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吴季扎及其后裔: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朝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嬴得了鲁人的敬重。
在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晏婴明哲保身,交源于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籍《史记》说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郑国,季扎和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晋国大臣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韩宣子、赵文字、魏献子的面说:“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叔向说:“现在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叔向是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据史籍《史记》记载,季扎受阖闾委派出使中原诸国,途经徐国时,遇到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扎看出了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扎凭吊了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扎:“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扎在吴氏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虞仲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乡下,长兄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吴氏的著名郡望。
季扎逝世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省境内还有四处季扎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籍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吴氏子孙以太伯、虞仲、季扎三位先祖而莨豪,后世吴氏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
据吴氏家谱资料记载,季扎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扎出访齐国时逝世,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说季扎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至今遗迹尚存。其子吴濮婪在吴国灭国时,为避战祸,携带妻子、老母及何姓人家逃到太湖之中,后来定居在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下,他隐吴氏濮,与何姓人家世代通婚,隐居荒山野岭之中。为不忘先祖吴季扎,其后代在濮公山下结一草庐名曰濮公庵,借奉祖先季扎神主,濮氏数代不与外界沟通,直至南宋时期才恢复吴氏。
吴征生为季扎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国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扎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之葸。但吴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步入战国时代,在其父逝世后,投奔了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逝世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逝世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琅砑台)。吴诩生有二子,长子吴暨,次子吴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谱谍记载。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扎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不过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
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吴申之时,已是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吴申在此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倓。吴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氏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二百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扎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扎。史籍《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了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
吴国灭亡后,季扎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姓吴为濮,此后数代,达一千八百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后世称濮氏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朝长庆年间(公元82l~824年)。洞庭濮氏季扎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了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朝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了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了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南宋朝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扎之后,御笔一挥便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氏。
元朝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扎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濮姓复吴后,大宋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郡,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族田,永免赋税,以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朝,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了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元朝皇庆年间(公元1312~1313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了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此后洞庭吴氏又数次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