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杨老希望吴注意养生、守身自好,还要坚定志向、读书学习,不要辜负天赋;愿吴能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诗意慈爱殷殷,亲情切切,充满了中国哲学、文化的渊深、阔达。表达了一位中国老人的深厚父爱和中国老一辈学者对后学人的殷切期望。当时,杨老是国务院参议;而此时,先父许宝蘅已于8月去辽宁省府就职,所以对吴去日本后的情况就知之不详了。
二、《别吴生清源》
1、怀思积十年,携手复万里。子壮尚能诗,吾衰甯堪比。殷勤期再来,凄恻感暮齿。后会更何时,惜此须臾晷。临岐重徘徊,言别辄复止。终乃不能辞,声发泪盈眦。老妻默无语、望影神随驰。此时别离情,深比吴江水。
2、老我百无成,多虑少刚断。独策子东游,不为群言乱。我妻送子行,临风怜弱翰。耿耿同有怀,深宵起长叹。六载别后逢,名立身未健。再见越九年,神采始辉焕。转弱有神方,上工足惊赞。隐忧多岁年,焕然释一旦。可告子慈母,差完余始愿。善保千斤躯,至言勿河汉。绝艺易骄人,赋性或有偏。子名满天下,焰然不自贤。是乃载道器,异禀全其天。祗为将毋艰,不惜一艺专。迟子宏达业,树立转自怜。学道犹未晚,及今方壮年。道艺互融通,如蜜彻中边。发挥大智力,庶证上乘禅。
3、子返胡云客,子行胡云归。斯言婉而深,我闻凄以迷。莫议轻去乡,当年子何依。怀艺亦屡试,谁为赋缁衣?难令去者留,徒伤知者稀。楚才晋实用,昔贤不曾讥。若执畛域见,仍滞分别私。离合信有缘,天定焉能违。奇器前民用,不仁适得反。甚者人命轻,次亦增离感。惟以光留影,有相不增减。老妻怀远人,中情日款。久别十五年,聚日恒苦短。谓待梦通神,何如相在眼。我意住于相,便若自缚茧。妻言聊胜无,差使离情缓。携归银光纸,坐对更难遣。岂能呼之出,子行日以远。珍袭箧笥中,他年证子返。
这组诗作于1942年,是送别兼记述。把杨老当年不为杂言所乱,而策划吴生去日本的决心;把15年后再见面时的差慰老怀;把寄予吴戒骄戒躁,更上层楼的希望,都写得明明白白、真实感人。从诗中可看出,1934年(即吴出国后的第六个年头)吴清源确曾回国了一次。但这次似乎未与杨老交谈,但第二次回来肯定是和杨老直接交谈过,而且还照相留念了的(这次会面应该是在上海)。当时吴不能留在国内的原因,是当时复杂的环境决定的。但吴清源后来是否看到过这组诗,则不得而知了。但笔者认为,这样一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埋没的。
两组诗几近千言,可谓宏篇大制,语重心长。字里行间流露着中国父老对吴清源舔犊之情的关爱之深,呵护备至。作者杨老先生学识渊博,诗中用典很多,其真谛尚希有志于此者共析。生,是老一辈人对年轻一代的称呼,先父在日记与生活中对他的爱徒单士元、刘儒林两位先生也是用这种称呼的。
从杨老诗中可以看到,他对吴在日本不归,虽然不太愿意,但又想到当初同意吴东渡,正是因为吴怀才不遇,而又无所依。“楚材晋用”,自古有之,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何况是为弘扬祖国的围棋。现在吴回来了,看到他身体强壮,功成名就,多年的隐忧,全都放下心来,可以告诉吴的母亲了;也总算没有辜负当初让他出走的决心。最后两句诗,仍盼吴真的能够回来。虽说是“楚材晋用”,但毕竟是漂泊异国。那种朴素的爱国之情,可怜父母之心,跃然纸上,非常感动人。吴清源此时也不过二十八九岁,虽然在棋艺上成就显著,但更是一个成长中的中华青年。杨老希望他能学“道”,“他年证子返” 。总之,在中国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吴还是立足于国内才是正途。
注:许宝蘅(1875--1961)字季湘,号耆斋,浙江仁和人。光绪举人,曾任学部主事、军机章京。民国时,先后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1927年任故宫博物馆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中国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题过“公理战胜”碑。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