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1933)女。字紫英。安徽枞阳人。室名小万柳堂,人称万柳夫人,又室名帆影楼、悲秋阁(为纪念秋瑾而建)。积极赞助秋瑾从事革命,秋瑾遇害后为秋瑾代传,书墓表。诗文、编印《小万柳堂书画目》等,并于其家乡创办鞠隐小学。工书法,小楷寓韶秀于刚正。
千古奇女吴芝瑛
今年是秋瑾女侠就义整100周年。由此,我想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女杰,中国民主革命、妇女运动的先驱,秋瑾的义姐,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吴芝瑛。
与秋瑾相识
吴芝瑛,字紫英,别号万柳夫人,室名小万柳堂,又室名帆影楼、悲秋阁。我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女诗人、女书法家。她与秋瑾、徐自华被称为近现代“三才女”。 吴芝瑛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二十日生,安徽桐城人。其父吴康之,号鞠隐,曾任山东宁阳、禹城等县知县,工书法,善词章。留有《鞠隐山庄诗集》。其堂叔吴汝纶,是清末桐城派代表人物,我国近现代文学巨匠。其堂弟吴北江,继承父亲吴汝纶衣钵,也终成一代文化宗师(笔者《永远的吴北江大师》一文,有较详细介绍)。
光绪十一年(1885年),吴芝瑛与江南名士,无锡的廉泉(字南湖)结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随夫移居北京。因其家族名重,吴芝瑛曾被慈禧太后点名召见。吴芝瑛的丈夫廉泉与秋瑾的丈夫王子芳同在清廷为臣,并均家住宣武区菜市口西,南半截胡同。由于谈吐投缘,志趣一致,吴芝瑛、秋瑾二人一见如故,遂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式结拜为金兰之好,誓拟生死相许。吴芝瑛长秋瑾7岁,是为大姐。
不久,秋瑾和丈夫发生了婚姻危机。吴芝瑛也感到秋瑾丈夫王子芳是一纨绔子弟,不配秋瑾。遂应秋瑾之请,接秋瑾到自己家中住下,支持秋瑾与王子芳脱离关系。并赠秋瑾一联:貌合神离,有距离难成眷属;同床异梦,无缘分何必夫妻。 秋瑾与王子芳离婚后,于1904年东渡日本,吴芝瑛又倾囊资助,并在北京陶然亭为她饯行。又赠一联:驹隙光阴,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此联说的是,时间过得很快,姐妹交好还不到一年,就要云散风吹,天各一方了。这哀婉的诗句,催人泪下,读后,人们无不为姐儿俩的生离死别而伤感,同时,也为他们之间这种如此短暂,竟又异常深厚的友谊而称奇。
在这同时,吴芝瑛与上层权贵矛盾激化。原因是,庚子(1900年)之乱后,清政府为赔偿西方巨额赔款,加大对百姓的盘剥、征敛,其残酷,几让百姓无法活命。为此,吴芝瑛仗义代百姓执言,上书朝廷,提出 “产多则多捐,产少则少捐,无产则不捐”的主张。但这却极大损害了权贵、富豪的利益。因此,吴芝瑛招致权贵富豪的非议与仇视。
光绪三十年(1904年),吴芝瑛劝丈夫辞去官职,与丈夫归隐居于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因此,吴芝瑛又自号“万柳夫人”。 1906年秋瑾回国,与吴芝瑛重逢上海,吴芝瑛又书赠一联,对秋瑾投身革命表示了坚决支持和热情赞颂:“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岂料第二年(1907年)秋瑾就献身革命
至此,必须讲到徐自华女侠。
徐自华(1873——1935)浙江石门人,其父杏伯老人为文坛宿儒。徐自华因少年守寡,儿女早夭,孑然一身,故别署“寄尘”。徐自华幼承家学,师从南社大诗人陈巢南,诗文拔萃超群,人品刚烈脱俗。留有《听竹楼诗集》《忏慧词》、《秋心楼诗词》等专著。 秋瑾和徐自华曾在浙江浔溪女学同为教师,二人身世类似,志趣相投,于是一见如故,相互敬慕。后,徐自华和秋瑾赴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其时,吴芝瑛也刚好从北京迁家上海。 三人遂共结金兰。吴芝瑛年纪最长,为大姐,徐自华次之为二姐,秋瑾最少,为小妹。 吴芝瑛、徐自华两人作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二人曾在经济上多方资助《中国女报》。报纸停办后,秋瑾回浙江组织起义,徐自华曾随秋瑾一起秘密勘察杭州城内外的道路,绘为军用地图。当时,看到秋瑾起义缺乏经费,徐自华变卖了家产交与秋瑾;秋瑾大为感动,退下手腕上的翡翠手镯相赠。在拜祭岳庙时,秋瑾曾拜托徐自华,如果起义失败,自己遭遇不测,请她将自己葬在岳王坟侧。
义葬秋瑾
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六月初六日,秋瑾在家乡浙江绍兴轩亭口就义。其族人慑于清廷血腥恐怖,怕受株连,不敢收葬她的遗体。后来,秋瑾的哥哥赶回绍兴,草草收殓了妹妹尸骨寻地暂厝。后,徐自华冒生命危险,于大风雪中,强涉钱塘江,将秋瑾遗体由绍兴移至西子湖畔。后,又与吴芝瑛一起,十次迁徙、转移英烈遗骸。最后,姐儿俩按秋瑾生前遗愿,买下岳王坟侧的一块墓地,正式安葬了秋瑾。
安葬秋瑾后,徐自华含泪撰写了碑文。吴芝瑛不顾当时病重,写了《秋女士传》、《记秋女士遗事》二文,寄托对女侠的哀思。并亲笔书写了徐自华的碑文,刊于石上。秋瑾墓完善后,吴芝瑛、徐自华酹酒墓前,赋诗祭悼:吴芝瑛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济愧偷生。搏沙有愿兴亡楚,击浪无锥铲暴秦。国难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酒悲歌泪涕横。” 她们对小妹秋瑾“其狱之冤,其遇之酷”极为悲愤。其抚碑一哭的忠义之情,令天地为之更色。
自此,,徐自华以秋瑾的名字办了“秋社”和“上海竞雄(秋瑾之号)女校”以示忠诚烈士的决心。秋瑾的女儿灿芝长大成人,她又将秋瑾所赠的翡翠镯交还给了灿芝。吴芝瑛则在自己的住所“万柳堂”供起女侠遗像,并改称“万柳堂”为“悲秋阁”。还书下二联,一诗,公开表示,愿以身家生命保护秋氏家族。
联一是:
叛家庭,反清满,一腔血,一身胆,雪剑鸟枪侬革命;
埋侠骨,送英灵,一坏土,一把泪,斜风冷雨我悲秋。
联二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志未酬,香已消,秋风秋雨山阴道;
义结金兰,情同手足,妹荣归,姐耻在,切齿切骨万柳堂。
诗为:
爰书滴滴冤民血,能达君门死亦恩,
今日盖棺论难定,轩亭谁与赋招魂。
天地苍茫百感身,为君收骨泪沾巾,
秋风秋雨山阴道,太息难为后死人。
吴芝瑛、徐自华义葬秋瑾的举动,让清政府大为震怒,丧心病狂地将秋瑾墓平毁(秋瑾灵柩由其兄运回绍兴,后,移葬于湖南湘潭。),并扬言要捉拿吴、徐二人,对她们这种“乱党、忤逆”行为严加惩处。但吴芝瑛、徐自华二女侠毫无畏惧。吴芝瑛甚至还主动给两江总督端方写信:“是非纵有公论,处理则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消息传出,公众舆论大哗。吴芝瑛的美国友人麦美德女士也在当年英国《泰晤士报》头版刊登吴芝瑛大幅照片和文章,声援吴芝瑛、徐自华的大义之举。清政府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一直未敢贸然加害于吴、徐二人。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先生下令,将秋瑾烈士遗骨归葬西湖。接着,上海组建成“民军”,吴芝瑛慷慨解囊,捐献出大量财物,作为“民军”的粮饷之资。并写下《从军乐》六章。此作气势磅礴,受到当时军民最热烈的欢迎。
不久,衰世凯窃取了政权,爬上了总统宝座。意欲复辟帝制。吴芝瑛又挺身而出,投入反袁斗争。奋笔疾书,写了著名的讨袁檄文,致袁世凯的《上袁氏万言书》。文章揭露、痛斥了袁世凯假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的卑鄙行径。她警告袁世凯:“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其凛然大义,掷地有声的声讨,弘扬了民主之气,揭露了袁世凯逆流而动、复辟帝制的丑恶嘴脸。
吴芝瑛的书法和诗词艺术
吴芝瑛不仅是近现代最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还是百年中最伟大的女书法家和诗人。吴芝瑛自幼聪慧,兼承渊源家学,博览群书,尤酷爱唐宋诸家诗文和历代各家法贴。虽严寒酷暑,坚持秉卷苦读,执着临池。她工古文、历史、词章,尤擅书法。早年在家乡有“诗、文、书”三绝之誉。200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京华名人遗墨》是一部将书法艺术欣赏和珍贵的史料相结合,以艺载史,以墨纪实的现代文化史专著和现当代人名大典。收录了活跃在二十世纪北京的149位已故名人的215幅遗墨,及人名简介。此书由笔者老学长王任(字尔遐)先生主编,因此,此书就成为笔者最爱的一本工具书。其中就有一幅极为珍贵的吴芝瑛书法作品。
吴芝瑛书法工瘦金体,寓韶秀于刚正,冠绝一时。秋瑾墓碑碑文是其优秀代表作之一。此碑,徐自华撰文、吴芝瑛书石,由当时著名金石名家胡菊龄镌刻,被世人誉为“三绝”。《二十世纪京华名人遗墨》收录的《吴芝瑛自书诗跋》也是她的代表作(1900年)。此作为斗方,十二行,每行13字。诗和跋语都写的峻劲清丽、章法森严。无一丝女儿的柔弱、媚艳之气。特别是这两首诗从格律、用典到气韵、格调,都超尘脱俗:
功名芻狗偶然耳,一念报施已是差。
云母谿头我凝伫,千年笑倒紫藤花。
恩怨分明小人事,敢将此义凂章侯。
吾家阿叔自文伯,高詠一篇天地留。(笔者注:阿叔,即指吴汝纶)
吴芝瑛其他著名诗歌挽联还有:
一身不自保;千载有英名。——挽秋瑾
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题绍兴秋瑾故居
今日何年,共诸君几许头颅,来此一堂痛饮;
万方多难,与四海同胞手足,竞雄廿纪新元。 ——武昌起义胜利,书联述怀 中华标榜十四年,名称犹在,实现何曾,目的促达最短期,先生未死也; 世界潮流千万变,方略自存,大纲具备,国民唤起同努力,女子亦兴乎。 ——挽孙中山
得未曾有;从无始来。——集《楞严经》题杭州夕照亭
流云蔼青阙;金壶启夕轮。——集《萧选》题小万柳堂帆影楼
野老时一望;游子澹忘归。——题小万柳堂西楼
丹霞夹明月;惊风涌飞流。 ——题小万柳堂剪淞阁
屋小疏茅复;门深乱柳遮。 ——集《楞严经》题小万柳堂南园
无以慰延伫;聊可莹心神。 ——集《楞严经》题小万柳堂南园
斯人亦云逝;寒梅徒自荣。
——集陶潜句题杭州巢居,宋林和靖旧居
有本如是者;知几其神乎。 ——题杭州灵隐冷泉亭
新堤旧井各无恙;引杯看剑坐生风。——赠吕公望,时任浙江督军
得大安稳,绝于人境;离一切相,情均天伦。
——集《楞严经》题杭州夕照亭
远瞩林园,胜妙殊绝;越诸尘果,身心了然。——题西湖花港观鱼
吴芝瑛与她的两姐妹秋瑾、徐自华一样,是中华鲜有的奇女子。早年,她曾毅然捐赠出自己拥有的桐城祖籍的全部地亩、房产及其它遗产,在家乡办了一所小学。这所小学以她父亲的名字命名为“鞠隐学堂” (后改称鞠隐小学)。特别是她将家藏的国宝,董其昌手书《史记》真迹全部义卖,以所得巨额金钱,将误入娼门的良家女子李频香赎出,从此,二人并结为诗友。像这样救助妇女儿童的慈善之举,他做的数不胜数。吴芝瑛晚年贫病交加,家境窘迫至极。于是,她变卖了小万柳堂的房产,回到原无锡城中夫家故居勉为栖身。民国23年(1934年)3月1日,病逝于无锡,终年66岁。
在秋瑾就义百年的时候,记下吴芝瑛和徐自华的点滴事迹,作为对推进历史进程诸先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