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恩师吴元训先生
吴元训先生是陕西师大教育学院离休多年的老教授,是我30年前读研究生时的指导教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老教育家和史学家。2012年4月25日22时06分,先生走完了他97年的生命历程、学术生涯,安详地与世长辞了。虽然先生年事已高,我们已有思想准备,但噩耗传来,仍感万分悲痛。因为一个多月以前,他还与余长谈一个多小时,关心时政与教育,思维敏捷,兴致很高。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是永诀,现在想起来真是伤感不已。先生的学行,便一幕幕重现眼前。
一、 早年刻苦求学
先生祖籍安徽省合肥市人,1916年正月18日(农历)出生于天津市,幼年的他看到父亲用功好学,工作认真,养成了好学的习惯。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凭着刻苦自励,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学了一年美术又转学教育,在校时曾获奖学金,1940年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接着又考入北京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专业,在校时获美国哈佛大学罗氏基金委员会教育奖学金。1941年8月至1942年6月在冉村燕大教学实验区做农村儿童教养的调查研究,同时撰写硕士论文并兼教农村小学。1943年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学者的风范
先生研究生毕业后,即被聘请到当时成都四川统计处,编写四川教育概况,后又在成都女子高级职业学校任统计科主任。1945年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聘其为讲师。在这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指数》。这是一本高级职业学校课本,当时曾在一些职业学校使用。1946年8月又被陕西省立师专陕南分校聘任为副教授。1947年8月开始任国立西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新西北大学成立,吴先生任该校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后经当时学校党总支研究决定,校长侯外庐发聘书(西北大学聘函 兼字第42号),任教育系助理系主任。1954年 8月,西大师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吴先生任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60年7月起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78年教育系恢复、重建时,吴先生奔走各地,网络贤才,广招旧部,为教育系的重建做出了重大贡献。系成立后,先生又任教育史教研室主任兼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同时还是“外国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创建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三、教育家的业绩
先生一生勤奋耕耘于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其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指数”、“社会学”、“教育学”、“中等教育”、“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法”、“外国教育史”、“英语”、“英文教育专著翻译”等。主要学术观点有:1、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教育的发展,反转来文化教育的发展又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2、培养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以德为先。3、治学之道在:先打好基础,然后由博而专,再由专而博,螺旋上升。关键在:勤奋努力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和掌握新信息和资料。
四、教育史家的贡献
先生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教育史领域。他著、编、译的书籍除1946年在正中书局出版社出版的《指数》以外,还有《西方教育史》,(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198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孔子教育思想研究》(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1987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中世纪教育文选》(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问题史》(1991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其著、编、译的书籍共约300余万字,可谓著作等身,在全国教育史学界有很大影响。
先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在全国教育学会、全国比较教育学会、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等学术研讨会上结集发表的有:《三个面向与科技教育》《新技术革命与普通教育的改革》《创造力及其培养》等七篇。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外国教育》发表的有:《教育始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评苏格拉底的问题法》《关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六篇。在《陕西教育》《陕西日报》发表的有:《智育第一辨析》《国外普通中学发展的趋向》《提高思想能力的七种方法》等11篇。在《陕西师大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发表的有:《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康帕内拉的教育思想》《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等十篇。在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辞典》发表的辞条有:《设计教学法》《道尔敦制》《温纳特卡制》《古印度教育》《哈拉巴文化》《经院哲学》等84条。在丛书 《外国教育家评传》《外国教育通史》发表的有《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等等。此外,曾主持完成:1、“七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的研究论文报告。2、“八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我国民族优良道德教育传统与我国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研究”的研究论文报告。以上两项研究报告共约20万字。透过这些近乎量化、琐细的描述,我们确实看到了老一辈学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五、社会工作与晚年休闲
先生在教学科研百忙中,还承担不少的社会工作。他曾任西安市雁塔区、碑林区人民代表,西安师范学院首届工会主席,“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西安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先生为人心胸开阔,热爱生活,坚持文体活动,好打太极拳,尤喜丹青。96岁高龄,仍挥毫泼墨,写意作画,颇显功力。所以晚年的他仍是一个思想敏锐,耳目清新的健康老人。
斯人已去,丰功长存。恩师吴元训先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史学科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人们将永志不忘。其学行、为人是我们后学永远的榜样!
当下,教育史界的前辈日趋凋零,令人不胜伤感。吾辈既需承继前辈事业,推进学科进一步的发展、繁荣。
愿以这篇短文,祭奠先生的在天之灵。
著名学者、教育家、史学家吴元训先生千古!
2012-4-26 晚草于寓所
+++++++++++++++++++++++++++++++++++++++++++++++++++++++++++++
陕西师大教授吴元训因病逝世中央领导表示悼念
日期:2012-05-05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2012年4月25日20时,陕西师大知名专家吴元训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吴元训逝世后,温家宝、刘延东委托教育部办公厅对吴元训先生的逝世表示悼念,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并请代送花圈。习近平、李源潮委托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传真,转达了习近平、李源潮和中央组织部领导对吴元训逝世的悼念和对其家属的慰问,并请代送花圈。
吴元训,男,1916年生,安徽合肥人,陕西师范大学原教育系教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家。1940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女子高级职业学校、西康康定国立师范学校任教。1945年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1946年8月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陕南分校副教授。1947年8月任国立西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1949年5月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教育系助理主任。1954年8月任西安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60年7月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8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教育史教研室主任。1987年3月退休。2009年教育部发文告知,吴元训同志被列入中组部掌握的知名专家名单。
吴元训长期从事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教育学》、《 教育统计》、《外国教育史》、《英文教育专著翻译》等课程;编著出版《西方教育史》、《孔子教育思想研究》、《中世纪教育文选》、《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等7部学术著作;发表《教育始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评苏格拉底的问题法》、《关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30余篇研究论文;主持完成 “七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和“八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我国民族优良道德教育传统与我国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研究”。
吴元训曾任西安市雁塔区、碑林区人民代表,西安师范学院首届工会主席,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西安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吴元训病重期间及逝世后,该校党政主要领导及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离退处、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先后赴其家中慰问看望。吴元训家属遵照其生前遗嘱,丧事一切从简,不发讣告,不设灵堂吊唁,不搞遗体告别仪式。
++++++++++++++++++++++++++++++++++++++++++++++++++++++++++++++++++++++
古城西安简朴的葬礼
——陕西师大特约记者师石报道
国内著名学者、教育家、史学家、中共中央组织部特批的全国95岁以上有贡献的专家、陕西师大教育学院吴元训教授,走完了他97年的生命历程和学术生涯,于2012年4月25日06分仙逝于西安医院,享年97岁。
吴老生前十分厌烦某些人铺张浪费的豪华葬礼,认为那是劳民伤财、折腾活人、不符合逝者愿望的多余之举;且易铺张攀比,毒化社会风气。所以他生前多次遗言家人、亲友和学生,不要和别人在这方面攀比。自己若撒手西归,丧事一定要从简,不搞任何仪式。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平平静静离世。
吴老的后人、亲友们严格依照先生的遗言办事。逝世的当天和以后两天,吴老的寓所周围,没有人们习见的重重叠叠的花圈、挽幛之类,和往日一样的平静;室内也没有烟雾环绕的灵堂。先生的彩色遗像放置在鲜花丛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校领导、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亲友、同事、学生二百多人,先后来到吴老寓所,向吴老遗像三鞠躬,并向吴老家人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的慰问之意,吴老家人则向吊唁者送上经过审定、自制的吴老的生平简介,以悼念这位有功于中国教育事业和陕西师大发展的老学者,有些亲友愿效他人之举,给吴老随奠礼,也被吴老家人婉言谢绝。
葬礼当天,吴老家人联系西安三兆殡仪馆,由子女、亲友简单悼念,宣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肥师范学院等单位及专家、学者的唁函和唁电;随后即护送吴老遗体火化;并表示三年祭奠期满后,吴老的骨灰将洒向他生活、工作过的校内花园之中。
比起某些富豪人士几百万的奢华葬礼,陕西师大吴老先生的葬礼似乎显得有些寒酸;比起当下社会互相攀比,大肆铺张,为葬礼规格等闹得不可开交的某些人,吴老的家人似乎有些“另类”。但它确使吴老的遗愿得以认真、不走样的兑现,或许,这种简朴的葬礼,对我国的丧葬改革能起到一点微薄的推动作用。
+++++++++++++++++++++++++++++++++++++++++++++++
吴元训,男,汉族,祖籍安徽省合肥市人,1916年正月18日(农历)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9月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委员。
吴元训教授幼年就看到父亲用功好学,工作认真,后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从小就养成好学的习惯。他幼年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学了一年美术又转学教育,在校时获奖学金,1940年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接着又考入北京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专业,在校时获美国哈佛大学罗氏基金委员会教育奖学金。1941年8月至1942年6月在冉村燕大教学实验区做农村儿童教养的调查研究,同时撰写硕士论文并兼教农村小学。1943年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吴先生毕业后被聘请到成都四川统计处编写四川教育概况,后又在成都女子高级职业学校任统计科主任。1945年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聘其为讲师。在这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指数》。这是一本高级职业学校课本,当时曾在一些职业学校使用。1946年8月又被陕西省立师专陕南分校聘任为副教授。1947年8月开始任国立西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新西北大学成立,吴先生任该校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后经当时学校党总支研究决定,校长侯外庐发聘书(西北大学聘函兼字第42号),任教育系助理系主任。1954年 8月,西大师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吴先生任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1960年7月起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78年教育系恢复、重建时,吴先生奔走各地,网络贤才,广招旧部,为教育系的重建做出了重大贡献。系成立后,先生又任教育史教研室主任兼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同时还是“外国教育史”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创建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先生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指数”、“社会学”、“教育学”、“中等教育”、“教育统计”、“教育实验法”、“外国教育史”、“英语”、“英文教育专著翻译”等。
吴先生主要学术观点:1、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教育的发展,反转来文化教育的发展又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2、培养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三者以德为先。3、治学之道在:先打好基础,然后由博而专,再由专而博,螺旋上升。关键在:勤奋努力钻研,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创新,有自己的观点和掌握新信息和资料。
吴先生著、编、译的书籍有:《指数》,1946年正中书局出版社出版;《西方教育史》,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杜威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研究》,198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孔子教育思想研究》,198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1987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中世纪教育文选》,198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问题史》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发行。著、编、译的书籍共约300余万字。
吴先生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在全国教育学会、全国比较教育学会、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等学术研讨会上结集发表的有:《三个面向与科技教育》《新技术革命与普通教育的改革》《创造力及其培养》等七篇。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外国教育》发表的有:《教育始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评苏格拉底的问题法》《关于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等六篇。在《陕西教育》《陕西日报》发表的有:《智育第一辨析》《国外普通中学发展的趋向》《提高思想能力的七种方法》等11篇。在《陕西师大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发表的有:《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康帕内拉的教育思想》《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等十篇。在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辞典》发表的辞条有:《设计教学法》《道尔敦制》《温纳特卡制》《古印度教育》《哈拉巴文化》《经院哲学》等84条。在丛书 《外国教育家评传》《外国教育通史》发表的有《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等等。此外,曾主持完成:1、“七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的研究论文报告。2、“八五”全国科研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我国民族优良道德教育传统与我国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研究”的研究论文报告。以上两项研究报告共约20万字。
吴元训教授在教学科研百忙中,还承担不少的社会工作:曾任西安市雁塔区、碑林区人民代表,西安师范学院首届工会主席,“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西安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自1999年老伴因病卧床后,吴先生几乎担负了全部护理工作,从而使老伴能平稳地安适地治病、养病,战胜病魔。这件事,对一个年届90岁的老人来说,无疑是艰辛的,但是吴教授却能自觉、乐观地为相伴近60年的老伴全心全意地服务。他这种“夫妻相亲相爱、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精神得到大家的称赞。
吴先生为人心胸开阔,热爱生活,坚持文体活动,好打太极拳,尤喜丹青。93岁高龄,仍挥毫泼墨,写意作画,颇显功力。所以他现在仍是一个思想敏锐,耳目清新的健康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