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作为一名棋士,我取得了超出了自身实力以上的成绩。通过这些成绩,在十多亿亚洲人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联络纽带。我认为这才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吴清源
可以说,每当人们回忆起这样一位具有辉煌业绩和德高望重的棋士,都会不约而同地赞扬吴先生,称他是“为今日棋界带来昌盛“的最大功劳者。
其实,吴先生是这样一种人,与他那文静的外表迥然不同,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热情之火。更有趣的是,对吴先生在信仰中养成的清廉洁白的人品,无论是谁,都可能将他误认为禅房里修行多年的高僧!--桥本宇太郎
当今中、日、韩三国三足鼎立的世界围棋格局和高超的围棋艺术,让人津津乐道。谈到围棋,就不能不谈到一个人,他就是对围棋艺术和中、日围棋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现、当代围棋大师吴清源。
对吴清源人们并不陌生,但对其少年时代的一些情况,知之者恐怕就不太多了。笔者在整理先父许宝蘅先生旧年日记,及研究其他一些历史资料时,了解到吴清源早年与他的中国父老的一些情况,现记述如下。
吴清源(1914--)原名吴泉,福建侯官人。受家庭影响,自幼即打下不错的文学功底。7岁,拜顾水如为师学棋,9岁研谱,11岁成为段祺瑞门下棋客,常连连得胜,时称“围棋神童”。1928年(14岁)东渡日本,1936年入日本国籍后,未经本人同意,日本取消了其国籍。1934、1942两年中,曾两次随日本友好棋艺交流代表团回国访问。1950年晋级为九段棋手。1979年重入日本国籍。1983年左右,香港授以文学博士。1985、1986年,再度回国参观访问。著有《吴清源围棋全集》、《莫愁集》、《吴清源擂争十番棋全集》、《回忆录·以文会友》等。
吴清源是由中国文化哺育出来围棋天才,其早年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和中国父老的关爱、教诲。可以说,吴清源的围棋艺术奔流着的是中国文化的血液。
吴清源少时,与之交往者多为近现代社会名流,如军政界的靳云鹏、潘复等;文人名士樊樊山、林贻书、徐愈斋、杨祗庵、傅治、李律阁等,棋艺界的顾水如、汪云峰、伊耀卿等。
北京大学教授林焘先生回忆:“祖父(注:即林诒书先生)曾在家中接待过吴清源。当时,我六七岁。去偷看神童,见来人瘦小,穿青布大褂,看来家境较贫寒。至今仍有很深的印象。”
中日围棋交流是很广泛和久远的。远的不说,仅二三十年代,中日棋手的联系就很密切。那时,日本的高部道平、广濑平治郎、岩本熏、井上孝平等都来过中国。他们一方面是进行学习、交流;一方面是发现人才。特别是自吴清源到日本后,更极大推动了中、日围棋友好的交往和围棋艺术的发展。如“三三”、“星”、“天元”等开棋布局就是吴清源与木谷实对棋艺的共同贡献。后来,陈祖德1962年的日本之行,弘扬了“中国流”,也是一时之盛事。
先父许宝蘅先生在1927年11月23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时同祗庵(注:即杨祗庵先生;)到青云阁观吴清源与日本井上君对弈。井上为日本弈手六段,吴君仅十四岁,前数日曾让二子,著两盘皆胜。今日对子,自四时三刻起,至十时二刻,未终局,散归。”11月25日的日记还有“三时到李律阁寓,观井上孝平与吴清源对弈,六时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