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略论家谱内容与体例的演变
作者:翟屯建    文章来源:祠堂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1           ★★★

略论家谱内容与体例的演变

翟屯建

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为了维护这一血缘关系的连续性和纯正性,便于家族组织的管理和延续,便有了家谱。

商周时期和魏唐时期,中国曾有两个谱学高潮。商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度,其财产和权力分配都是按照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来加以分配的,自然少不了记载这一血缘关系的谱牒。这就是《周礼》所说的“小史奠系世,辨昭穆”。春秋时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谱牒也随之衰绝。魏唐世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均有姓氏簿状以备选举,一时间谱牒成为士大夫升迁的依据要籍。唐末五代门阀世族制度崩溃之后,这种谱牒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而衰亡。商周谱牒和魏唐谱牒,它们的主要功用是为权力分配、铨选官吏和世族通婚作依据,同后世将编修、宣讲家谱作为宗族管理手段,其作用是不相同的。

宋代,欧阳修、苏洵等儒学之士发慎终追远之幽思,起孝敬之心于后人,率先修谱,寓宗法遗意,定九族五服之规,仿效史书,创立图谱法式。朱熹尤其重视宗族伦理,撰修《家礼》等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礼缛节,用以维系与巩固宗族制度,并编纂有《婺源茶院朱氏世谱》。欧阳修的族谱体例是先列世系图,然后列传。苏洵的族谱体系是世系图下注人物事迹,五世一揭。朱熹所修谱从民国《新安月潭朱氏族谱》中保存下来的部分内容和体例来看,同欧阳修的谱式基本相同。先是世系表,然后是人物传略,传的内容包括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茔葬、婚娶、子嗣等。后来,朱熹又曾作仙?《王氏谱序》:“谱牒之系大矣哉!自公卿大夫以及庶人,必有谱牒。夫谱牒有二:一曰文献,则详其本传诰表铭状祭祀之类;一曰世系,则别其亲疏尊卑嫡庶继统之分。非世系无以承其源流,非文献无以考其出处。”这里朱熹扩大了家谱的记载内容,除了世系和传记之外,把有关“诰表铭状祭祀之类”文献也列入了记载范围,体例上肯定也有所创新。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宋代的家谱实例可供考察。

元代的家谱同宋谱大概没有什么两样,比较简单。朱?升于至正十(1350)在为《石门陈氏族谱》所作序中,反映了元代家谱的基本内容和体例。朱?《石门陈氏族谱》记载:“自始祖七传为谠直言,是生六子,曰:易、力、宝、武、复、臻,视其宗为最茂。宝之后又益茂,其玄孙子华字仲英,表其先世,为图十有一,以示诸予,俾序其端焉。首图自始祖至直言六子,凡八世。其于分支也,著其始而略其世,闻见所不悉也。自其高祖以下,则名字、第号、仕隐、年寿、配姓、卒葬,往往得而书,盖〖HTXL〗〖FJF〗癰〖FJJ〗〖HTSS〗乎其逮事与夫传闻所未泯者也。”

明代,经过理学家们的提倡和朝廷的支持,一种区别于夏商及魏唐世家大族式制度的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有族产赈济。有谱、有祠、有田,成为这种新的家族制度的特征。编修家谱的活动自然也就兴盛起来,谱的内容也由记载单一的血统世系到全面记载整个宗族的整体情况,使修谱成为宗族管理的一种手段。家谱体例也规范起来。下面抄录几部明代家谱的目录,以资分析。 

1《郑氏宗谱》不分卷,明正统郑从善修。序、像赞、历代篡修郑氏宗谱名录,修谱书目、春秋郑国国君嗣子名录、凡例、郑氏原始世系表、郑氏世系表、郑再能墓图。

2《余氏会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正德元年(1506)余瑗篡。卷首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卷一至卷四世系图,卷五茔域图,卷末跋、后序。

3《方氏谱系》六卷首一卷,正德间方良永篡。卷首录咸康二年(336)东晋成帝《方氏谱系》判语、旧序(5篇)、诰、牒、吴徵《临川方氏祠堂记》,卷一方良永序,卷二为传略、像赞、世系,卷三至卷六同卷二。

4《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正德间刻本。卷首序、凡例、列土(休宁县地舆图)、金氏本国(记姓氏源流),卷一至卷二世系,卷三至卷五事略,卷六行实,卷七行状、墓志铬,卷八杂著,卷九序、记,卷十诗、赞,卷末附录氏族各项规约。

5《许氏统宗世谱》不分卷,嘉靖十八年(1539)许璞、许汉纂。序、名人传纪、行状、墓志、世系(先世系总图,后各支派世系图)。

6《朱氏统宗世谱》不分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朱世恩篡。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赞、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

7《左田黄氏孟宗谱》七卷首一卷,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桂、黄仁德纂。卷首序、图(地理图4幅),卷一地理志,卷二姓氏源流,卷三外纪世系、本宗世系,卷四和卷五孟宗世系,卷六兆域志(收墓图27幅),卷七文翰。

8《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隆庆六年(1572)许可复、许凤翔纂。卷首历代谱序、目录,卷一世系图,卷二考(列有许氏迁徙地理考、许氏山川考、许村十二景考、许氏国梁考、许氏丘墓考、墓道宫室桥梁考和许村山川图),卷三先世文翰、序、说、传,卷四记,卷五寿叙,卷六赋,卷七诗、歌、词、挽诗,卷八行状,卷九赞、祭文,卷末续修东支世谱说、后序、领贮谱号名次、西派世系图。

9《吕氏续修宗谱》五卷,万历五年(1577)吕仕道纂。卷一前半卷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派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卷一后半卷至卷四前半卷世系,卷四后半卷世德(传纪),卷五闺范、训典、文献、遗事、遗迩、丘墓(志、图)、祭田(含祭祀规序、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

10《溪南江氏族谱》不分卷,万历初江珍纂。序、始迁考、世系、敕命、行状、像赞、墓铭、墓表、谱训。

上述10部家谱中正统《郑氏宗谱》时间稍早,内容比较简单,但比宋元家谱增加了像赞和墓图。正德元年(1506)的《余氏会通谱》又增加了姓氏考辨、祖系及有关传纪资料,这大概就是朱熹所说的“考其出处”的文献资料。从编排上来看,增加的内容放在卷首,还不是家谱的正文,正文仍是以世系和茔域图为主,还是宋元家谱的框架。正德《方氏谱系》就更加简单,全部是由世系、传略和像赞组成,且编排无序,保留了早期谱牒的痕迹。正德《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大约修于正德后期,内容比较全面,增加了本宗金氏族人撰写的杂著、诗、记等文献资料。尤其是卷末附录的氏族各项规约把家谱从单纯“奠世系、辨昭穆”的功用向记载氏族整体情况过渡,成为宋代以后宗族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许氏统宗世谱》是嘉靖早期家谱,仍然比较简单。但文献部分收录的宋嘉定八年(1215)许文蔚《请立义田状》、咸淳九年(1273)许〖HTXL〗〖FJF〗籨〖FJJ〗〖HTSS〗《增助义田册据》,仍可视为家谱向宗族管理典籍的过渡形态。《朱氏统宗世谱》和《左田黄氏孟宗谱》是嘉靖晚期家谱,《朱氏统宗世谱》增加了勒命和祠屋的内容,《左田黄氏孟宗谱》则把记载内容扩大的郡望地理和黄氏聚族而居村落环境。隆庆《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和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内容,正式提出“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的观点,在内容上集文献、世系、地理聚落、宗族建筑之大成。万历五年的《吕氏续修宗谱》比《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又更进一步,它包含了后世家谱所有的基本内容:迁派源流(宗族史)、世系(血缘关系和人丁)、氏族聚落(地理环境)、族产(祠田等)、始迁祖和名贤像赞、茔墓、传纪、文献、族规家训以及前序后跋。万历《溪南江氏族谱》比较简单一些,但基本情况也都涉及到了。

我们再从体例角度来谈谈十部谱。所谓体例,是指一部作品的体裁、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中国传统著述体裁一般分为志、纪、传、图、表、考、录。欧阳修先图(家谱称图为世系图,属于“表”的范围)后传,是表与传的分别运用。苏洵谱图下注事实,是表与传的综合运用。明正统《郑氏宗族》增加了“图”(墓图、像),正德《余氏会通谱》增加了“考”(辨),正德《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增加了“录”,嘉靖《左田黄氏孟宗谱》增加了“志”。以后的几部谱都综合运用了这几种体裁。结构是指卷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家谱结构形式来看有三种: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不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纲目体如《左田黄氏孟宗谱》,卷一为地理志,下辖黄国、江夏、新安、祁门、左田、尚源、霞坞、饭萝?八目;卷二为原姓源流,下辖姓氏考和人物传二目;卷三为总派世系,下辖黄墩祖图和左田祖图二目;卷四、卷五为孟宗世系,下辖各支房世系;卷六兆域志,辖27墓图;卷七文翰,下分传纪、诗文、志铭等条目。条目体如《许氏统宗世谱》,分为传纪、行状、墓志、世系诸目,互不相辖。《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一、卷二采用的是纲目体,卷三至九为文献部分。采用的是平行条目体。因此《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采用的是纲目和条目混合体。这种混合体在后世家谱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章法是指资料取舍、顺序编排和纂著笔法,是编者指导思想的体现。《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在纂修家谱的指导思想上提出“亲其亲,长其长”的观点,这就为其资料取舍和顺序编排定下了基调。编者在《续修东支世谱说》中谈到:“窃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纪善恶,谱以叙彝伦。是故不虚美,不隐恶,善于史者也;亲其亲,长其长,善于谱者也。若颠倒豪杰,蔽贤容?,史之?也;卑?尊,??戚,谱之伪也。”后世家谱更加明确地指出:“家乘隐恶扬善,以示亲亲之仁。”在纂著笔法上《许氏东支世谱》主张“实录”,编者在《谱说》中提到:“检阅谱牒,朝夕匪懈。反?校伯?公巳上,缘辑旧文,不敢更改一字;以下据次续编,亦不敢附会已意。”《吕氏续修宗谱》不仅在修谱的指导思想和笔法上继承了《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的观点,在语言文字上又作了强调:“然宗谱虽当修,又不可束之高阁。每岁时,族之长幼贤否皆得聚讲肆于祖祠,?其源流,明其枝派,以别亲疏,以兴揖让,以昭戒训,以消僻傲。俾贤者听之,愈知重;愚者听之,亦不敢视为虚文,人人皆得解而通之。是以宗谱之文皆平顺易晓而不作艰深颇僻之语。后之秉笔续修者务用此意,虽宏博之士习于史汉者亦不得务用其文句。然宏博者每喜于用奇,而浅学拙工则又不知文章谱学之法度,不顾续貂之耻而反贝锦虽之窜毁旧文,改废绳墨,失吾今日之意,重启后人之差矣。”这段关于家谱文字特点的说明,还表明族谱已正式成为宗族管理的一项工具,不再单纯是为了明世系、辨昭穆。

从对以上10部明代家谱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嘉靖以前的家谱同早期谱牒一样,主要还是维护血缘的连续性和纯正性。内容上以记世系和先世功绩为主。体例上也只是世系和事?的编排稍有不同,其中苏、欧二谱式的影响较大。明嘉靖是家谱由单纯的记血缘世系向一族之全史式的氏族管理典籍制过渡阶段,内容和体例也还不够完备。隆庆和万历是近世家谱的定型期。如果我们将近世定型家谱归纳成一句话,那就是:家谱是利用多种体裁记载一个家族(纯宗或支系)源流、世系血缘关系、人丁、先世功绩、氏族居住地、茔墓、族产、族规和家族文献等各种情况的综合性典籍,编修和宣讲家谱是宗族管理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隆庆《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和万历《吕氏续修谱》作为近世定型家谱予以提出,是因为后世家谱的内容、体例基本没有超出该谱的范围。有些家谱只是更加充实和加强了宗族内部管理方面内容的记载。例如有关宗祠陈设图、祭祀条目、墓祀条目、冠礼仪、婚礼仪、丧葬礼仪等宗族礼仪内容的增加,族辨书院、义塾的记载,田契、地契、执照等宗族文书的收录等。后期家谱在内容、体例方面的最大突破是对女性的记载。家谱不单独收女性,不为女子立传,是早期谱牒直至近代家谱的惯例,正如民国《续溪盘川王氏宗谱凡例》所指出的:“妇从夫名,古今通例。间有旁支遗逸,姓氏莫详,或夫故改适,无庸收录者,其姓名空而不书。余如妻则书娶某氏,妾则书置侧室某氏,正名分也。”但女子是宗族社会中的一员,尤其像徽州男子出外经商,女子主家政,对宗族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些节妇、烈女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族稳定具有榜样作用,家谱不予记载,实在是一种缺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很多家谱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万历《吕氏续修宗谱》就烈有《闺范》一目记节妇、烈女,清康熙《(歙县王干)王氏家谱》部份名人传纪后附其祖母、母、妻墓志、孺人传。光绪《绩溪东关冯氏家谱艺文补遗》收有三十一至六十世女排行序,为其他家谱所罕见。《女排行序》曰:“盖闻男子以字序行,明昭穆之次第也。女子以字序行,免上下之混名也。男女排行所以不可无者,为清一族之名分也。而日后纂修家乘,自可有条不紊,按序以稽焉。”女排行依序为:“姆仪端淑善,贞顺孝慈庄。圣姒贤声远,姜?美誉芳。徽音宜敬嗣,坤德奉馨香。”民国《环山余氏宗谱》的编纂者余攀荣公开主张“男女平权”,他在《贤节传赞引》中指出,旧时“重男轻女,陋俗相沿,即有淑范坤仪堪以转移风化者,亦为人之所不措意”。故专列《贤节》以表彰妇女,且注意搜集妇女有贤能之才者入谱传。如:“祖寿公德配汪氏孺人,十都宏村人。善行草书,汪苏黎之女也。少明慧,喜读书,精医学。归寿公后,事舅姑、奉祭祀、待宾客,皆有礼。乡邻求方者,悉应之。万历戊子水,大疫,孺人研究良方,活人甚多。明年己丑,出纺绩之资以济旱饥。曾无一家三十余人时遇感冒,无不着手成春。”这比在家谱中专记节妇、烈女,进步良多。

综上所述,商周和魏唐谱牒是一种官方档案,内容主要是血缘世系,体例简单。宋以后,随着近世家族制度的形成,宣讲和编修家谱被作为尊祖和宗族管理手段之上受到重视。宋至明嘉靖以前的家谱,其内容还带有早期谱牒的痕迹,体例上主要以苏、欧两种谱式为主。明嘉靖时期是家谱由单纯的记血缘世系向一族之全史式的氏族管理典籍制过渡阶段,隆庆、万历是近世家谱的定型期。清以后的家谱更加充实和加强了宗族内部管理方面的内容,其中有关女性的记载引起修谱者的重视,采取不同方式为女性列传,让妇女也在家谱中占有一席之地。

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谱牒研究》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