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芬乳名叫“逢昌”
提起清代海丰吴氏十七世传人、著名的金石学家吴式芬,那可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榜进士”、“一品大员”,官至清代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知道吴式芬字子苾、号诵孙的人不少,知道他的乳名叫“逢昌”的人却不多,知道“逢昌”来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嘉庆元年(1796年)2月24日,山东海丰(今无棣)吴氏在京城添了一个小主人,他就是吴式芬。吴式芬的出生,给吴氏“尚书第”的少主人、吴式芬的父亲吴衍曾带来了无尽的欢喜。吴衍曾赶紧吩咐家仆吴小前往河北省向他的父亲吴之勷报喜。吴小星夜兼程赶到河北武邑县衙时,吴之勷刚刚武邑知县补缺昌黎知县。于是,吴小又马不停蹄地急奔河北昌黎,终于在昌黎县衙见到了吴之勷,并将少爷喜得贵子的事禀告给吴之勷。吴之勷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若狂。为啥?吴之勷唯一的儿子吴衍曾自幼身体虚弱多病,久治不愈,这回他看到了吴氏家族的希望。
吴小喜滋滋地道:“老爷,您喜添嫡孙,这是天大的喜事啊!怎么还哭啊?”
吴之勷抬手拭去眼角挂着的泪珠,也喜滋滋地道:“老爷我这是喜极而泣啊。”
“老爷,吴小这次赶来见您,一是报喜,二是请老爷为小少爷起名字。”
“起名字?我不早就说好了吗?若是男丁,就叫式芬吗?”
“式芬?哦,对,对,是叫式芬!我听少爷和少奶奶曾经提起过这事。老爷,可能是少爷太高兴了,竟将此事忘得干干净净。”
“吴小啊,回去时你告诉少爷,孩子的大名还叫式芬……”吴之勷略一沉思,又说:“我看,应该给孩子取个小名,平时叫着既方便又亲切。叫什么好呢?对了,就叫‘逢昌’吧。”
“‘逢昌’,真好听!”吴小搔了搔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他问道:“老爷,‘逢昌’是啥意思呀?”
“这个……‘逢昌’有两层意思。其一,我刚到昌黎任职就得孙儿,‘逢昌’也;其二,爱子衍曾因病不能出仕,一直是我抹不去的一块心病。孙儿出生,正逢盛世,文风极盛,叫他‘逢昌’就是希望他能像他的祖辈吴自肃、吴绍诗、吴垣、吴坛那样,建功立业,再创吴氏辉煌。”
小逢昌在祖父的希翼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小逢昌仅有九个月大的时候,他父亲吴衍曾因咯血病故。吴之勷闻此噩耗,悲恸不已。偏巧,屋漏更遭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小逢昌九岁时,他母亲查氏因病亡故。于是,吴之勷视吴式芬如“掌中珠”,不管到何地任职都要把吴式芬带在自己身边,对其呵护至深,训导至切,精心教诲,刻意栽培,并聘请硕儒名师指导其学业,决心将无父、无母的孤孙吴式芬培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就这样,吴式芬自幼就跟随祖父颠沛流离,随署就读,先后自清苑而天津,由黄州而武昌,及至客读襄阳,入监京师,岁月大半消磨在舟次车辘之间。由于祖父任职全国各地,居无定所,吴式芬学业时进时辍,多有缺失。所以,吴式芬科贡之路并不顺畅,一波三折。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40岁的吴式芬才“大器晚成”, 春闱会试榜发中试第206名,殿试二甲第37名,朝考入选第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