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二十世纪文化伟人吴稚晖先生 (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雪堰第一世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9           ★★★
  简介 

       吴稚晖是清未民初反清革命家、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无政府主义思想家、中国近代教育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中国国民党元老,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著作《吴稚晖先生全集》、《上下古今谈》。

吴稚晖是天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校友,先后在这两个学校教过书。还是法国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中法大学的创办者和校长。

吴稚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提倡并臻力科学与教育,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官衔无数却不入官门,一生以教书卖字为生。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

蒋梦麟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名人”殊荣的华人,1963年第十三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 是现代中国人在文化学术界享有此国际荣誉的第一人。

家庭简历  吴稚晖属于雪堰吴氏东分六房十九世,祖父吴凤喻,字季寿;父亲吴有成,字屺峰,到吴稚晖都是单传。吴稚晖出生在同治四年(1865年)农历二月二十八,因为到了农历月底月亮一早就出现在西边而称为“眺”,所以取名吴眺,后改名为敬恒。因敬慕南朝诗人谢玄晖而取字“稚晖”。

吴稚晖母亲姓邹,是无锡北门江尖望族之女,太平天国动乱之时,避难到雪堰,年18嫁于吴有成,20岁时生了吴稚晖,25岁时因病不幸早逝,吴稚晖年仅6岁。母亲病危的时时候,吴稚晖曾经拿了笤帚跪在院中石头上,向天哀告救母命。后来吴稚晖多次对亲友说,将来要把那块石头嵌在房屋壁上,题名“跪母石”,这块石头开始保存在由吴稚晖一手创办的道南中学(现雪堰中学),现回归了雪堰吴稚晖的故居。

夫人袁云生是无锡江尖袁文灏的长女,育有一子二女,儿子名详字叔薇,长女名芙字孟蓉,次女吴渠去世较早。

早年经历 

吴稚晖祖上几代都以种田为生,家境贫困,吴稚晖的祖父死时,只能买口有缝的松木板棺材,然后用纸把缝煳起来。母亲去世下葬时,只能在身下层衬以稻草。外祖母陈太夫人可怜他,就把6岁的他带到无锡抚养成人,所以吴稚晖一口无锡话,至老未改,许多人把他当作是无锡人,吴稚晖总是笑着说:“说我武进入可,无锡人可,总之,是中国人也。”。其实吴稚晖的普通话、日语、法语、英语都讲了非常标准,之所以只讲无锡话,是终身不忘外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故乡情。

吴稚晖的外祖母陈太夫人出身于无锡名门陈家,是民国文化名人陈西滢的太姑奶奶,所以吴稚晖是陈西滢的表叔。陈西滢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评论家、学者、自由主义知识分子,1946年出任民国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常驻代表,是民国才女作家兼画家凌叔华的丈夫。陈西滢最初留学英国就是由吴稚晖带去的,当时陈西滢仅15岁。

吴稚晖出生时正值太平天国结束,外祖母尽管家境困难还是在吴稚晖7岁时送进了无锡私塾读书。他天资颖特,学习刻苦。在吴稚晖十五六岁时,生活更是窘迫,往往断炊,衣衫褴缕。每逢学馆收缴学费之时,外祖母与吴父伤透脑筋,总需十天、半月时间筹措学费勉强缴上,供再继续念书,吴邹两家生活苦极。吴稚晖后来回忆:“十五、六岁时,处境骤窘,往往断炊,夜卧绳床,老被寒如铁,外祖母年迈不胜寒。”。1882 年18岁的吴稚晖应聘到“东林书院”担任私塾教师,外祖母将自己的皮背心典当后给他买了一件布袍,免得他衣衫破旧地走上讲台。后来吴稚晖把教书一年所得的18元钱为外祖母置了一床新棉被,吴稚晖对外祖母的感情极深,说是“其恩至笃”。

1887年吴稚晖23岁考中秀才,1889年,他25岁考进江阴南菁书院读书,南菁书院当时是培养考进士的学校。入学第一天,他去谒见书院山长黄以周,目睹黄以周的座案上有"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八个大字,给他以深刻的印象,他曾自称:一生只认得真理的是非,而不做调人。1891年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而中举前不久外祖母去世。

吴稚晖幼年和青年时期备受生活的艰辛,深知民生疾苦和社会的不合理,这奠定了他一生孜求社会改革的政治抱负,也养成了终身俭朴甘于清贫的品格风范。

出国留学,创导革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惨败、1895年戊戌变法失败都给了吴稚晖很大的刺激,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后来他到天津北洋学堂(现天津大学)教书,1897年冬放年假,他就去北京南海会馆拜访了康有为,大家谈到最重要的问题乃八股、小脚、鸦片三害,吴稚晖认为除此三害,要从自己做起,他说:“八股,我们可以自动不赴考;小脚,可以不缠;鸦片,可以相戒不染。”他还写了一个3千字的摺子,在1898年春节那天地候在彰仪门大街,拦下了朝贺回宅的瞿鸿禨,请他专呈光绪皇帝,但瞿鸿禨说:“你的摺子还有可以商量的地方,我带回去细看再说”,然后轿即如飞而去。过了一天,吴稚晖知道不会有什么回音,便离京返回天津。

1898年6月,吴稚晖应蔡元培邀请,到上海南洋公学任教,从此吴稚晖和蔡元培成为推动社会改革创新的毕生挚友。这时,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他闻讯后就在无锡崇安寺创办三等学堂响应变法,推行新教育,并与朋友约定不再读线装书,又改名“敬恒”以自警,认为唯有“敬”与“恒”方可肩天下之重任。

1901年3月,吴稚晖离开教书的南洋公学,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

不久,国内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办新学堂。他便在这年12月份从东京回到广东招收学生,准备办学,但和官场内幕一接触就深觉与他个性格格不入,便掩鼻摇头而去。1902年他便带了26个少年再赴日本,自己仍入高等师范。时清驻日使为蔡均,吴稚晖请求他保送江苏、浙江、江西自费学生9人入成城学校, 那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一年后即可升入士官学校,但蔡均不答应保送。吴稚晖与孙揆均带着蔡锷等26个学生赴使馆与蔡均争论,吴稚晖伶牙利齿,据理力争,其余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亦广为声援,相持至一星期之久后,蔡钧恼羞成怒,竟叫日本警察以“妨害治安”罪名,驱逐吴、孙二人出境。吴稚晖气愤异常,写下了绝命书,愤而投水自杀,幸被警察所救。在被迫登上法国邮船回国时,正在日本的蔡元培先生闻讯赶到船上护送他回国。吴稚晖由这次事件,清醒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回到上海后,便在欢迎大会上慷慨陈辞,痛斥清廷腐败,丧权辱国,由此走上了鼓吹革命的道路。

天气: 多云 28℃ ~ 36℃ 西南风 3-4级

2011-7-3(农历辛卯年六月初三)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