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杂文 >> 正文
吴三桂讨清檄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30       ★★★★★

吴三桂讨清檄文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东宫定藩之颠踣,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运夫曷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政(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悮(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竞惕者,盖三十年矣!
  
  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张;道义之儒,悉处下辽(僚),斗筲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妇号子泣,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官卖爵,仕怨于朝;苟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勷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刻期进发。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精忠)、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经),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驼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谙兵法,奋拔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星材优擢,无靳高爵厚封,其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贮仓库,印信册籍,赉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天下幸甚!

以上据称是日本人保存的一份原始文献资料,于民国初年送到中国

--------

 

吴三桂与天地会 /Article/art/lunwen/200812/2836.html

天地会创立者平西王吴三桂铜像 /Article/news/Archaeological/200907/4126.html

吴三桂创立天地会 孙中山使用天地会 /Article/news/zonghe/201201/12268.html

--------

据分析,吴三桂并未杀永历帝,史载吴三桂杀永历帝之后火化,清军第二天取骨灰为证回京,而其实,死的是替身,永历帝活了下来,但是到吴三桂起兵反清之时,永历帝己经死亡,而且无后,吴三桂自立为大周皇帝。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行事诡秘,是虞人的风格(虞字是虎字头,意为披着虎皮的猎人,在战斗中善于伪装的族群),吴人先祖也是狩猎族群,自然有秘密工作的作风与基因。

--------

吴三桂未杀永历帝

历史真相应该是:吴三桂杀了一个假永历,把真永历保护起来了。吴三桂背负杀害永历的黑锅,就能保护真永历安度一生,所以他情愿背黑锅!吴三桂使了个掉包计,借口把永历押送到北京路远,把假永历杀掉,并且不留全尸,这样就死无对证了!真永历就能逃脱!

古佛山:永历皇帝的最后归宿

在贵州省施秉县的西北部,有一个叫做古佛山佛教胜地,这几年名声大了起来。说是因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把这里作为了最后的归宿。这可令历史学家跌破了眼睛。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何以让人信服《南明史》中明显记载,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不是被吴三桂绞死于云南昆明金蝉寺吗还说其小骨葬于金蝉寺后山呢。带着定好奇,我还真的走访了一次古佛山。

古佛山,因山上建有古佛寺而得名,当地老百姓叫它古垴屯、巴茅冲,海拔高度828米,东北面崖壁险峻,西南面与丘陵地带相连,地形较为平缓。我们是从牛大场的铜鼓村进山的,这是一条宽三尺的古道,道路是因当地村民在原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修复,还算宽阔。道路两边虽说看不到多少的古树老木,但植被还算完好。

古佛山的舍利塔全都署名“藏塔”,其中以“开山传律第二代省持和尚塔最大。塔高7米,宽8米。下有地宫,呈正方形,长宽各有1.1丈,高0.72丈,顶部用清条石拱卷而成,四壁用青石料堆砌。整个形状如说小乘佛教的金钟式,有明显的南亚艺术风格。(南亚艺术风格净藏塔) 地宫中央置有石轿子一乘,但已被人打垮散乱在宫中。

据当地人介绍,地下宫还没有被破坏的时候,有两个石将军把守宫门,石轿子由四个人抬着。它分明不是一座简单意义上的和尚佛教塔。石像生是古代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唐宋时期的石象有等级规定,明清时代对石象生的使用制度更有严格的规制。例如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四、五品官准立石马、石虎各一对,六品官以下则一律不准立石兽。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明嘉靖皇帝帝陵中有石将军,这是古代帝陵中唯一的。古佛山有石将军和四抬大轿子石象生说明不是普通人。纯属于一幅“天子出游”的架势,这种架势我想只有帝王才有,说明古佛山佛塔是有“品”的。

那么,古佛山佛塔真是帝王的陵墓吗那么会是哪位帝王的陵墓呢我们真不敢想象。一位姓程的当地农民经过十多年的考证,他认为那就是明代南明永历皇帝的陵墓。这真叫人大为惊骇。

公元1644年也就是——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满清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顺朝建立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虽然大明朝连续出了三个烂皇帝,政治、军事、经济都连续烂了六七十年;虽然长城外的女真族在辽东地区连续扰攘了近三十年;虽然大顺军在广大中原和西北地区已经窜扰了十几年;但是,直到这一年——1644年,才真正到了决定性的关键时刻。

这一年头一百天里,大顺军兵不血刃攻下了大明朝帝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大清军得到明朝骁将吴三桂邀请,在山海关一战后,把登基才一天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赶出北京城;六岁的小皇帝福临轻而易举登上了紫禁城中元、明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坐过的宝座,开创了历时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这就是1644 年,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1646年11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称永历帝,之后的一边是的组. 织抗清,一边确在逃亡。但南明覆亡于哪里永历皇帝葬身真的是在昆明吗则成了一桩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

说古佛山是永历皇帝的最后归宿就没有一点根据吗 -----古佛山碑铭。

在古佛山上有两块保存完好的塔碑:“开山传律省持和尚轿塔铭”和“能戒师塔铭”。墓碑上记述:“夫和尚黄州龙氏旺族也家园颇足,年方二八,识世路入荆榛,知和浩海之危险,弃俗投师更讳上宽下学焉而号省持也,始淤唐山(据考在古佛山老庙对面古称‘经堂’的地方)结茅而屋……”

从古代语法上说,这句话有“毛病”。“氏者”上古人同一血脉群体,“姓”是从“氏”里面分出来的,古代的语法是“姓”“氏”连用,不可“姓名氏”连用,塔铭撰写理当遵从古训,但这里却不以为然。此外,塔铭绝非为普通人所撰写,因为句中少许字词均与古代皇帝有关甚至就是皇帝的“专利”。

首先说“黄州”。“黄”字在我国古代,与皇帝、皇家、皇宫建筑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易经》中按五行、五州、五色、五帝,天下分属五方的记述中称:“中央戊已土,土色黄,黄州皇帝”;杜甫《阁夜》中有“卧龙跃马终黄土”诗句,诗人不直言,假借“终黄土”代“称帝”……由此,有历史学者推断黄州即为皇帝之意或者与此密切相关。那么“黄州”是现在的黄平吗黄平是古且兰故地,元置黄平州,隶四川行省,属播州。从明代洪武七年(1374)置黄平安抚司以来,先后设所、卫、州沿袭至清末,我们说,碑上所说的“黄州”,肯定不是黄平。

再说“龙氏”。这样的称谓绝非姓龙之人,因为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普通人不能以“姓氏”代称“姓名”,故此说“龙氏”为“皇帝”,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

再次就是“旺族”的称谓,与古代的皇帝有关。古代士大夫之家称“大族”;普通百姓之家称“小家小户”,只有皇帝的家族才被称之为“旺族”。

意想不到的是上述的部分观点,竟然在“能戒师塔铭”中得到了印证。“能戒师塔铭”中记述直言不讳:本师和尚非所谓道德者乎,和尚乃一皇上家子也,时值兵戎,适我黔邦,识世途之险恶,知生死之沉沦……因古老之义而题成名曰古佛山圆觉堂也……

结合明朝的殉葬制度发现上述的葬礼类似于帝王的规格,而且与明朝神宗皇帝的葬礼如出一辙。另外,古佛山寺庙遗址是“九重法宫”的格局,此地的平面图与明代皇宫内廷平面图、明定陵地宫平面图作了对照,结果发现它们的建筑格局完全相同。

根据以上的物证可以说明,古佛山文化群与明王朝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不知道与哪一位皇帝有关。历代明朝皇帝葬于古佛山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南明皇帝有可能,他在清兵的追赶下,南明曾经将朝廷搬到贵州武隆(安龙),随后搬到昆明,又到了缅甸,然后由缅甸展转回到昆明,吴三桂为了避人耳目,随意抓了一个,也不验明正身,就在昆明杀了一个叫“永历皇”,并大张声势,大清的皇帝肯定也不知情。于是悄无声息地将永历帝送到古佛山,当了和尚,安度晚年,也算对得起明朝的先祖先帝。加之南明士大夫许多隐居在古佛山周边,安全问题也有了保障。

吴三桂之所以借口怕南明的人劫持永历,没有把假永历押到北京让清军处决,而且毁尸灭迹,就是因为如果假永历押到北京就会露馅,所以就在半路杀了这个永历的替死鬼,而把真永历秘密隐藏起来,保住了明朝的血脉。吴三桂当时反清的条件不成熟,而满清又威逼他交出永历,如果轻易和满清开战肯定是死路一条!所以吴三桂使了个调包计,这样就对得起自己曾经效忠的明朝先帝。

结果吴三桂的杀害故主的黑锅一直背到现在!其中必有冤情,吴三桂反清祭永历,先杀了永历在祭奠永历,这不是很可疑的吗?而且满清篡改历史诬陷吴三桂那是有目共睹的。吴三桂公然藐视清廷,穿明朝服装,参拜永历,把永历接到昆明后也是以帝礼相待,待永历不薄,最后却杀害永历,手段残忍,前后差异怎么可能这么大?!这里肯定有猫腻!这其中蹊跷得很!!而吴三桂杀了假永历保护了真永历却能完全解释这些疑惑!

吴三桂使了一个苦肉计,和调包计,而且这两个计谋只能绝对保密!不能让世人知道!因为一旦让清廷知道吴三桂杀掉的是假永历,吴三桂把真永历藏了起来,那么吴三桂也将遭难。所以吴三桂自己都不可能告诉世人事实真相!

吴三桂真的要拿永历邀功,就应该派重兵把真永历押送到北京,让清军处决永历,他没必要亲自杀害故主,败坏自己的名声啊,这对吴三桂根本没任何好处啊,所以,吴三桂肯定杀掉的是假永历。为了保护真永历,所以才必须半路把假永历杀掉。

《余庆县志-人物》记载,南明遗臣钱邦岂隐居在松烟莆村,在古佛山西百里,南明灭亡后多年,一直使用永历纪年;邹宗孟隐居遵义,吕大器隐居黔中;李之华隐居湄潭;郑逢元隐居余庆、玉屏……但上述的这些南明重臣多数都是在南明朝廷迁徙到贵州之前隐居到当地的。

--------

这个可能性确实有。

--------

不知道是真是假,觉得吴三桂被康熙黑了,正所谓成王败寇。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