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宋浙东提举常平司提举吴公洪墓志铭
吴立梅 点校
吴康肃公芾为殿中侍御史时,力陈时政得失,为用事者所忌,使权户部侍郎,以解其言职。寻以集英殿修撰知金华,首以吏民利病问于祖谦,祖谦言:“无匿情。”及政行民悦,故信之不疑。时公仲子洪随侍,至是遂命受学于祖谦。
未几,有诏改公知绍兴府充两浙西路安抚使。将行,嘱祖谦勉洪之语甚至。洪处祖谦馆下,学日有进,肆笔成章,富丽有思致。祖谦恐其心外慕,特谕以学以为己之旨。自是操行卓然,动循规矩,略不以势利富贵累心。平居静处一室,布衣蔬食以自砥砺。其枯槁澹薄,人所不堪处者,洪处之裕如。祖谦益奇其志。洪天性明敏,于书无不读,过目辄成诵。好《左氏春秋》,为文辄效其体。
登干道二年进士第,授迪功郎、处州缙云县尉。擿奸发伏,人畏其明。民有据险自豪,不输租赋十余岁,吏莫能服。洪帖谕以祸福,即敛手听命。邻邑青田岁荐,饥民相聚为盗,四出剽掠,将犯缙云,势甚锐,人皆惊愕。郡檄洪捕。洪即日独骑,率步从千余,披山通道,觇贼所巢,乘夜突入,群盗不意来之甚速,相顾骇,遽一夕溃去。洪擒其首恶,绳之以法,谕其余党,使之自新。复激劝是县上户平粜,以济饥窘,民悉怀德。贼平,从循事郎除泉州永春县丞。
皇上以连岁旱饥,敕郡县筑陂塘为备。民惰不恭,吏为文具。洪推上德意,亲督理民,皆戮力作治如法。其年虽旱,犹得半稔。民感所为,颂德于道。入觐,改左承务郎,知南剑州将乐县丞,命署武安军判官厅公事。三年,授富教郎,知严州建德县事。政以宽厚简静为治先,教后刑,纲目严整,使人守之有常。举吏胥必先寒畯,权贵请属,一无所徇,人服其公。民以事至庭中,必降意审听,务尽其情事。有难处为之反复计虑,不以捷给为能。惟奸豪有犯,则用法不少贷。
邑有大姓周衡,藉势合党,侵占民田。洪治以罪,夺田归其主,威惠大行。复移书诸台,为陈时弊四事:一曰税籍不明,二曰赋役烦重,三曰饥民不赈、盗贼生发,四曰赃吏不惩、贿赂公行。论极恺切,览者动心。卒无有如洪意行者,论者惜之。里正之役苦于科扰,故多避匿。洪罢诸无名暴敛,调遣有序,日乐就役,至有争先为里正者。曰:“官无苛扰,吏不敢呼号村落间,此时不可失也。”郡守张敬夫叹曰:“吴君可谓贤令也矣。”遂以其事疏于上,勅升浙东提举常平司提举。
时郡邑税籍不明,小民田产为豪右所并,籍不能更。贫者有税无田,富者有田无税,洪悉为厘正。其籍不具则履亩均其税,民以便安。绍兴郡小民数百,以负赋系狱数年不能释。洪一旦白除之,皆感泣而去。干道壬辰冬,上诏提举司奏所部内凶歉。洪即入奏,首言:“宰相不能燮理,以致灾旱。而主计者调度不经,督赋苛急。监司州县希意避罪,无复以念民为心,民以重困。且以救荒之政如救焚拯溺,势不可缓。愿速诏有司禁止苛敛,蠲除旧逋,庶宽其流离饥殍之忧,息其无聊妄作之念。”又言:“常平法为救荒置,近年支移不补,名存实废,故连岁凶歉而莫之救。”上嘉纳焉。洪自知所言虽切中时病,与宰辅意多不合,遂纳禄而归。
洪之先世台之仙居石井康肃公知婺时,谓东阳文献之邑,民淳可居,尝构别业于是邑南岑,多往来于其间。至是,洪遂居之,故为东阳人。洪以康肃公墓在仙居石井申岙,祀礼间缺,即奉康肃公暨母衣冠,葬是邑西部乡龙王山之原,亦名“石井”,以为祭享之墓。每遇祭毕,即拉是乡之耆旧以享其肴。语及秦桧主和误国及康肃公刚直见忌事,辄感愤以致泣下。尝曰:“桧背君附寇,诬害忠良,使士气沮丧,吾恨不能为国抟杀此贼。天理如在,当笔诛万世。”闻者莫不悚然改容。
卒嘉定五年壬申十一月初二日,是年十一月十二日葬西部乡东疆之原。明年,其子楷衰绖,奉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金华王师愈之状,乞言以铭其墓。予念其父操履力学,足为世用,将欲其大发所蕴,以赞襄时政,岂意其止是耶!方且哀悼不已,其铭之请,可忍而辞之者耶?遂为述其事如此。
洪名,禹功字,生于绍兴十五年乙丑六月初二日亥时,享年六十有八。大父讳师锡,赠光禄大夫。父讳芾,登绍兴二年进士,累官直龙图阁学士、临海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四百户致仕,薨赐光禄大夫、少师,谥“康肃”。母元配郭氏,封夫人。继配马氏,封硕人。洪元配周氏,封夫人。继配赵氏,封恭人,俭淑静素,治内事肃然以庄。生男四:榳、楹,周氏出,居仙居湖山;楷、校与生母赵氏居东阳南岑。
呜呼!当我宋德隆兴之时,尝有诏命谏臣直言国政得失,谏臣虑有所碍,言皆嗫嚅。时洪为常平司提举,实非言职,因上命是司官言民事,而能首以“宰执失于燮理之弊”为对,可谓难也已矣!若使职居言路,其所言之忠直有裨于时政者,岂止于是哉!是宜铭。铭曰:
学以为己,仕以为国。克修厥为,用懋厥职。
信孚政通,泽流威赫,野殍怀仁,奸豪敛迹。
入告于廷,谠论正直。伟矣若人,厥德孔积。
奕叶其嗣,永也其食。东疆之原,乃尔元宅。
我其铭之,百世无斁。
(谨阅《仙居宗谱》,洪公与元配周氏合葬仙居石井,庵号“如幻”。谱载葬于东疆,亦衣冠墓也。)
峕
嘉定六年癸酉春月
国史院著作郎
东莱吕祖谦撰
【注】
吕祖谦(1137~1181) 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 (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曾邀集鹅湖之会,企图调和朱(熹)、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文章笔调犀利。所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等,编有《宋文鉴》、《古文关键》等。
吴洪(1145~1212),字禹功。东阳南岑吴氏嫡祖。从学于吕祖谦,布衣蔬食,静处一室。登乾道丙戌科萧国梁榜进士,历官宣教郎、建德知县。1171年,任浙东江西提举常平司提举,阶奉议大夫。因直言指责宰相燮理无方,获罪当道,乃于1172年冬辞官归里。赠中散大夫、仙居县开国男,食邑300户。1173年,奉父命定居东阳。
吕祖谦与吴洪为师生,但吕祖谦比吴洪早逝31年,因此,此墓志铭系后人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