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吴姓三鼎甲传略(探花篇上)
作者:吴甄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31         ★★★★★

吴姓三鼎甲传略⑹

【探花篇1 儒籍世家,青年才俊

——洪武4年(1371)辛亥科探花吴公达

吴公达(1347~?)字致中。浙江丽水人。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吴伯宗榜进士第三人。吴公达于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第二年,通过会试成贡士,殿试又考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初授户部主事,累官至吏部尚书。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四十尚载有其墓。

此科有三名朝鲜举子也参加了考试,但只有金涛一人考中,被授予安丘县丞。金涛以不通华语,请求回国。朱元璋下诏,命多给回国路费,派人护送而归。金涛归国后位至宰相。

吴公达是儒籍出身,治《诗经》,年二十四,二月初十生,曾祖艮之,在宋朝做官迪功郎,父亲世德是元代的乡贡进士,母亲刘氏,娶妻李氏,授户部主事。其中授户部主事一条可以纠正明王世贞《皇明异典述》之 “首甲不授翰林条”说 “洪武四年初开科,状元吴伯宗授礼部员外郎,第二、第三人郭翀、吴功达俱吏部主事”之误。同时他二十四岁中进士,相较于状元吴伯宗和榜眼郭翀三十八岁、三十三岁才中进士而言,也可谓青年才俊。除此,进士登科录中有关进士籍贯和出身的集中记载,也是研究明初科举考试与地域文化和社会史的重要资料。

《明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是明代范钦所藏,历经四五百年一直收藏到今天的孤本文献。清嘉庆间吴省兰辑《艺海珠尘》,曾把此书收入这部丛书,此外罕有收藏。加之自洪武四年开科取士之后科举考试中辍了12年,洪武十七年才重开科举试。所以这部孤本文献就尤为重要,它是我们了解明初科举考试的重要凭借,也成为明朝后来进士登科录编纂的重要范本和典范。

【探花篇2 建文潜踪,探花匿影

——洪武24年(1391)辛未科探花吴言信

吴言信(?~?),字号不详。福建邵武人。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黄观榜进士第三人。

吴言信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乡试中举。第二年就夺得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召诸王入宫受敕,亲自口占训练军队之令,命修撰练子宁、黄观、编修吴言信执笔记录在案,请皇长孙朱允炆亲自过目,并说今后使那些奸邪之人,不得以口舌蛊惑视听。

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自己的亲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政权。在这场争夺政权的残酷撕杀之中,探花吴言信不知所终,有记载说他举家死难。後入祀邵武鄉賢祠。清光緒《重纂邵武府志》有傳。

【考一】明·王世贞《科试考》:二十四年辛未,天下会试者六百六十人,取中许观等三十一人。廷试,仍赐许观第一,时年二十八。张显宗次之,吴言信又次之。上以连科状元出太学,召祭酒宋讷面褒焉。

【考二】《重纂邵武府志·卷之三·人物·忠節》頁四:吳言信,洪武二十四年進士第三人。除翰林院編修。一日,太祖罷朝,與皇長孫議邊事,召言信執筆,口授敕諭各臺鎮訓將練兵、察險易、造軍器諸機宜。撰既畢,太祖顧皇長孫曰:汝諦視之,當使邊塵不起,詒汝以安也。靖難兵起,不知所終。或謂全家死難云。(崇祀鄉賢)

【探花篇3 言不诡随,行不苟合

——嘉靖14年(1535)乙未科探花吴山

吴山(15001577),字日静,号筠泉。江西高安市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韩应龙榜进士第三人。

吴山于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嘉靖十四年(1535)殿试,世宗亲自出题,以敬天法祖立意。试毕,皇帝御批前三卷,在吴山的卷上批曰:敬为心学之极,此论好,可第三名。于是,吴山得中探花,官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升为礼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五年改吏部,后代王用宾为礼部尚书,第二年加太子太保。

当时严嵩为相,吴山与其是同乡,但无所附和。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听说吴山有一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便托大学士李本做媒。李本便以严世藩的名义请吴山喝酒下棋,李本用手掩住棋盘对吴山说:严长公之酒,公知何为?吴山说:不知也。于是李本便将婚姻之事向吴山合盘托出,吴山婉言谢绝,严世蕃知道后十分不悦。

世宗想让吴山进内阁,下谕旨给严嵩。吴山的儿子对父亲言道:皇上既然有此意,您何不去严府拱手行礼以表感激。吴山训斥道:大学士是靠拱手行礼得来的吗?严嵩果然暗中阻挠,吴山终未入阁。

府丞朱隆禧,考察不合格,被罢官,他投皇上所好献方术,反而晋升为礼部侍郎。朱隆禧死后,请恤,吴山不准。大学士靳贵的妻子早寡,到了晚年,有官员凑请为其旌表,吴山又不同意,内阁大臣徐阶为之说情,吴山正色言道:相公您难道是怕阁老夫人再嫁么?徐阶无言,此事遂罢。

国本未定,裕、景二位王府并建京城。嘉靖三十九年(1560),郭希颜上疏请景王及早回到自己的封地。这时,世宗忽然传谕礼部,准备景王之藩仪。严嵩明知皇上并没有让景王出京之意,想以此探得大臣们的心,便暗示吴山留景王以取悦皇上,吴山言道:三王居邸,形迹相埒,国本未定,人心危疑,已幸有旨,敢复迟耶?于是立刻准备好仪注奏上。景王不得已出藩后,司礼太监黄绵曾私下里对吴山说:你呀,将来能为偏氓就算幸运。让景王出藩根本就不是皇帝的本意。

嘉靖四十年(1561)二月,日食当天,浮云薄天,倏隐倏见。负责天象的历官上奏:日食不见,即同不食。严嵩为讨皇上喜欢,立刻让吴山上表称贺,侍郎袁炜也随言附和。吴山指着太阳叹道:日之食也,人皆见之,吾谁欺?欺天乎?于是仍然救护如常。世宗大怒,吴山只得承担罪责。世宗由此对吴山不满,示意吏科梁梦龙等弹劾吴山,可又畏惧公议。恰巧此时吏部尚书吴鹏贿赂案被揭发,世宗便将吴山与吴鹏一并罢黜,时人皆为吴山婉惜而对吴鹏称快。
吴山为人性方正有度,不苟诡随。穆宗即位,召吴山为南京礼部尚书,吴山坚辞不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端,享年76岁。

著有《吴文端集》等。

【探花篇4 一字之误,一案之冤

——嘉靖23年(1544)甲辰科探花吴情

吴情(1504-1582),原名汝威,字以中,号泽峰,无锡人,明代探花。青年时,性格温和,诵读经书,不求名利。19岁中秀才,嘉靖十年(153127岁中举人。曾三次参加礼部考试,均未考中,后住进庙中发愤攻读。明嘉靖二十三(1544)40岁的吴情参加殿试,阅卷大臣本事先定下吴情名列榜首。不料,在传胪唱名(宣布一甲名单)时,嘉靖皇帝听到吴(因北方吴与无同音)情姓名时,十分不悦,说:无情之人岂能居榜首。又称自己祈雨,夜里梦闻雷声。于是考官们遍阅进士姓名,终于找到了一位叫秦鸣雷的,遂置第一名,状元。可怜吴情,只因父母起名不慎,一字之差,丢了状元,降为探花。据传当时还流传一句打油诗: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只好拣便宜。

吴情殿试第三名及第,授翰林编修,历官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嘉靖四十年(1561) 七月,南京举行乡试,吴情和翰林侍读胡杰为主考官。这年无锡籍中举的竟有13名,引起广大考生的不满,社会议论纷纷,并有胡杰本非杰,吴情却有情之说,被诬为说道无情也有情,江南连中十三名。礼科给事中丘岳等弹劾说:应天府乡试录文既已公布,考试官吴情仍屡次更改,胡杰也不予以劝阻。更有甚者,说吴情有意偏袒其家乡的学子,而胡杰的家僮还有泄题的嫌疑。世宗不问青红皂白将二者俱调外省。吴情调广东任市舶提举,胡杰任广平府通判。朝廷由此规定,南京翰林院的史官,不得出任应天府乡试考官。

很久以后,吏部为其奏白冤情,此案方告平反,令吴情得以仍任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待读。不久,吴情抱病以原官职致仕归乡。吴情回乡后,不谈政事、不游山水、不进城市,更名为静端居士,居家教学子弟。他还捐田创办吴氏义庄,推行义田法。划出好田几十亩,将收成的十分之七供给催缴田赋的农民,作为赔补之用;十分之三补穷村上的穷人以及秀才赴乡试报考举人的路费。他无论写书信,还是作文章,从不言朝廷之事。晚年自号静端居士,卒年78岁。葬在无锡闾江的鸡笼山,后人称为探花山。

【探花篇5 清心寡欲,济世救时

——万历32年(1604)甲辰科探花吴宗达

吴宗达(1575~?)字上于,号青门。大明南直隶武进县北渠里(宜兴闸口镇)人。吴宗达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中举,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廷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与给事中刘文炳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读。天启元年(1621),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

吴宗达虽被指为东林党,但并未受到追究。当时魏忠贤气焰正盛,吴宗达遁迹家居,所以祸未及身。崇祯初年,魏忠贤伏法,吴宗达被重新起用为吏部右侍郎。廷推阁臣,列名第二,他举荐孙慎行自代。崇祯三年(1630)进礼部尚书,他与温体仁一同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参与朝政。不久,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崇祯为政严格,经常惩处大臣。吴宗达调和于宽严之间,多有裨益。曾有一台省官员得罪,崇祯帝一怒之下,即命处决。阁臣们相顾失色。吴宗达忙召集同官揭救,使台省得以不死。当时,崇祯帝十分关注边备情况,准备派遣宫中太监前往监视,吴宗达草疏力争。第二日,崇祯召见,说派遣中官出于不得已。吴宗达反复执奏,委婉而有力。

当时温体仁柄权,黜逐异己,庙堂无硕画,封疆无守御。崇祯七年(1634),给事中李世祺上疏弹劾温体仁并及吴宗达被谪贬。山东提学袁继咸上言:养凤欲鸣,养鹰欲击。今鸣而箝其舌,击而绁其羽。朝廷之于言官何以异此!使言官括囊无咎,而大臣无一人议其后,大臣所甚利,忠臣所深忧,臣所为太息也。且皇上乐听谠言,而天下误以攻弹大臣为天子所厌闻,其势将波靡不止也。崇祯帝以袁继咸越职言事,下旨切责。

吴宗达居内阁五年,匡济时艰,鞠躬尽瘁。期间正是奸相温体仁野心勃勃玩弄权术,陷害忠良,篡权夺利之时,吴宗达则为人正直,一时难展才华。他处事果断,宽严适度,关心他人。有言官得罪特旨都求助宗达,他总是与人为善,酌情相助。因此,深受朝臣、言官的爱戴和尊重。

崇祯七年(1634),曾出任会试主考官,号称得人。这年,吴宗达晋少师、中极殿大学士,吴宗达坚辞不拜。吴宗达平时清心寡欲,没有什么癖好,而且生活俭朴,衣着朴素,终身不改。崇祯八年五月,终因积劳成疾,累疏乞归。死后谥文端。

吴宗达平生酷爱诗词创作,其一首《前调》被《四库全书》收录:蕉长青笺,笋抽斑管,闷怀欲写无多。天公听启可否? 竟如何,小构数椽茅屋,须傍取千顷澄波。扁舟系、酒筒茶灶,随意泊烟萝。

心知三两客,朝朝暮暮,百遍相过,且醉醒,任量雅谑狂歌,风雨不妨闭户。凭栏处,嫩蕊柔柯,沉吟久、才情标格,千载忆东坡。

全曲意境苍凉,表达了词人郁闷愤懑和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遗著有《涣亭存稿》存世。

【探花篇6 插手冤案,涉足阉党

——天启5年(1625)乙丑科探花吴孔嘉

吴孔嘉(15881667),字符会,别号天石。安徽歙县人。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余煌榜进士第三人。

吴孔嘉得中探花后,授翰林编修。翌年,参与编修《光宗实录》,极力讨好魏忠贤。后因参加了《三朝要典》的编撰,被列为魏忠贤逆党。直到福王时,才被重新起用,并为其翻案。 崇祯时,魏忠贤(阉党)倒台,吴孔嘉被黜为民,回到歙县后,居住在曲水园,长年闭户不出。

黄山案是发生于明朝天启年间的一宗冤案,与魏忠贤权倾朝野有关。吴孔嘉的父亲与吴养春意见不一,众辱之,孔嘉之父因郁郁死。吴孔嘉将其父的死归咎于吴养春。成年后,吴孔嘉寄居黄山祥符寺发愤攻读,6年间竟在帐上写满了字,借以渲泄内心的仇恨。就在吴孔嘉高中探花的这一年,烧毁近30年的皇极、中极、建极三殿重建工程议决,提议采取黄山木材,供殿工使用。吴养春听说这个消息后大为不安,欲疏通关节,以期打消黄山采木的旨意。吴孔嘉诱使吴养春的恶仆吴荣诬告吴养春霸占了黄山,魏忠贤早对三吴文儒不满,欲借此杀三吴名士。诬陷吴养春赃银六十余万两程梦庚等赃银十三万六千两,最后吴养春父子皆惨死狱中。魏忠贤又遣主事吕下问、评事许志吉前往徽州籍其家,株累者数百家,知府石万程不能忍受,弃官而去。张体干诬告扬州知府刘铎结交道士方景阳,诅咒魏忠贤,最后刘铎被处死。

明清之交,顺治初年,家乡的老百姓被大清军吓得抱头鼠窜。吴孔嘉冒着生命危险拜见清军提督,请求不要滥杀无辜,老百姓才得以平安。

吴孔嘉入清后其它事迹不详,后于清康熙六年(1667)死去,终年80岁。着有《玉堂际草》、《臣鉴汇编》、《知非录》、《后乐堂集》等。

 

文章录入:吴甄源    责任编辑:吴甄源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