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陵
[IMG]http://www.huaxia.com/uniwaysimages/200611/ldy161310102.jpg[/IMG]
华胥陵的远景规划
女娲补天的故事谁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女娲与伏羲的生母华胥氏曾生活在西安附近。随着这一史前文化的发掘和进一步考证,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又将增添一笔宝贵的财富———
华胥—华夏—中华
日前,针对我市所蕴藏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内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历史记述及考证后,认为我市周边存在着以“华胥陵”为基础的史前文化——“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华胥氏因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
本月初,西安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市文化局局长严彬在群众文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到,“为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年底前,我市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截至11月初,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和评审正在进行中,各区县也开展了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印制《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届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时成立的,还有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
借此时机,以“华胥陵”为中心的史前文化带的发掘和论证,无疑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资源,但围绕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怎样对其开展保护和利用成为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
探访华胥陵
11月8日,记者来到蓝田县华胥镇。从镇北离开长坪公路,北行数百米后,记者的视线终于摆脱了道路旁民房的束缚。
在这个北依骊山、南望灞河,被当地人称做孟岩村的村落里,一个高约20余米,周长约200米的黄土平台上,突兀出一个不起眼的土丘。在随行的蓝田县档案局副局长曾宏根的提示下,记者才将眼前的土丘和承载着中华民族起源的“华胥陵”联系在一起。
按照当地人的指引,记者走访了紧靠孟岩村西边的华胥沟和华胥窑,而这里现存的地貌特征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也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
“华胥氏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曾宏根介绍说,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也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华夏”的“华”应为“华胥”,“夏”为“人”,所以“华夏”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华胥国的人”。
上古汉藏人可能都把“人”叫做“夏”———殷墟甲骨文里的“夏”字就是一个“人”字;《越绝书·吴内传》:“越人谓人铩(夏)也”,至今壮侗(百越)还把“人”叫做“铩”,闽语也把“人”叫“铩”(“夏”)。可见,“华夏”即“华胥人”,就像早期印度人自称“雅利安人”认为自己来自雅利安(中亚)那样。
在此之前,曾宏根曾经围绕着古华胥国、华胥沟和华胥陵的遗址,对附近的村落进行探访。他认为,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著名学者石兴邦 |
|