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镒(1916-),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60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8年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征镒童年时先入家塾,1929年就读江都县中,1931年考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7年本科毕业。1940年-1942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张景钺教授(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是我国植物形态学和植物系统学的开拓者。吴征镒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后曾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云南省科协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研究员,《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主编。他自1980年后任美国植物学会终身外籍会员,瑞典植物地理学会名誉会员,前苏联植物学会通迅会员。1997年当选世界自然保护协会ISCN理事。2008年1月8日,吴征镒院士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
吴征镒院士自1936年起从事植物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先后去过除非洲之外的四大洲观察植物。多次组织领导了全国、特别是云南植物资源的调查,并指出植物的有胩物质的形成与植物种原分布区及形成历史有一定相关性,对以上各学科的造诣日深,提出了指导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迄今为止,己发表140多篇各类论文,并主编或编写了数10部学术专著。他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发现并发表了1300个以上新分类群(植物亚科、族、组等新等级不下10个,新属10个),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吴征镒院士多年来专心从事以中国植物为中心的东亚植被和区系研究,潜心研究生物多样性,编著了大量宝贵文献,为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和其它有关研究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nal COSMOS Prize 1999),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吴征镒院士的兄长分别是著名医学家吴征鉴院士和著名物理化学家吴征铠院士。五个兄弟中,有三位院士吴征铠、吴征鉴、吴征镒,一位著名文史学者、戏曲学家吴白陶(征铸),以及资深工程师吴征莹。
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2008年1月8日上午10时,人民大会堂,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万众瞩目的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花”落两家,其中一位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
这位老人一生研究植物,可家里却什么植物也没有种——他把植物都装在自己的大脑里了。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由吴征镒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就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以他为代表的3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共80卷126册的《中国植物志》是中国首部植被专著,记载了301科、3409属、31155种植物。
为花木建立“户口簿”
吴征镒在世界科学界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这种赞誉来自于吴征镒对植物学研究的热爱和数十年的潜心积累。多年来,吴征镒有个习惯,就是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部照相机,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就算是看上去很寻常的花草树木,也会仔细地拍摄下来。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资料室的一角,放置着植物学家们常年积累的中国植物卡片,其中,有3万多张是吴征镒1938年到1948年这10年间制作的。拉丁学名、发表时间、文章名、发现者、标本号和模式标本照片……一张巴掌大的卡片上,吴征镒用自成一体的“蝇头小楷”工整地将各个植物的资料记录得详详细细。在西南联大生物系任教的时候,吴征镒在茅草房里创建了一间用破木箱和洋油筒建成的植物标本室,这个极为简陋的标本室竟然拥有两万多号标本。
解放初期,吴征镒才30多岁,就已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同时他还兼着行政职务,有时开会会间休息10分钟,他还去标本室看标本。晚上电话比较多,他有时候就把电话搁一边,专心做研究。即使在“文革”中受冲击等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吴征镒也没有放弃对植物的研究工作。那时候,吴征镒被剥夺了工作权,而在他被强迫去昆明郊区黑龙潭田间劳动的时候,白天,他在锄地时记下看到的各种植物,晚上回到小屋后就赶紧悄悄写出来、归类,就这样完成了9万字的《昆明黑龙潭地区田间杂草名录》。
共80卷126册的《中国植物志》是中国首部植被专著,全套著作共5000万字,并有5000余幅图版,记载了301科、3409属、31155种植物。可以说,该书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簿”,基本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中国植物志》工作于1959年启动,2004年全部书稿编辑完成出版,历时45年,吴征镒全程参与、领导,完成了全套著作约三分之二以上的编辑、研究任务。
1988年,吴征镒代表《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与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H.Raven博士签订了《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of China》,吴征镒任中方主编。目前,该书进展顺利,已完成全书25卷的过半数。《Floraof China》的出版在国际植物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植物走向世界极为关键的一步,提高了中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平和地位。
2006年,90岁高龄的吴征镒率领弟子着手整理研究我国清代著名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及其《长编》,开启了中国植物考据学研究的新篇。2007年1月,91岁高龄的吴征镒又接受中华大典主编任继愈的委托,担任国家编纂的《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并且兼任《植物学分典》主编。此时,吴征镒的眼疾已经很严重了,家人反对他参与这项繁重的工作,但是吴征镒说,“我不做,谁来做?”吴征镒说,只要有生之年,他都要工作下去,他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希望把《中华大典》的《生物学典》能够编完。
有一次,吴征镒考察云南文山西畴植物,在密林里跌了一跤坐到了地上,突然看见一株白色寄生植物,立刻拿在手上仔细察看……
摔跤“摔”出的新纪录
与很多科学研究一样,植物学研究离不开多种环境下的野外考察。世界五大洲,吴征镒走过了除非洲以外的四大洲。吴征镒花甲之龄时还一次次到西藏、新疆等地考察,足迹留在了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和塔什库尔干的沙漠里。80岁高龄时,吴征镒还去台湾考察植物。走遍了全国所有省市,让他最难
忘怀的是西藏之行:“当我们从唐古拉山下来时,天空是那样透明、那样蓝,背后是雪山,前面是大草原,沼泽地里牛羊成群。心胸顿时开阔,什么劳累、什么烦恼都没有了,非常非常痛快。”1974年,吴征镒从“牛棚”解放出来。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两年之中,他两次进藏,前后行程两万多公里。
西双版纳是云南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也是吴征镒学术考察最频繁的地方。每逢雨季,热带雨林的红土地一片泥泞,吴征镒是平脚板,又因他有“只顾眼前不顾脚下”的习惯而吃尽苦头,在红泥巴路上不知滑了多少跤,全身糊满红泥。因此,大家送了吴征镒“摔跤冠军”的雅号。有一次,吴征镒考察云南文山西畴植物,在密林里跌了一跤坐到了地上,同行的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担心他跌伤了。吴征镒却不急于起来,左顾右盼,突然看见一株白色寄生植物,立刻拿在手上仔细察看,认出是锡杖兰。有了“重大发现”,吴征镒对大家说:“这里有个植物,是中国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