待战机的精神,周易之中,最著名的语句即是“时之用,大矣哉”---时机的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可以见得,以至德宗亲为名号,那么当然是以孝让为中心的精神承接,而以至德文化为名号,那么则有一半是包含着等待时机的战斗精神。前者是仁,后者含忍。
那么,由此可见,世界至德宗亲总会,这个民间组织以至德宗亲为名号,是以仁为旨,以孝让为精神财富。而如果以至德文化为名号,比如至德文化研究会,则是包含着以忍为旨,是在容纳的外表之下深藏着等待时机的战略战术与战斗精神。这种文化研究,属于先秦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但这种社团组织,己基本上很少包含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团组织的成分。因此看来,以血缘宗亲关系为纽带的社团组织,比如各地的至德十二姓的宗亲会包括吴氏宗亲会,并不需要并入这样的先秦文化社团。
另外,世界至德宗亲会这一社团组织,发起于1973年的美国三藩市,成立于1974年的香港。可见,至德文化研究会,在精神传承上来讲,并非世界至德宗亲会的延续,也没有世界至德宗亲会的长久历史。各地至德十二姓的宗亲会包括吴氏宗亲会,无须并入其中。
以上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附: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简介)
/Article/art/Shuba/201203/1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